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十六、海南省儋州市的“儋”

儋(擔担dān dàn)是由人“亻”和担的繁体“擔”的省形“詹”会意而成的字。“亻”表示与人有关;擔“詹”即标音又会意,表示肩挑担子。以之为参照,表示担任、担当。儋的本义表示人能担任、负担。通“担”,可以理解是“担”的古文。汉置儋耳郡,唐改为儋州。民国设县。旧治所在今海南省儋州市西北。

儋州市,海南省下辖地级市,位于海南岛的西北部,濒临北部湾。儋州市是海南省第四个地级市,也是海南西部的经济、交通、通信和文化中心,海南洋浦经济开发区和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海南大学儋州校区(原华南热带农业大学)均在其境内。这里陆海交通发达、环岛西铁路、环岛高速公路横穿市境,海运可直抵东南亚和中国各沿海城市。

容易读错的地名你读对了几个(容易读错的地名)(1)

容易读错的地名你读对了几个(容易读错的地名)(2)

中和镇东坡书院

五十七、湖北武汉黄陂区的“陂”

陂(被bēi 坡pō 皮pí)是由阜“阝(在左)”和皮会意而成的字。阜“阝(在左)”表示起伏的土丘;皮指动物的皮表组织,这里引申地表。陂的字形会意指地表特征为起伏的土丘。借“被”声表示覆盖地表起伏不平的地貌,如池塘、湖泊的岸、山坡等;借“坡”声表示地表不平坦,如陂陀;借“皮”声表示地表,多指地名,如湖北的黄陂。

黄陂区位于湖北省东部偏北,长江北岸,江城武汉市北部,是武汉面积最大、人口最多的城区。黄陂置县于北周大象元年(公元579年),距今有1400余年的建城史。黄陂人杰地灵,文化璀璨,素有“无陂不成镇”之说,境内三大知名文化源头汇集:殷商盘龙城文化,汉魏木兰文化,北宋二程文化。有距今年3500年历史的商代盘龙城遗址,有花木兰故事得名的木兰山、木兰湖、木兰云雾山、木兰天池和国家级森林公园—素山寺,以及日、月、星湖等为主体的947平方公里的木兰文化生态旅游区。

容易读错的地名你读对了几个(容易读错的地名)(3)

五十八、湖南岳阳筻口镇的“筻”

筻(杠gàng)是由竹“⺮”和梗的省形“更”会意而成的字。“⺮”指竹子;梗“更”表示竹子的直茎。借“杠”声表示竹茎可以做杠子用。筻的本义指可做杠子用的竹竿。

筻口镇,隶属于湖南省岳阳市岳阳县,地处岳阳县东北部,东靠公田镇;南与杨林街镇搭界;西与新墙镇、新开镇接壤,北抵临湘市白羊田镇、岳阳市经济开发区。民国时期,为复兴乡;1984年,改社为乡;同年恢复建制镇;1995年,与原潼溪乡、熊市二乡合并为筻口镇。

容易读错的地名你读对了几个(容易读错的地名)(4)

筻口卫片

五十九、贵州铜仁市川硐镇的“硐”

硐(同tóng 洞dòng)是由石和同会意而成的字。石指石头;同即标音又会意,指相同。表示石磨上下相同的两块石头,读“同”指石磨。也可理解是由石和洞的省形“同”会意而成的,洞“同”即标音又会意,读“洞”表示石质的山洞。通“峒”,如山洞、窑 洞或矿坑。

川硐镇。位于铜仁市北郊,距铜仁机场和铜仁火车站各10公里。

容易读错的地名你读对了几个(容易读错的地名)(5)

六十、北京昌平马池镇奤夿屯的“奤夿”

奤夿两字没有可参考、可考证的资料,本人只能根据字形和字音进行推测一下,供大家参考吧!

奤(哈hǎ)是由大和面会意而成的字。大指体态大;面指头的面部。字形会意表示头的面部大,借“哈”声表示张口呼吸,点头哈腰,应该是狮子狗。

夿(巴bā)是由大和巴会意而成的字。大表示形态大,巴即标音又会意,指尾巴;夿的本义为尾巴长。

奤夿的本义应该是头大尾长的哈巴狗,后为便于记忆,把奤夿狗改为“哈巴狗”。

奤夿屯(hǎ bā tún)村源于元朝,元朝在北京建都时,在此屯兵屯粮,后被人称为奤夿屯。奤夿屯位于北京昌平区马池口镇,奤夿屯西邻太行山脉,北靠燕山,三河交汇,水源丰富,风景秀丽。海拔50-60米,属于山前暖带,地理位置优越,气候宜人。由于西北山脉阻挡,难以形成冷热空气急对流,几百年来没有严重冰雹灾害记录。

容易读错的地名你读对了几个(容易读错的地名)(6)

解字参考《中华字通》

容易读错的地名你读对了几个(容易读错的地名)(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