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的品种、不同的生产地、不同的加工方法,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咖啡。虽然不同的人对咖啡有着不同的见解,但总有些咖啡在话题性方面永远那样热门。综合话题性、杯测赛成绩,以及味谱稀有性等因素,我们认为以下咖啡可进入全球最好的咖啡之列。

波旁尖身

波旁尖身于1810年在波旁岛被发现,其豆体从圆身变成了尖身。波旁尖身独特的荔枝味与柑橘香,迷倒古今文豪政要,是当今产量最少、咖啡因最低、身价最高的稀有品种。年产仅数百千克至一吨,目前尚在复育阶段,但它的传奇性足够傲居全球风云咖啡之首。国内对波旁尖身比较陌生,但日本人对这种浪漫又香醇的低因咖啡情有独钟,以至于它在日本的售价高达每100克8000日元(约合470元人民币)以上。

巴拿马翡翠瑰夏

瑰夏豆形尖长饱满,与一般的咖啡豆差异颇大,属于铁比卡( Typica)嫡系品种,最早于1931年在埃塞俄比亚西南方瑰夏( Geisha)森林中被发现。其抗病力强,但产能不佳,故一直未受重视。后辗转流浪各国,20世纪60年代在巴拿马西部火山区落脚生根,渐受青睐。

2004年瑰夏初吐惊世奇香,它的橘味花韵与深长的焦糖香气,称霸各大杯测赛,话题不绝,身价更飙至2010年每磅生豆170美元的新高(约合每100克260元人民币),实属百年难遇的奇豆。

哥伦比亚瑰夏

哥伦比亚瑰夏产自哥伦比亚考卡(Caua)山谷,其前身是从巴拿马引进的绿顶尖身。良好的栽种环境,加上以手工采收完全成熟的咖啡豆,使得咖啡生豆质量优良。其味谱以莓香蜜味与辛香韵为主调,有别于巴拿马翡翠瑰夏。在2011年SCAA“年度最佳咖啡”评选中,哥伦比亚瑰夏位列榜首。

牙买加蓝山

蓝山山脉位于牙买加( Jamaica)东部,因该山脉在加勒比海的环绕下,每当天气晴朗的日子,太阳直射在蔚蓝的海面上,山峰上反射出海水璀璨的蓝色光芒,故而得名。蓝山最高峰海拔2256米,是加勒比地区的最高峰,也是著名的旅游胜地。这里地处地震带,拥有肥沃的火山土壤,空气清新,没有污染,气候湿润,终年多雾多雨(平均降水量为1980毫米,气温在27℃左右),这样的气候造就了享誉世界的牙买加蓝山咖啡。牙买加蓝山咖啡拥有所有好咖啡的特点,不仅口味浓郁香醇,而且由于咖啡的甘、酸、苦三味搭配完美,所以完全不具苦味,仅有适度而完美的酸味。

生长在蓝山地区海拔666米以上的咖啡才能称为蓝山咖啡,海拔666米以下所产的咖啡只能称为高山咖啡,其品质次于蓝山咖啡。因此若是购买蓝山咖啡,一定要看清品名,不能只看产地。

埃塞俄比亚耶加雪菲

耶加雪菲产自埃塞俄比亚西达莫产区,是一种独特的小粒种咖啡,大多采用手摘完全成熟的果实,经水洗处理后放在席子上日晒干燥。经脱壳机器筛选后的咖啡,还将经过严格的手工挑选,然后才封装出口,因此品质优良。碧萝亚( Beloya)、阿瑞恰( Aricha)、雅迪(Ardi)、蜜吻( Neisse)均为耶加雪非中的日晒名品。

埃塞俄比亚耶加雪菲有清晰的水果味与花韵,略带姜黄、肉桂的香气,偏好果味与酸味咖啡的人绝不可错过。

埃塞俄比亚哈拉

埃塞俄比亚东部的咖啡重镇哈拉,千百年来遵循传统的日晒法。近年来为了争抢市场,打破日晒传统,采用水洗法,所得咖啡有清新的水果香、花香与蜂蛮甜香。可惜的是,其产量不大,不易买到。

危地马拉帕卡玛拉

帕卡玛拉是源自萨尔瓦多的咖啡品种,主产于危地马拉的著名产区薇薇特南果高原上的茵赫特庄园(也有翻译为接枝庄园),由 Aguirre家族自1900年开始种植至今。该地块的帕卡马拉种在2012年度和2013年度危地马拉“卓越杯”(COE)比赛中夺得魁首。

帕卡玛拉独具犹如青苹果的酸质,配上香甜与奶味的甜品,尤为迷人。

肯尼亚S28、s34

肯尼亚位于埃塞俄比亚的南边,但两国的咖啡味谱迥异。埃塞俄比亚的咖啡口感轻柔,犹如丝绸,香气神似柑橘。而肯尼亚的咖啡口感厚实,香气以莓果为主调,其精品当属S28、S34,其豆大小为中到大粒,肉质厚,呈圆形。独到的双重水洗发酵法,使得咖啡味浓质佳,口感厚实浓郁,香气以莓果为主调,酸度适中,并具有独特风味。

夏威夷咖雾

咖雾位于夏威夷的最南端,是夏威夷最大、最偏远的咖啡农场。咖雾咖啡出产于莫纳罗亚火山西南部斜坡上的小型咖啡庄园,海拔1400-1600米,当地的小型家庭庄园秉承夏威夷的传统咖啡种植方式,坚持采用手工采摘和家庭庄园式的小批量加工,使得这种咖啡的产量很难预测。尽管作为咖啡种植区还很年轻,但咖雾已被公认为是出产精品咖啡的生产地之一。2007~2012年,咖雾咖啡曾8次赢得美国精品咖啡协会(SCAA)授予的“年度最佳咖啡”称号,成为世界十佳精品咖啡,价格也一路攀升,几与瑰夏并肩。

世界上十大咖啡排名(世界知名的咖啡有哪些)(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