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是中华民族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也是充满乡愁和记忆的日子在滇中高原腹地深处的家乡,过年大约有三十天的时间,也就是头年的腊月十五以后,一直到年后的正月十五,这段时间都是过年民间“正月忌头,腊月忌尾”的说法由来已久,人们苦日子过多了,就盼望着过年能过几天好日子,这段时间凡是不吉利的话都不能说,凡是不吉利的事都不能做说了都是忌讳,做了更是忌讳为的就是年年平平安安,岁岁大吉大利,在过年期间人们只想过那些团团圆圆的日子,只想听那些大吉大利的声音,比如说燃放鞭炮的声音,下面我们就来说一说关于爆竹声声响的?我们一起去了解并探讨一下这个问题吧!

爆竹声声响的(山茶花鞭炮声中的年)

爆竹声声响的

春节,是中华民族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也是充满乡愁和记忆的日子。在滇中高原腹地深处的家乡,过年大约有三十天的时间,也就是头年的腊月十五以后,一直到年后的正月十五,这段时间都是过年。民间“正月忌头,腊月忌尾”的说法由来已久,人们苦日子过多了,就盼望着过年能过几天好日子,这段时间凡是不吉利的话都不能说,凡是不吉利的事都不能做。说了都是忌讳,做了更是忌讳。为的就是年年平平安安,岁岁大吉大利,在过年期间人们只想过那些团团圆圆的日子,只想听那些大吉大利的声音,比如说燃放鞭炮的声音。

除夕那天,吃年饭要放鞭炮,除夕夜里跨年的时刻要放鞭炮,正月初一上午早饭要放鞭炮,拜年要放鞭炮。还有其他的各种过年期间的仪式都要放鞭炮。那段时间,鞭炮声声,放放停停,停停放放。不管是在山村,还是在城市,鞭炮声都是过年的一种元素。

儿时那会,经济条件并不是很好,但是过年放鞭炮这件事,不管穷人富人,无论如何除夕夜和正月初一都是必须要做的,从来未曾少过。只不过是放鞭炮的数量多少而已,有100头的,200头的,500头的等等。一般情况,除夕吃年饭放一封,跨年时刻放一封,正月初一早饭放一封。其他时间就不一定要放了。我家放鞭炮是最有特点的,过年只放一封100头的鞭炮。父亲很节俭,一封鞭炮分成两份。除夕吃年饭放半封,正月初一早饭放半封。在我的记忆中,这种放鞭炮的方式延续了好几年,后来条件渐渐好了,才有了新变化,过年时,父亲才大大方方地买鞭炮放鞭炮。男孩子都喜欢放鞭炮时我和我哥总是抢着去点火。姐姐则不同,她怕鞭炮,一说要放鞭炮,便两手掩耳,躲得远远的,不敢动弹。到鞭炮声响过以后,才恢复正常。除了这种仪式般的放鞭炮外,放散鞭炮,高升,落地响,礼花等各种鞭炮类的东西,也给过年增加了特别的声音和味道。

临近过年,村里的部分小孩就开始玩放鞭炮的游戏了。村里的小卖部也会卖鞭炮,孩子们去买,可以按头数卖。在村里跑着放的,去村外放着放的,在山间放的,在田野放的……都有,并且,花样也很多。放鞭炮玩高兴的孩子有,放鞭炮受伤的孩子也不少,为了放上鞭炮偷偷把大人的钱拿去买鞭炮的孩子也有。

……

随着社会发展,岁月变迁,那些过年的声音,有的越来越浓了,有的越来越淡了。变得最大的是放鞭炮的声音,乡间过年,不仅仅是鞭炮声,应该叫作烟花爆竹声,形式多了,种类繁了,色彩斑斓,声声入耳,燃放着炮竹声声辞旧岁,燃放着龙腾虎跃盛世春。承载着乡愁和记忆的声音,年年岁岁,都在人们的心间回荡。

(作者:唐新朝 单位系楚雄州禄丰市松园初级中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