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食品安全越来越引发大家的重视,下面我们就来说一说关于预防病从口入的饮食习惯?我们一起去了解并探讨一下这个问题吧!

预防病从口入的饮食习惯(当心病从口入这些食物通通不能吃)

预防病从口入的饮食习惯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

食品安全越来越引发大家的重视

尤其是在夏秋两季

食源性疾病多发

那么,什么是食源性疾病?

它由什么引起、有哪些表现?

我们又该如何预防呢?

食源性疾病

食源性疾病是指食品中的各种致病因素经摄食进入人体引起的疾病,可分为感染性疾病和中毒性疾病。

临床表现食源性疾病的症状:

以胃肠道症状为主,就是人们常说的“上吐下泻”,包括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部分可伴有发热、头晕头痛。

但有些食源性疾病除了消化系统症状以外,还会引起严重的脏器损害并发症,甚至危及生命。

食源性疾病的致病因素

▌1、细菌性感染

▌2、病毒感染

▌3、寄生虫感染

▌4、化学性中毒

▌5、动植物性毒素中毒

此外,也应注意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容易引发中毒的食物:除了常见的感染性食源性疾病,家庭还应防范以下常见的食物中毒或认识误区。

▌1、四季豆

四季豆中毒的原因是由于加热不彻底,没有彻底破坏其含有的皂甙和植物血球凝集素等天然毒素。四季豆中毒可防可控,最有效的措施就是烧熟煮透。

▌2、发芽土豆

土豆发芽后皮肉变绿时,其含有的龙葵素含量就会增加,食用后会引起中毒。土豆生芽过多或皮肉大部分变黑、变绿时就不能食用。土豆应贮存在低温、通风、无直射阳光的地方。

▌3、野菜

误采、误食、一次进食量过大或制作不当是引起野菜中毒的主要原因,多发生在郊区和农村地区。常见种类有毒芹菜、蕨菜等。不采、不吃不认识的野菜、野果是最好的预防措施。

▌4、毒蘑菇

野生蘑菇中有毒和无毒的品种外观相似,肉眼鉴别困难。毒蘑菇的毒性成分复杂,中毒表现多样,病情凶险,病死率高,无特效疗法,毒蘑菇中毒是我国引起死亡最多的一种食源性疾病。切记不可依靠颜色和颜值来分辨野生蘑菇是否有毒,千万不要采食没吃过或不认识的野生蘑菇。

如何预防食源性疾病

预防食源性疾病应遵循“食品安全五大要点”,“食品安全五大要点”是世界卫生组织2001年发布的,适用于食品加工、餐饮单位,特别是家庭厨房。主要内容如下:

▌1、保持清洁

★勤洗手:加工、制备食物之前,制备食物过程中,处理生的肉、禽、海产品、蛋和菜之后,如厕之后,接触宠物、处理垃圾之后,以及处理熟食之前和吃饭前,都要洗手。洗手时要使用流动安全的水,然后用纸巾或干净的毛巾擦手。

★餐具和厨具要清洁:清洗餐具和厨具时,用流动安全的水冲洗、晾干,并经常蒸煮消毒。厨房环境要清洁:保持厨房空气流通,地面、洗菜池和冰箱内外要清洁;洗碗布、抹布用后,要及时彻底清洗,并经常更换。

▌2、生熟分开

★生熟食物要分开:生的肉、禽、蛋、海产品、蔬菜等要用塑料保鲜袋、纸袋或适宜的容器装好后放在冰箱冷藏室或冷冻室底层;可以直接食用的乳制品、熟肉制品、罐头、饮料和水果等要放在冰箱冷藏室或冷冻室的上层;冰箱中食物要生熟分开,避免交叉污染。

★厨具、容器要生熟分开:处理食物的案板、刀具要分开使用,用后要分别清洗干净。

▌3、食物要彻底煮熟烧透

★烹调要煮熟、烧透:正确的烹调方法和适当的温度,可以杀死几乎所有的有害微生物,烹调食物的温度达到70℃有助于保证食用安全。因此,加工肉、禽、蛋、海产品等食物时要煮熟、烧透,尤其是烤肉、肉馅、大块的肉和整只鸡等。如果用小火,由于温度低,就必须延长时间,即“小火慢炖”。

★再次食用要彻底加热:熟食室温放置后再食用,要二次加热;从冰箱里取出的生冷熟食,特别是剩饭剩菜,也不能直接食用,一定要彻底加热,蒸、煮、热透。重复加热剩菜剩饭,最好不要超过一次。

▌4、在安全的温度下保存食物

安全的温度是指不适于微生物生长、繁殖的温度。在5℃以下,60℃以上的条件下,绝大多数微生物可减缓生长繁殖的速度,或者停止生长。即5℃-60℃,是食物不安全的危险温度。

★室温不安全:在室温下,熟食存放的时间不得超过2小时;熟食和易腐败变质食品应冷藏存放(5℃以下);烹调好的食物在食用前要保持在60℃以上。室温放置时间越长,微生物生长繁殖的风险就越大。从安全角度考虑,食物出锅后应立即食用。

★食物冷却后再放冰箱存放:如果把温热的食物直接放入冰箱冷藏室,会导致冰箱超负荷运转,食物中心温度无法快速下降,致病菌可能会趁机大量繁殖达到足够引起中毒的数量。因此,要待食物冷却至室温再放入冰箱冷藏室存放。

★生肉类不要反复冻融:畜肉、禽肉、海产品等,在放入冷冻层之前最好先分割成小块,分别包装。每次加工前取用小包食物,避免反复冻融而加速腐败变质,或造成营养素的破坏和丢失。定期清理冰箱:“冰箱不是保险箱”,无论是冷藏,还是冷冻,食物都不要存放过久。时间一长或包装破损易造成交叉污染,或食物腐败变质,失去最佳食用价值。家庭自制食品在冰箱冷冻室的存放时间不要超过1个月;

包装食品即使在保质期内,最好也不要超过3个月。先买的先吃,时间过长的食品最好不要食用。不买、不吃超过保质期的食品

▌5、使用安全的水和食物原料

★选择新鲜的蔬菜水果,没有霉变的主粮、豆类和花生等,适当清洗、削皮,降低风险。

★食品制作的全过程要使用安全的水,包括清洗果蔬、加工食物、清洁烹饪用具和餐具,以及洗手。不用未经处理的河水、雨水和雪水加工食物,避免因环境污染引起食源性或水源性腹泻等。

消费者尤其要注意以下事项

居家饮食注意事项

需要冷藏或冷冻的食品,购买后尽快放入冰箱(柜);

蔬果类食品宜冷藏保鲜,并与生肉、生鱼等食物分开保存;

真空包装食品,即开即用;

烹饪好的食物室温存放时间不宜超过2小时;

剩菜、剩饭等要及时冷藏,冷藏时宜用保鲜膜包好,且冷藏时间不超过24小时,再次食用前要彻底加热(食物中心温度不低于70°),并确认感官性状未发生变化后方可食用。

饮食习惯注意事项

建议多食用清淡营养类食品,不食或少食烧烤、麻辣烫等食物;

多食富含膳食纤维、维生素的新鲜蔬菜、水果,食用瓜果前应充分清洗,建议尽量去皮后食用;

饭菜要注意烧熟煮透,同时减少冰冷食物的摄入;

老年人、儿童及低免疫力人群应控制生冷食物的摄入,建议主动、及时、适量饮水;

老年人在食物选择上宜丰富、清淡,食物多样化;

儿童青少年需注意饮食均衡,营养充足;

高温作业人群由于大量出汗,应及时补充水和无机盐,并适量增加鱼肉蛋奶等优质蛋白质和富含钾、维生素的果蔬摄入。

外出就餐注意事项

消费者外出就餐应选择证照齐全、就餐环境及管理较好餐饮服务单位就餐。

就餐时应注意观察食物感观形态,不吃未烧熟煮透的食物;慎重选择熟卤菜、凉菜,如果发现颜色或味道异常,应立即停止食用。

来源:北京积水潭医院

编辑:pand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