在小学语文课堂上,有很多的孩子不能做到“潜心会文本,批文以入情”。那么,如何提高孩子们的学习兴趣,让孩子们专注读书呢?我主要用了“四个”妙招:

一、精心设计导语

俗话说得好,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成功的导语,如同初启的大幕,可以让学生看到精美的舞台布景;如同乐章的序曲,可以使学生置身于唯美的意境之中;又像是打开了知识殿堂的大门,吸引着学生登堂入室。“情感具有感染性。”每课书的教学之始,最好能通过教师激荡的感情,恰当的诱发,激发起学生学习的热情,如教学《卖火柴的小女孩》一文时,在板书课题之后可以设计这样的导语:“这位卖火柴的小女孩在大年夜的晚上,在家家团圆幸福的晚上,流浪在街头。她饥寒交迫,当新年的太阳升起来时,她却已死在街头的一个角落。读了这篇课文,老师被小女孩悲惨的命运深深地震撼了。相信你们读了也会有和老师一样的感受。下面我们一起来学习课文。”“一石激起千层浪”,简短而又富有激情的几句话,唤起了学生的学习热情,为全文的学习奠定了感情基础。

怎么样才能让孩子努力读书(如何提高孩子们的学习兴趣)(1)

再如,教学《怀念母亲》一课,可以先用课件呈现季羡林作品《永久的悔》片段:“当我从北京赶回济南,又从济南赶回清平奔丧的时候,看到了母亲的棺材,看到那简陋的屋子,我真想一头撞死在棺材上,随母亲于地下。我后悔,我真不该,我千不该万不该离开了母亲。世界上无论什么名誉,什么地位,什么幸福,什么尊荣,都比不上呆在母亲身边……”为什么会这样呢?答案在课文中。这样巧设疑问,能把学生带入一个有障碍但又并非不可逾越的境界,使学生顿生强烈的求知欲。疑,往往能使人感到“奇”,奇有时也会觉得“新鲜”。教师根据课文内容及课题特点,故意设一些问题,能引起学生兴趣。 如《最后一头战象》用观看“象兵作战”的场景导入,学生一下子就进入到情境中。《威尼斯的小艇》由名胜竞猜游戏导入,学生自能学习欲望立刻激发了起来。

怎么样才能让孩子努力读书(如何提高孩子们的学习兴趣)(2)

二、精心设计课堂语言

课堂语言的运作要领是少而精。课堂语言的设计上我力求做到如下几点:

①选准精讲点拨的点,激疑引思。根据学生实际,设置一些探究性问题,然后用提示性语言,把学生引入与所提问题有关的情景中,从而触发学生弄清未知事物的迫切需要。如《老人与海鸥》一文,可以采用变序教学法,先学后面海鸥来瞻仰老人、为老人送行的感人场面,然后设计这样的问题:“学到这里,大家的心里充满了感动,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场景呢?如果你是老爷爷喂养过的一只海鸥,你最想跟他说什么?”学生纷纷发言,内心的情感得到了升华。这时,学生的情感和作者的情感已融为一体。

怎么样才能让孩子努力读书(如何提高孩子们的学习兴趣)(3)

②营造、还原、渲染课文语境。用富有感情色彩的形象化语言,把课文所描绘的场景、意念栩栩如生地展现在学生面前,把学生情感移入到教材对象上,让学生在情感驱动下积极主动地投入认知活动。如:教学《月光曲》就是以图画、乐曲加朗读的形式让学生边想象边学习的。

③方法指导融入评价中,助推能力形成。如:“你一看二写三对照的练字法值得学习;你重读了傲慢、谦虚等词,所以格外动听;你发现的这个问题确实值得我们一起探究。”

④生动有趣的游戏语言活跃气氛。如:“角色互换”、“爬楼梯”、“开火车”、“摘果子”、“滚雪球”、“东南西北找朋友”等,把学生引入生动有趣的竞争中,形成你追我赶的气氛,吸引学生学习。

怎么样才能让孩子努力读书(如何提高孩子们的学习兴趣)(4)

三、设计“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导向性问题

课堂问题是学生自能学习的指挥棒。“一叶落而知天下秋”,成功的课堂问题设计,往往能“四两拨千斤”、“吹皱一池春水”。课堂问题设计角度取得准,利于学生注意力集中,利于学生思维激活,从而促使学生努力寻找文章前后内容与关键点的内在联系,理清脉络,把握精髓。如:《卖火柴的小女孩》我根据最后一段的两个“幸福”设计问题:探析小女孩的“幸福”。《只有一个地球》设计问题:为什么宇航员说:“我们这个地球太可爱了,同时又太容易破碎了”?

怎么样才能让孩子努力读书(如何提高孩子们的学习兴趣)(5)

四、精心设计朗读

学语文一要内化,二要表达。内化是吸收,表达是运用。朗读是融“内化”“表达”于一体的最好手段。小孩子最善于表现自己,在多种形式的朗读声中,他们能倾听到隐藏在文字背后的声音,感悟到文本传达的哲理,从而丰富学生的表象积累,享受到文章中的语言美、自然美、色彩美。如教学杜甫的《绝句》,我是这样设计朗读的:

第一步:朗读诗歌,找出诗中表示景物的词语:黄鹂、翠柳、白鹭、青天、千秋雪、万里船;

第二步:再读诗歌,对上述景物进行描述:如婉转歌唱的黄鹂、随风飘拂的翠柳、自由飞翔的白鹭……

怎么样才能让孩子努力读书(如何提高孩子们的学习兴趣)(6)

第三步:选择一个或几个词语,反复读相关的诗句,说说从词语中“看”到或“听”到了什么;第四步:音乐渲染,配乐诵读,展开想象,用自己的语言说说诗歌的画面。 就这样,学生在一次次的朗读中,在一阵阵优美的音乐声中,感受着文字的美,诗歌的美,想象的翅膀随之展开。同学们纷纷讲述起眼前浮现的画面:“春天来了,窗外的柳树在春风中抽出了嫩绿的叶子,两只美丽的黄鹂鸟在柳枝上唱歌……” “天空是那么蓝,那么蓝,就像是蓝色的海洋,多美呀!一行白鹭从天上飞过。”

再如,学习《长相思》至少读12遍,前三遍学生读熟,再三遍读出“身在征途,心在家园”的身心分离之痛,再三遍读出“保家卫国”的精神,最后三遍体验情感,“乡思”与“壮志”的融合,词的韵味完全在读中彰显出来。

怎么样才能让孩子努力读书(如何提高孩子们的学习兴趣)(7)

作者:蓉蓉老师,此文是蓉蓉老师教学小学语文多年摸所处的课堂教学经验,分享给大家,希望能引起同仁的共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