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晚年之时,他的爱妾巧云是这样评价他的:“一肚子不合时宜。”巧云点透了苏轼的性格特点,那便是,只要是他认定的事情就一定会坚持到底,不管是执拗还是顽固,总之,苏轼不会退让或妥协,付出任何代价也不会。乌台诗案中苏轼被囚一百多天,差点被处死,就是最好的证明。
苏轼不会考虑圆滑处世,也不会讨好任何人,所以他不支持王安石的“变法派”,也不赞成司马光的“保守派”。吃尽了“变法派”的迫害,也尝尽了“保守派”给他的苦头,但苏轼就是苏轼,宁愿遭受各种打击报复,也会忠于自己的良知,这就是我们敬仰与崇拜的苏轼。
《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
苏轼 〔宋代〕
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已而遂晴,故作此词。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
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
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苏轼被贬黄州的第三年时,写了《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这是一个顶天立地的汉子才可以有的情怀,不是逆来顺受,而是任何打击都不能动摇心中的信念,不屈不挠,泰然自若,任凭风吹雨打,我自从容豁达。
苏轼先写了何以作《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这首词的理由。三月七日,我在沙湖道上行走,赶上了下雨,拿着雨具的仆人在下雨之前都已经离开了,与我同行的人都觉得很狼狈,唯有我不这样觉得。雨不过是下了一会儿,就天晴了,随后,我就做了这首词。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作者开篇直抒胸臆,不用在意穿林打叶的雨声,不如放开喉咙吟咏或者长啸,不疾不徐,从容而行。这两句其实就是苏轼的人生态度,不要在意穿林打叶的大雨,只需无所畏惧,从容不迫,一路前行。面对人生的诸多风雨,这样的思考,何尝不是最好的选择呢。
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作者写道,拄着竹杖,穿着草鞋,这样走着比骑马还感觉轻便。突然而降的暴雨,没有什么可怕的,即使一辈子披着蓑衣在风雨中走过,也泰然处之,无所畏惧。“竹杖芒鞋轻胜马”,是苏轼对贵族生活的无所谓,而他更崇尚简单的平民生活,即使就这样过一辈子,也无不可。雨中艰难地行走,被苏轼一笑带过。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这两句作者写道,微凉的春风吹醒了我的酒意,雨停之后的斜阳在山顶映照,像是在迎接我们归来。大雨停了,虽然感觉微凉,但阳光已经带来些许的暖意。而这种暖意是作者内心对遭受挫折后的一种达观洒脱的思想境界,面对多次被放逐,他依然以超然的积极乐观,来笑对人生的一切。
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最后两句,作者写道,回首望去曾经走过的萧瑟与艰难,我心中无比坦然与宁静,信步归去,无所谓是风雨交加还是晴空万里。这种泰然自若的人生哲理性理解,不管是雨中走过的泥泞,还是政治上的凄风苦雨。以及贵贱、荣辱、得失、毁誉等等都无法搅扰自己的精神世界,这些不过都是一种形式而已。
苏轼的《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是他众多作品中的杰作之一,作者笑傲风雨的旷达胸怀,是他宠辱不惊,淡然处之的达观态度,这种人生大境界贯穿苏轼的一生,令人肃然起敬。这首词以现在的话来讲,颇有治愈的功效,可以净化心灵,剔除浮躁,无论顺境还是逆境,都需乐观豁达,淡泊从容,笑对一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