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在民间一直以来都备受关注,在这天人们都会通过赛龙舟、吃粽子、洗龙水,等一系列活动增添节日的气氛。人们想要通过一系列祭祀等活动,把周围的污浊之气给清除干净。古代在端午节祭祀,也是希望在今年能够风调雨顺。让百姓种植的庄稼,都能够有所收成。

这个节日的出现和屈原密不可分,因为屈原的爱国情怀。看到自己的国家沦陷灭亡后,因为自己太过于伤心,就到汨罗江。人们也十分钦佩他的爱国精神,就在屈原投江的这天。专门设立纪念他的节日,这就是端午节的由来。

端午插艾的正确方法(插早不插晚挂长不挂短)(1)

一、挂艾草的习俗传说

有关于挂艾草这个习俗的说法是,在远古时候人们的生活,和医疗水平比较低下。居住的环境很容易遭引,蛇鼠蚊虫的入侵。特别是在端午这段时间,天气愈加闷热。有一个村民就因为在端午这天的燥热天气,就把干农活的时间调整到了清晨。

在他干农活期间,有一种很像蜈蚣的动物在农田里出现。这个村民为了躲避,这些不明之物的攻击。

端午插艾的正确方法(插早不插晚挂长不挂短)(2)

这个人就想着朝相反的方向奔跑,可是在躲避这些不明动物攻击的时候。这个人刚走了没多久,就发现这些动物停止了进攻的速度。这些动物不仅没有进攻还向后撤退,这个村民也感觉到很奇怪。

通过对所在地的观察发现,自己所在的地方,伴随着大片的艾草生长,艾草还散发出阵阵的清香。这个村民也在猜测,也许就是因为艾草,散发出来的香气驱散了这些动物。

端午插艾的正确方法(插早不插晚挂长不挂短)(3)

这个村民就把艾草摘回家悬挂在屋里,在悬挂艾草的期间,发现家里面的蚊虫鼠蚁都少了很多。他就把这个发现,都告诉给了一起居住的村民。

也就衍生出了在端午节这天,要把艾草挂在屋里的这个习俗。人们利用艾草可以驱赶有毒性的动物,还能够保佑家宅平安

二、插早不插晚

采摘艾草的时间也有讲究最好在凌晨,在艾草上面的露水还没有消散之前,对艾草进行采摘是最为合适的。

端午插艾的正确方法(插早不插晚挂长不挂短)(4)

把带有露珠的艾草采集回家,能够更好地驱散毒虫鼠蛇。艾草有水分的浸润,能够更好地充分挥发出,艾草自身原有的清香。采摘艾草的时间和悬挂的艾草的时间也不同,并不是要把采收好的艾草就马上悬挂在门上。

悬挂艾草的时间要在一天当中,阳光最毒辣的时候。在正午的这个时间段悬挂艾草,也有着更加丰富美好的寓意。寓指着让家庭生活变得越来越好,日子也会过得红红火火。在落日之后再悬挂艾草,会带给家庭不好的运势。

端午插艾的正确方法(插早不插晚挂长不挂短)(5)

三、挂长不挂短

艾草不仅可以驱虫祛邪,还有纳福招财之意。悬挂在家里也是想要,图个吉利的好彩头。当然要选择比较纤长的艾草进行悬挂,一方面在家里面悬挂纤长的艾草,也体现出一个家庭的大气

所悬挂的艾草比较短小,悬挂在门口就会让人感觉到比较小气,也会影响到整体的美观感。短小的艾草驱散,毒虫蛇蚁的效果也不太理想。因此就流传出,艾草要挂长不挂短的俗语。

四、两不挂

这句俗语中的挂艾两不挂,意思就是家里面有老人,和婴幼儿的家庭不建议悬挂艾草。因为老年人身体,各方面的综合抵抗力下降,身体器官也出现了衰退。艾草散发出来的味道,让老人闻到以后会出现身体不适

端午插艾的正确方法(插早不插晚挂长不挂短)(6)

有一些老人对于这种特殊气味,还可能会出现过敏等不适反应。刚出生的婴幼儿身体各个器官的发育,还没有完全成熟。闻到带有这么气味强烈的艾草,会刺激婴幼儿自身的感官系统,对小孩的身体也会造成不良影响。

特别是在家里面悬挂艾草,过一段时间后艾草会逐渐脱水干枯,干枯后的艾草就会变得更加细碎。这些细碎的艾草,被小孩子呼吸后,就会影响身体健康。

第二种就是被强光,灼晒过很久的这类艾草不建议悬挂。艾草在强烈高温的环境下,被晾晒了很长的时间。植株会萎蔫脱水,脱水后的艾草,并不能发挥出其相应的功效,也没有悬挂的必要。

端午插艾的正确方法(插早不插晚挂长不挂短)(7)

总结:

在端午节不仅要吃粽子、洗龙水,必不可少的就是要挂艾草。艾草也是在端午前后的这段时间,大量生长的草本植物。在以前人们通过悬挂艾草,想要达到驱邪避灾的目的。因为艾草的外形和利剑相似,想要利用艾草的正气,把不好的东西挡在门外。流传到现在悬挂艾草,也是在端午这天必不能少的风俗习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