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对今天的态度,就是你对人生的态度。


历史上的今天,东晋诗人陶渊明逝世,清朝抗日将领左宝贵逝世,陈独秀创办《青年杂志》,弗莱明发明成功青霉素,中共中央提出建立民主共和国,前总理温家宝生日,新浙江大学成立等等。

今天想重点说说——落魄的东晋诗人陶渊明

陶渊明生平简介

陶渊明,字元亮,晚年名潜,号五柳先生。出身于没落仕宦家庭,曾祖父陶侃是东晋开国元勋,官至大司马。祖父和父亲都做过太守,相当于现在的省长。陶渊明童年丧父,仕途坎坷,官至县令,中年丧妻,做《归去来兮辞》,看不惯官场,不以五斗米折腰,归隐田园。后家中失火,晚年落魄,公元427年9月15日,病死家中。

陶渊明简要生平经历(9月15日历史上的今天)(1)

理想与现实、孤傲与颓废,他是矛盾诗人

他的著名诗句“采菊东篱下,悠然现南山”,奠定了其田园诗人的地位,也向世人昭示其与世无争,归隐田园,蔑视权贵的气节。

同时,陶渊明又是有理想的人,所以归隐后理想和现实产生了矛盾,对其精神和心灵产生极大的痛苦,他只能用酒麻醉自己,写下了《饮酒》的诗句。

他的诗句用“猛志固常在”抒发了自己的理想,但也常宣扬“人生无常”、“乐安天命”的颓废。

陶渊明简要生平经历(9月15日历史上的今天)(2)

《桃花源记》的解读

著名的《桃花源记》是其代表作。

官方对《桃花源记》的解读是陶渊明用理想主义的手法虚幻了一个美好的世界。这里没有苛捐杂税,没有官场争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老人小孩无忧无虑,自耕自作。而且热情好客,杀鸡设酒,皆出酒食。名副其实的世外桃源。但文章的结尾也说了,告诫来者:“不足为外人道也。”,后太守遣人,不复得路。南阳刘子骥,闻之也未果,最后病死。说明这本就是个不存在的世界。

陶渊明简要生平经历(9月15日历史上的今天)(3)

《桃花源记》细思极恐的细节

后来,网络上一些网友也对“桃花源记”做了杜撰,指出了几个细思极恐的细节,也不无道理。

一说:武陵人世代捕鱼,忘路才发现了桃花林,林尽山出,有一很小的口,只容一人。网友猜测这是张家界地区古时殡葬的墓穴。其中人物皆为另一世界的人,既然不知有汉,那就是先秦的人,却衣着悉如外人。仅仅一个小村落,这么久的世代繁衍也是问题,却老人小孩都健健康康,有悖逻辑。后来太守派人按照做的记号找,却再也找不到。

另一说:“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这句话单独点出刘子骥“高尚之士也”,是作者有意为之。找不到也不至于“寻病终”,说明刘是正直之人,却看到了不该看到的东西,不能接受现实,后来痛苦的心灵谴责让其得病而终,确实让人细思极恐。

对于《桃花源记》你有什么看法?评论出来吧。


每天都很精彩,陪您度过每一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