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都有什么(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1)

党的十八大以来,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坚持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面向国家重大战略,以学科发展为引领,统筹推进“人才培养与科学研究”一体化建设,守正创新,踔厉奋发,在教育教学、科学研究、人才培养、服务社会等多个方面取得新的成绩。

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都有什么(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2)

师资人才队伍建设取得新成绩

学院现有教职工137人,拥有国家重点人才工程计划人选、国家万人计划领军人才、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科技部创新人才推进计划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等国际和国家级人才15人次,天津市创新人才推进计划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天津市特聘教授、天津市科技咨询专家等省部级人才39人次,获批教育部和天津市创新团队7个以及国家和天津市教学团队,为高层次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奠定了坚实基础。

学科专业建设取得新成绩

学院拥有食品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和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生物医药专业博士学位授权点,食品加工与安全和生物医药2个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食品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博士后流动站。其中食品科学与工程为天津市顶尖学科、天津市一流学科、天津市服务产业特色学科群核心学科。

学院坚持以学生为中心,固本强基,打牢育人主责。现有本科生1300余名,研究生900余名,本科设有食品科学与工程、食品质量与安全、食品营养与健康3个本科专业,其中食品科学与工程、食品质量与安全获批国家级一流专业,食品科学与工程连续4次通过国家工程教育认证、2次通过美国IFT认证。鼓励学生参加各级各类专业创新创业大赛比赛,提高学生的设计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并先后在“挑战杯”、“互联网 ”等大赛中荣获国家级、省部级奖励30余项、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50余项、获得第一届全国博士后创新创业大赛中荣获国家金奖1项、银奖1项。学院学生积极参加科研项目,参与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等各级各类项目100余项,每年出版教材、专著多部,在国际知名期刊发表论文数百篇。

思想政治引领取得新突破

学院注重学生品德培养,涌现出了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标兵、“全国百名研究生党员标兵”、感动校园天津市大学生年度人物、标兵等优秀学生。食品创新工坊社团荣获全国“小平科技创新团队”荣誉称号和天津市“青年创新创业创优先进集体”荣誉称号。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团委荣获“天津市五四红旗团委”荣誉称号,186141班团支部荣获“天津市五四红旗团支部”和“天津市先进班集体”荣誉称号。

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都有什么(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3)

农用酶复合肥的开发及应用项目获全国博士后创新创业大赛第一名(金奖)

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都有什么(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4)

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都有什么(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5)

科学研究能力显著提升

十年来,学院加强资源整合,新增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科技支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国家级项目173项,其中王俊平作为项目负责人获批国家科技重大专项1项(合同金额3400万),新增天津市科技支撑计划等省部级项目188项。学院积极助推科研成果转化落地,与北京、天津、内蒙古等30个省市自治区的企业有密切合作,新增企业委托项目659项,合同金额达1.3亿元。学院科研到款共计3.45亿元。授权国际发明专利6件,国家发明专利218件。在国内外著名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3300余篇,其中高水平论文749篇,影响因子大于10的文章112篇。

新增食品营养与安全国家重点实验室、食品科学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等6个国家级科研教学平台,食品安全低碳制造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天津市食品加工过程控制与安全技术工程中心等11个省部级科研教学平台,拥有先进的科研仪器设备,与国内多家知名企业建立战略联盟,共建20余个企业实践基地。学院踏实耕耘,凝练科研成果,新增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4项、中国专利优秀奖1项,省部级及社会力量获奖71项,其中特等奖及一等奖10项,为我校农业科学、化学、生物学与生物化学、工程学四个学科进入全球ESI前1%做出核心贡献。

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都有什么(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6)

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都有什么(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7)

服务社会促发展

学院依托本学科23个国家及省部级教学科研平台,促进企业服务和科技成果转化,突破食品保鲜冷链技术、食品安全检测技术等难题,通过专利许可、技术转让等方式,为行业提供260余项专利和技术成果,开发新产品和解决关键技术难题300余项。

助力脱贫攻坚及乡村振兴国家战略。将学科人才、技术优势与西部地区产业融合,通过产学研合作、科技特派员等方式开展扶贫工作,智力支援新疆、宁夏、青海等西部建设,获脱贫攻坚专项奖励-嘉奖集体称号。服务京津冀区域发展,促进秦皇岛、武清、承德等地区荞麦、山楂等产业升级,带动6000余名农民就业,帮扶290余个村。

参与政策法规、行业标准制定。参与中共中央、国务院、农业农村部和天津市市委等部门政策法规编制工作,联合发起成立“京津冀食品安全智库联盟”,为产业发展提供智力支持。担任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审评委员会食品添加剂专业委员会委员。主持完成31项食品国家标准的制定(修订)任务,为行业提供方向与技术支持。

开展科学普及、行业人员培训工作。积极对接社区、企业,开展科学普及志愿服务行动,获天津市科普基地2个、天津市优秀科技志愿者2人、天津科普大使2人;20余名教师受到中央电视台等栏目邀请进行科普和解答;开设专业技术实践能力研修班5期,开展公益培训30余场,每年惠及百姓8000余人,推动民众科学素质提升。树立“暑期科普行”等科普品牌,与100余个社区、中小学建立科普联盟,普及3万余人。

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都有什么(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8)

2014年9月李克强总理视察我院李喜宏教授师生创业团队

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都有什么(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9)

2020年7月焦作市校地科技合作成果对接洽谈会

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都有什么(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10)

2021年5月天津科技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援青合作-绿色有机畜产品研究院在黄南州河南县揭牌


图文来源/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

本期编辑/巴泽新

本期审核/梁影琦 崔月 张春艳 郑宁 刘绍帆 段亚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