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雪开

摘要:今嘉兴境域,是古越文化的繁兴之地。距今六七千年以前,就有先民居住繁衍。炎、黄、蚩时代,传为九黎部落支庶后裔族居之地。夏商为九州扬州之域及古越部落方国之地。春秋战国时,吴、越争战于此境。作为军邑、政区地名,历有称谓,今择其要作源流考释。

关键词:槜李;长水;由券;禾兴;嘉兴;地名源流

嘉兴境域,距今六七千年以前,就有先民居住繁衍,形成马家滨文化。[1]马家滨文化晚期为崧译文化,其后则为良渚文化(前3300-前2200),为中国长江下游地区新石器时代文化。良渚文化由崧译文化发展而来,同时它又与大汶口文化和山东龙山文化存在着相互影响的关系。[2]由此可见,今嘉兴境域,是良渚文化的先期中心聚居区,是古越文化的繁兴之地,也可称为中国文明的发源地之一。

炎、黄、蚩时代,境域传为九黎部落支庶后裔族居之地。夏为九州扬州之域。殷商为古越部落方国之地。周初吴太伯奔吴,立吴国后,始居今南京市镇江、丹徒一带,后迁都于姑苏(今苏州)。中原文化始终与古越文化相争相洽,至商与西周时期,最终形成湖熟文化。[3]嘉兴境内当属湖熟文化范畴,是深受古越文化影响的地域文化。

春秋战国时,吴、越争战于此境。作为军邑、政区地名,历有槜李、长水、由券、禾兴、嘉兴、秀州、嘉禾称谓,今择其要作地名源流考释。

嘉兴的城市旧名(嘉兴地名源流考)(1)

槜李。今嘉兴最早史载地名,见载于《春秋·左传·定公十四年》。槜(檇)音同醉,可通用。槜,古文作檇。《说文·木部》:“檇,以木有所梼也。从木,雋声。”《春秋传》曰:“越败吴于槜李。”李,字出古鈢,古文中有数义,本意指果名。《诗经·大雅·抑》:“投我以桃,报之以李。”《素问·五常政大论》:“其果枣李。”王冰注:“李,木实也。”《通志·氏族略四》:李姓因“食木子得全,遂改理为李氏。”《说文·木部》:“李,果也。”槜李,《中华大字典·木部》:“檇,考嘉兴府城南产嘉李,名为槜李,一作醉李,又作就李,果皮有痕,如手搯然。”亦作古地名,在今浙江省嘉兴市桐乡市西南一带。这一带春秋前产佳果槜李,故以“槜李”为地名。

槜李,春秋时当为越国驻军邑。

其一,西汉以前文献有考载。《春秋左传·定公十四年》:“五月,於越败吴于槜李。”杜注:“於越,越国也。”宋代王观国《学林·檇》引杜预注曰:“檇李,吴郡嘉兴县南醉李城。”醉李即檇李。

周敬王二十四年(前496)五月份越王允常死,吴王阖闾乘越王丧期,起兵伐越。越王句践(勾践)率军抵御,双方在吴越边界越地槜李,决一死战。句践见吴方军阵严整,先后命敢死队向吴军冲锋,均被擒。句践另派罪人排成三列,各持剑于颈上,走到吴军阵前说,现在吴、越二君交兵,臣等犯了罪,不敢逃避刑罚,谨敢自首而死,于是“遂自刭也。师属之目。越子因而伐之,大败之。”[4]越大夫灵姑浮挥戈击中吴王阖闾脚趾,阖闾深受重伤,在败退中死于距槜李仅七华里的陉地。阖闾临死时命其子夫差:一定不要忘记越国的仇恨。三年后,夫差果然报了越杀其父之仇。公元前496年夏天“吴伐越,越子勾践御之,陈之槜李。”[4]1212

这表明公元前496年,吴、越曾两次在槜李城一带交战,最终以吴败北,阖闾亡于战场而休兵。

其二,槜李城,当是越国在吴、越交界处所筑军邑,驻有重兵。《越绝书·越绝外传记吴地传第三》:“柴碎亭到语儿、就李,吴侵以为战地。”又云“语儿乡,故越界,名曰就李。吴疆越地以为战地,至于柴辟亭。女阳亭者,句践入官于吴,夫人从,道产女此亭,养于李乡,句践胜吴,更名女阳,更就李为语儿乡。”[4]语儿乡,《国语·越语》亦作御儿乡。柴碎亭即柴辟亭。《汉书·闽粤传》:“楼船军卒钱唐榬终古斩徇北将军,为语儿侯。”孟康曰:“越中地也。今吴南亭是。”师古曰:“语字或作篽(御),或作籞,其音同。”

由上推知:柴碎亭即柴辟亭,就李即槜李(醉李),槜李一带为即语儿乡。柴碎亭到语儿乡,应有一定距离,与吴国搭界,应为越国边疆之地。公元496年越王勾践(约前520-前465),大败吴师于槜李。越王勾践三年(前494),越伐吴,败于夫椒(今江苏省无锡市太湖马山),被迫向吴求和;三年后被吴王夫差释放回国。越王勾践五年(前492)五月,勾践与大夫文种,范蠡向吴国臣服。在到吴国边界的途中,勾践夫人在柴辟亭生下一女,寄养在盛产李子的地方。越王勾践回国后,“十年生聚”“卧薪尝胆”,越渐强,于公元前482年,越乘吴北上称霸之机,率军攻打吴国,杀吴太子。吴王夫差紧急回国,越迫使吴国求和。公元前478年,越在笠泽大败吴军,吴国自此一蹶不振。之后,越王连续三次伐吴,于公元前473年攻入吴都(今江苏省苏州市),吴亡。约在这一年,越王勾践将柴辟亭改为女阳亭,将语儿设置为语儿乡。

其三,春秋战国时,各国在边界及国内建亭,初始作为商旅、使者往来歇宿之地,后演变为监视敌情的哨所。《韩非子·内储说上》:“吴起为魏武侯西河之守,秦有小亭临境,吴起欲攻之。”秦汉时,凡有亭子的地方,演变为乡以下行政单位。春秋时,越国柴辟亭,应属此等状况。战国初,则变为语儿乡乡辖之亭了。春秋战国之交,越国辟柴亭、女阳亭以及语儿乡,当置军事重邑。

从《史记·越王勾践世家》[7]《越绝书》所载情形看,公元前496年,吴、越争战于槜李,越胜吴败。槜李,当为越国边境要冲;柴辟亭,当为主要军事要塞,驻有重兵。否则,从情报搜集、兵力布置、兵马粮草、武器装备以及阵前死士处理,都难以解决。

其四,槜李城位在何处?今考在今嘉兴桐乡市高桥镇一带。《春秋左传》《史记·吴太伯世家》《汉书·地理志》《越绝书·吴地传》,皆言吴越战于槜李。但其地望未明指,直至魏晋时杜预注《左传》曰:“吴郡嘉兴县南有槜李城。”唐代《元和郡县图志》也认为:槜李故城在嘉兴县南37里。[8]《至元嘉禾志》认为:槜李去郡城西南45里。明弘治《嘉兴府志》也沿用此说,并明载:槜李城在桐乡县濮院之西,濮院即古槜李墟也,其地有范蠡湖。

沈亭先生著《槜李之战》一书,书中经多方考证后认为:槜李之战,是今嘉兴桐乡市、海宁市(交界)一带最古老最重要的历史事件。并认为越王允常侵吞吴国地盘,设置语儿乡,即今桐乡市高桥镇一带,吴国反侵略才发生战争,这里正是两国交战的前线。而二次槜李之战发生在今高桥镇越丰村至硖石一带。沈先生之说,可从,但认为槜李为吴国故地,值得商榷。从《史记·吴太伯世家》《越绝书》所载看,槜李之地,应为越故地。当然,槜李,也不排除吴在某一历史时期,曾攻占为吴地。

秦置长水县,治硖石。

《史记·秦始皇本纪》:秦王政二十五年“王翦遂定荆,江南地,降越君,置会稽郡。”领有吴、越两地,以吴县为治所(今江苏省苏州市),郡辖海盐、长水27县,其中长水县当约今浙江省嘉兴市、上海的松江、青浦、金山区及江苏的吴江等县、市、区。汉成帝时期郡辖26县。会稽郡初置时,辖县亦大于此数。

嘉兴的城市旧名(嘉兴地名源流考)(2)

长水,何以得名?长水,“秦时曾置长水县而得名。”[9]《宋·图经》载:“秦郡县天下,定江南会稽郡,置长水县……乃置县硖石,曰由拳。”

长,字出甲骨文,字形如人长发而柱杖之状。金文中已有“長”字。古今文中有十几种释义,其本义为长久。《诗经·秦风·蒹葭》:“溯洄从之,道阻且长。”《老子·二章》:“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论语·乡党》:“必有寝衣,长一身有半。”皆释为此义。

水,字出甲骨文,字形如江河水流动状。《书·微子》:“今殷其沦丧,若涉大水,其无津涯。”《诗经·卫风·竹竿》:“泉源在左,淇水在右。”《书·禹贡》:“九江孔殷。”孔颖达疏:“江以南,水无大小,俗人皆呼为江。”以上皆指水。古今文中有十几种释义,今多指无色无味透明可供人畜饮用的液体。

硖石,历史悠久,自古有人居住。据1988年东山出土文物考证,属新石器时代良渚文化,距今约4500余年。《春秋》《左传》载:鲁定公十四年(前496),越败吴于槜李。吴伐越。勾践御之,吴王阖闾卒于陉,去槜李七里。[4]1213即今硖北七里鲍泾港,传为阖闾卒处。《史记·秦始皇本纪》中记为“狭”,唐永徽六年(655),置硖石镇,属盐官县。唐开元十一年(723)置硖石市。唐会昌二年(842)置硖石镇。

秦代改长水县为由拳县,仍存海盐县,“因海滨广斥,盐田相望”而得名(秦王政二十五年置)。由拳县其时县境相当大,约当今嘉兴市的城郊区、嘉善县、桐乡市全部及海宁市部分;上海市青浦区、松江区、金山区部分;以及苏州市吴江区、杭州市余杭区部分。

由拳。古越地名。《水经注·沔水》引《吴记》载有谷水,“谷水出吴小湖,经由卷县故城下。《神异传》曰:由卷县,秦时长水县也。始皇时,县有童谣曰:城门当有血,城陷没为湖。”又云“《吴记》曰:谷中有城,故由卷县治也,即吴之柴辟亭,故就李乡槜李之地,秦始皇恶其势王,令囚徒十余万人污其土,表以污恶名,改曰囚卷,亦曰由卷也。”[10]

由此可知,由卷县即由拳县。又传秦始皇三十七年(前210)第五次东巡“临浙江,水波恶,乃西百二十里,从狭中渡。上会稽,祭大禹。”[7]185引文中“狭”即“硖石”。相传秦始皇乘舟船过长水县时,发现有“水市”热闹异常,又闻“江南好风光,水市出天子”民谣。“秦始皇恶其势王”,即令随行和囚徒十万人,拓宽长水,拦河筑堤,斩宝马祭河神,将由拳县改为“囚卷”(由拳)县。

由拳,当为古越华夏语音译地名,其含义至今难以稽考。古文献多言,皆由“囚卷”而音转“由卷”,依据不足。由拳县治,据有关学者考证,治今嘉兴市南,即今海宁市。唐乾宁三年(896),移治今址。

不过,秦始皇南巡东游中,因信方土之言,也常改地名。如秦始皇二十六年,置洞庭郡,郡治长沙,后遭楚人反叛,秦旋毁长沙古城并撤洞庭郡入黔中郡。后因郡域过大,不便管理,旋又以“湘川”(今湘江流域)地域,置长沙郡。因秦始皇恶秦洞庭郡治(长沙古城)楚人反叛,故复为殷商扬越方国“长沙”之名。[11]再如,秦始皇二十八年东巡“乃西南渡淮水,之衡山、南郡。浮江,至湘山祠,逢大风,几不能渡。上问博士曰:‘湘君何神?’对曰:‘闻之,尧女,舜之妻,葬此。’始皇大怒,使刑徒三千人皆伐湘山树,赭其山。”[7]126再者后世地方文献,如《太平寰宇记》及元至元《嘉禾志》,亦有相关记载。由此推之,《水经注》所载:因“恶其势王”,遂改长水县为由拳县,极有可能。

秦王政二十五年(前222),置由拳县后,至东汉末年公元129年,未改县名,历属会稽郡。今嘉兴市城区及海宁市区,皆有“由拳”命名的道路。其中前者全长10823米,宽42米。这应是古由拳县的遗存地名。由此可见“由拳”称名,影响至深。

嘉兴的城市旧名(嘉兴地名源流考)(3)

禾兴,古县名。何以得名?以禾稻得名。《三国志·吴书·吴主传》:黄龙三年“夏,有野蚕成茧,大如卵。由拳野稻自生,改为禾兴县。”[12]禾,字出甲骨文,字形如禾苗生长状。古今文中有数种释义,其本义指粟(小米)、稻之属。《书·微子之命》:“唐叔得禾,异亩同颖,献诸天子。”孙星衍疏:“禾,即今之小米也。”《书·金滕》:“天大雷以风,禾尽偃。”此“禾”,指水稻。字出甲骨文,后字形演变为从禾从舀,舀像人在臼上治稻之义。《诗·豳风·七月》:“八月剥枣,十月获稻。为此春酒,以介眉寿。”[13]郑玄注《周礼》谓三谷为黍、稷、稻。

《三国志》评孙权“有勾践之奇,英人之杰矣。故能自擅江表,成鼎峙之业。”这个评价颇高。然而,孙权自称王登帝位后,笃信方士之言,避讳之事常见。如吴黄武五年(226)“苍梧言凤凰见。分三郡恶地十县置东安郡。”[12]838文中“苍梧”指苍梧郡,郡治广信县(治今广西梧州,即西江与贺江交汇一带)。“东安郡”治富春(今浙江省杭州市富阳区)。又如三国吴黄龙元年(229)“夏四月,夏口、武昌并言黄龙、凤凰见。丙申,南郊即皇帝位。是日大赦,改年。”[12]836文中“改年”是改“黄武”年号为“黄龙”年号。因“黄龙见”,迷信为大吉利,故改元。在这种举国上下迷信避讳的氛围中,黄龙元年,因会稽郡由拳县野稻自生,亦被孙权认为是个好兆头,便改由拳县为禾兴县。这是很自然的事。东汉《越绝书·地传》中有以物产如“铜”“葛”“麻”“林”为地名。未见县级政区以此为名者。而三国吴孙权遂以禾本植物之名,为县级政区地名,实属罕例,有首创之功!

嘉兴。《三国志·吴书·吴主传》载:黄龙元年(229)春,立“吴王太子登为皇太子。”赤乌四年(241)“五月,太子登卒。”:次年(242)春正月,“立子和为太子。”禾、和古互通。嘉兴,因避太子“和”讳而改名。然后,孙权改禾兴为嘉兴,实为佳名。

嘉,美、善。字出善夫克鼎。《诗·豳风·东山》:“其新孔嘉,其旧如之何。”郑玄笺:“嘉,善也。”《论语·子张》:“君子尊贤而容众,嘉善而矜不能。”《史记·孝文本纪》:“然祖宗之功德著于竹帛,施于万世,永永无穷,联甚嘉之。”《尔雅·释诂》:“嘉,善也。”《说文·壴部》:“嘉,美也。”以上皆释为此义。

兴,兴起、昌盛。字出甲骨文,字形如双人共举器物之状。《易·同人》:“伏戎于莽,升其高陵,三岁不兴。”《诗·大雅·系》:“百堵皆兴。”郑玄笺:“兴,起也。”《管子·牧民》:“政之所兴,在顺民心。”《玉篇·异部》:“兴,盛也。”古今文中有十几种释义,其本义多释为兴起、昌盛。嘉兴,意为善美、昌盛之意,实为不可多得之佳名。

公元242年,嘉兴改名后,县名历晋、南朝、隋、唐、吴越、两宋、元、明、清不改,全国少见。隋唐之际,全国多数州、县,县名频改、县域频更,归属累调,唯嘉兴仅归属调整。[1]195-196直至民国元年(1912),因嘉兴县与秀水县合并为嘉禾县。民国3至16年(1914-1927),又复为嘉兴县。

此后,嘉兴县名不改,县域略调,县治原址,归属随政区更改而随更。1981年撤销嘉兴县为嘉兴市(县级),属嘉兴地区。1983年8月,撤嘉兴地区,设为嘉兴地级市,原嘉兴市设为城区、郊区。2015年12月,嘉兴市辖南湖、秀洲2个区,海宁、平湖、桐乡3个县级市(代管),嘉善、海盐2个县。

境域内平原广袤,水网密布,素称“水乡泽国”。气候湿润,盛产稻、油茶籽、蚕茧、淡水鱼。特产有槜李、南湖菱、杭白菊、小湖羊皮。工业发达,盛产丝绸。水路交通发达。名胜古迹秀洲区朱彝尊曝书亭、桐乡马镇茅盾故居、嘉善元代画家吴镇墓、海盐南北湖、绮园等,海盐、海宁大石海塘(鱼鳞石塘),海宁盐官钱江潮胜地;尤以南湖为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会址之一,[9]3136而誉满国内外。今游人游嘉兴名胜古迹,乐而忘返!

嘉兴的城市旧名(嘉兴地名源流考)(4)

参考文献:

[1]嘉兴市志[M].北京:中国书籍出版社,1997:17.

[2]中国大百科全书·考古学[M].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4:273.

[3]胡厚宣,胡振宇.殷商史[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59.

[4](春秋)左丘明原著,陈戍国撰.春秋左传校注(下)[M].长沙:岳麓书社,2006:1212.

[5]赵晔,应劭,崔鸿等著.野史精品(第一辑)[M].长沙:岳麓书社,1996:127.

[6](汉)班固撰,(唐)颜师古注.汉书[M].北京:中华书局,1999:2850.

[7](西汉)司马迁.史记[M].北京:中华书局,1999:1421-1426.

[8](唐)李吉甫撰.元和郡县图志(下)[M].北京:中华书局,2008:617.

[9]中国古今地名大词典(上)[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10:492.

[10](北魏)郦道元著,陈桥驿校注.水经注校证[M].北京:中华书局,2011:686.

[11]彭雪开.长沙地名源流考[J].长沙大学学报,2016:667.

[12](晋)陈寿撰,(宋)裴松之注.三国志[M].北京:中华书局,1999:840.

[13](周)太师著.诗经[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6:210.

整理:周凯清、曹露露

校对:罗洋、粟娟

责编:文学容

审核:刘年喜

彭雪开老师原创,欢迎读者评论转发!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欢迎大家关注公众号:地名传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