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澳大利亚地区,生活着一种非常像小老鼠的动物:袋鼩,袋鼩家族有一个陋习,每当繁殖季来临时,雄性袋鼩总会寻找一切交配机会,甚至会不吃不喝。然而在繁殖季快要结束时,雄性袋鼩就会死亡,相反雌性却可以存活好几年。
那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
袋鼩
袋鼩家族最为人所熟知的一面就是雄性有着“自杀式交配”的称号,雄性袋鼩在11个月大的时候就会开始发情,一般发情期持续2-3个星期,此时雄性袋鼩体内会分泌过量的睾酮素,睾酮素可以提高它们的雄性魅力,但与此同时也会让它们的免疫系统崩溃,甚至让它们变得更具有侵略性,同性之间相互打斗、攻击等会使得它们数量损失惨重。
免疫系统的崩溃又会让它们更容易遭受微生物的攻击,甚至会导致皮毛脱落,双目失明,以至于许多雄性袋鼩都无法存活到交配期结束,它们有限的生命似乎只是为了交配。
最开始,一些科学家认为袋鼩疯狂交配是它们的一种策略,是雌性的性选择所导致。我们知道,在两性生殖中,雄性和雌性投入的能量是不同的,在一夫多妻制的动物之中,雄性几乎只是贡献了一些精子,而雌性不仅要贡献卵子,还要承担怀孕、抚育后代的责任。
雄性在生殖后代时付出的能量较少,所以它们会来者不拒;而付出的能量较多的雌性,会更谨慎挑选择偶对象。在雌性的挑选之下, 雄性会为了迎合雌性而演化,比如:孔雀的羽毛,公鸡和母鸡的毛色区别等,雄性袋鼩为了迎合雌性的性选择,会让自己看起来“更强壮”“更具有雄性魅力”。
睾酮素恰恰有这样的效果,适当的睾酮素会让雄性看起来更具有魅力,而且也不会损害男性健康。但过度的睾酮素则会摧毁雄性的免疫系统。
但是在雌性的性选择之下,雄性袋鼩在演化时逐渐走向失控,只有在交配期分泌出足够多睾酮素的个体才有机会留下后代,就这样雄性袋鼩演化成了现在的模样。
由于过量的睾酮素能够帮助雄性留下更多的后代,所以这一基因被自然选择所保留。至于雄性在交配之后就会死亡,就不是自然选择所关注的了,毕竟自然选择只能通过繁衍后代来进行。
现如今,一些科学家认为,雄性袋鼩在交配季节过后就死亡,其实有利于整个种群的发展。这是因为袋鼩以昆虫为生,而它们的食物会呈现明显的季节性变化。在小袋鼩出生的季节时,当地的昆虫数量较多,但如果上一年的雄性没有死亡,那么它们也会消耗大量的能量,以至于袋鼩妈妈无法寻找到更多的食物,从而导致袋鼩妈妈和幼崽死亡。
从某种程度上讲,雄性的牺牲可以提高后代的成活率,尽管雄性并不乐意这样做。
一些人在听到雄性袋鼩可以连续交配14个小时,会认为它们具有壮阳功效,其实并没有,而且它们属于保护动物,随意猎杀将会收到法律制裁。
其他动物为什么没采取这样的策略?既然雄性的死亡能够节省出一部分能量,提高后代的成活率,那其他动物为什么没采取这一生殖策略呢?
这是因为其他动物也有自己的生存策略。比如:帝企鹅属于一夫一妻制的动物,它们在抚育后代时,会轮流孵化幼崽,轮流捕食,如果缺少任何一方,都会导致它们无法养活后代。
而狮子家族的能量较为固定,它们的食物并不会出现季节性明显增多或者是减少,而且雄狮能够巡视领地,防止心怀不轨的邻居。
大熊猫家族则是因为它们所在的地方食物充足,即使多养育雄性大熊猫也不会使幼崽数量下降。
更为重要的是,其他动物之中的雄性在发情期时根本不用产生大量的睾酮素,也能够繁衍后代。比如:孔雀更看重华丽的尾巴,母虎更喜欢体型较大的公虎,园丁鸟更倾向于选择鸟巢做得漂亮的雄性。
也有是说,由于不同动物的性选择不同,所以动物们在繁衍后代时也会采用不同的策略,完全不用复制雄性袋鼩的策略也能成功留下后代。
总结
生物们面临的生存环境不同、生存压力不同,所以在演化时会采取不同的策略。对其中一种生物有效的策略不一定会对其他动物有效,所以地球上才会有生活习惯、生存方式五花八门的生物们,也正是它们,构筑了地球上的生态链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