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意形—乐亶太极拳论十篇之八
昔人云:“不质无以立,不文无以行,文质彬彬,然后君子也”。
今之练拳者诚有矫枉之弊,专求腰腿之懂劲
而不论一招一式之意形,常此以往亦将流于粗野乎。
董太老师(董英杰)云:练拳一次至少三趟。第一趟开展筋脉,第二趟校正姿势,第三趟再加意形。
意形者拳之文也,故今追溯前贤撷取精要,凡各式意形,皆加论注,欲以一得之愚,用作他山之助。则吾之本意也。
董太老师(董英杰)又云:“纯熟之后,一出手便有意形,则进步更速“。
如此境界则已文质相融。故知行合一,体用相彰。
专务浮文固为舍本求末,偏重实质,亦犹鼓瑟胶柱。今之君子其将文质并重,而为彬彬者乎。
1. 太极起势:浑沌一气,缓缓转开乃分阴阳
2. 揽雀尾:只是立个门户,而两手如合长尾之意
3. 掤:练掤劲法火之离卦
4. 捋:练捋劲法金之兑卦
5. 挤:练挤劲法木之震卦
6. 按:练按劲法水之坎卦
7. 单鞭:左手如长鞭挥出松而挺
8. 提手上势:两手上提、寓上揭意
9. 白鹤亮翅:视观白鹤扬劲张翅之时,由里而外舒畅之至
10. 搂膝拗步:一般走路,手足左右交出是为顺步,此时故为拗步。
11. 手挥琵琶:两手收回时,左手如扶琵琶,右手指轮如转拨弦意,以截取对方来拳也。
12. 翻身搬拦捶:前后要浑然一气,而翻身、搬、拦、捶四劲又须交待分明。
13. 如封似闭:封住对方为封,闭住自己门户谓闭,故名。
14. 十字手:两手交叉如十字;又如在十字路口或前或后或左或右变化自如,故谓之也,此乃承前启后之手。
15. 抱虎归山:此乃豹虎啼山之讹,俗传豹虎回洞皆例退而进,时时有戒心也。
16. 肘底看捶,此亦承前启后之手或云立个门户,李式练法则攻人。
17. 倒撵猴:猿猴极轻捷之物,能倒退而撵之,则轻捷而有威可知。
18. 斜飞:如鸟展翅斜飞去之意。
19. 海底针:海底极深,针物极微,故须直下无底而辨别细微。
20. 闪通背:身体侧闭而两臂通连。
21. 撇身捶:须练出撇意来。
22. 云手:两手运动如画云头,见国画中云头笔意乎。
23. 高探马:烈马脱缰,则先捉其络头,再拿其嚼环,此式似之也,探捉来势猛烈之拳也。
24. 左右分脚:劲在脚背,势在身法
25. 左右蹬脚:劲在脚跟(以后蹬脚同此,身法不同)
26. 左右搂膝拗步:在此乃青龙出水之误,应腾挪伺察而进,寓追赶意。
27. 进步栽捶:朝下行。
28. 左右打虎势:一手抓虎尾,一手打虎头,此式原不能打虎,借其势耳。
29. 双风贯耳:风为锋之读,锋镝之锋也、劲在拳之食指节尖上。
30. 野马分鬃:理顺而披于两边,即其意也。
31. 玉女穿梭:两梭左右交穿往复相连巧如玉女也。
32. 单鞭下势:贵能下而不散,退而能进。
33. 金鸡独立:独立之势,无过金鸡者,故以之。
34. 白蛇吐信:蛇之封敌,常用一卷一舒,此式。
35. 十字腿:或称单摆莲左手右脚交叉摆击,而人身乃立如十字,故名。
36. 进步指裆捶:击人小腹击上也可。
37. 上步七星:两拳交叉如七字,故名。
38. 退步跨虎:俗称骑虎难下,故此式务须浑身灵警伺机以下焉。
39. 转身摆莲:摆腿时单足立也,全身若莲花之摆曳。
40. 弯弓射虎:用其势,而非用其弯弓之劲。
41. 太极合式:阴阳复合归于浑然,定于一点。
鸢飞戾天,鱼跃于湖。执形以求,失之千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