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丽水日报报业传媒集团

献礼建党百年·寻访丽水百个“红色地标”大型融媒体报道

红绿融合发展武夷山红色旅游(红绿融合发展)(1)

近日,在龙泉市住龙镇住溪村,许多游客来到这里重走红军路、观看红色住龙短片、探访粟裕办公旧址……这些红色印记让大家近距离感受过去那段烽火岁月,也为住溪村带来了人气,村民的钱包也因此日渐鼓了起来。

1985年,住龙镇经省、地批准为土地革命战争时期革命老区乡镇。1935年,粟裕、刘英率领的中国工农红军挺进师进驻浙西南就扎根于此,建立了浙西南革命根据地最早的县一级苏维埃政府,红军挺进师在这片热土上开展了影响深远的革命斗争,住溪经历了“枪林弹雨”的峥嵘岁月,留下了丰富的红色遗迹和深厚的红色文化底蕴。

近年来,住龙镇秉持让红色文化“活”起来,让绿色发展“强”起来的发展理念,致力打造“红绿山水、淳美住龙”的乡村旅游品牌,以红带绿、以绿托红,探索走出一条“红色 绿色”的革命老区发展新路子。住龙镇积极打造住溪村龙浦县苏维埃政府旧址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修建、完善红军学堂、红色记忆馆、浙西南书苑、擂鼓山红色古道等,充分发扬红色历史文化、浙西南革命精神,打造红色旅游路线,因地制宜推进美丽乡村建设,革命老区焕发新活力。

“以前住溪还没有开始发展红色旅游的时候,年轻人纷纷外出打工。”年近60岁的田初平少小离家,在深圳做服装生意。他打小听着红军故事长大,小时候曾在红军住过的老屋里玩耍,红色文化深深烙进他的成长记忆中。

“如今老家充满了机遇,一批返乡创业的乡贤支援家乡建设。”家乡的发展让田初平很是激动,经过一番考察,2017年,他和亲戚一起,投资修建了一座以红军为主题的客栈。

连日来,在红色文化广场上,几乎每天都能看到身着红军军装、头戴红军帽的游客,有前来进行党建活动的党员干部、有前来进行红色研学的学生……“现在,村里的红色旅游更旺了,每天前来吃饭的游客络绎不绝。”田初平笑呵呵地说,今年住溪村共接待了3万多名游客,村里民宿农家乐忙得热火朝天,“游客最多的时候,单是午饭就得准备十几桌呢。”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回到家乡,积极投身于乡村建设,在这个小小的村庄里,开出了龙泉第一座“红色主题乡村酒吧”,开办了含50张床位的红色文化主题民宿,每年为村集体增加13万元租金收入。

“红绿融合”,进一步打开了住溪村的发展空间。依托于特色精品村的创建,如今的红军老街,花香四溢,泉水清澈,鱼儿畅游。走在住溪村石板铺设的老街上,两旁古民居错落有致,家家户户门庭院落花木扶疏,兰花、菊花等竞相争艳。绿树鲜花与红色小镇相得益彰,构建出一幅“住龙山居图”,令人心驰神往。

来源:处州晚报 记者 谢佳俊 通讯员 周思雯

本文来自【丽水日报报业传媒集团】,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及传播服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