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开先驱 厥功甚伟

——中国现代心理学家郭一岑

鄢文龙

格式塔心理学流派代表人物王铮(但开先驱 厥功甚伟)(1)

德国,一个素以哲士渊薮闻名世界的国度。19世纪末,正是在这里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正式的心理学实验室,诞生了科学心理学之父——冯特以及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流派。

然而,鲜为人知的是,就在心理学脱离哲学母体,荣登科学殿堂不久,从这片心理学故乡,曾走出过一位黄皮肤的年轻人,一位心理学家,一位中国心理学家,他就是中国著名心理学家郭一岑。他师从的导师是格式塔心理学鼻祖苛勒先生。

他,是江西万载康乐人。

他,笔名柯一岑,郭鸿立。

他,毕业于北京汇文大学文科。

他,获得德国杜宾根大学哲学博士学位。

他,是中国五四时期新文化运动的老战士。

他,是著名的理论心理学家、中国现代心理学家。

他,曾任中央大学、中山大学和暨南大学等大学教授。

他,建国后,历任中山大学师范学院院长、北京师范大学教授。

他,撰有《论心理学中的自然主义--评格式塔学派的物理主义》等具有重大学术影响的论文。

他,长期从事实验心理学与心理学史的教学与研究,著有《苏俄新兴心理学》《现代心理学概观》等。

履历丰赡 事业亨达

他,1916年毕业于北京文汇大学,1922~1928年留学德国。1922~1923年在柏林大学,1923~1928年在蒂宾根大学学习心理学,获哲学博士学位。

回国后历任南京中央大学,上海暨南大学、贵阳医学院、蓝田国立师范学院和广州中山大学教授,《东方杂志》教育栏目主编。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历任中山大学和北京师范大学教授、中国心理学会理事、《心理学报》编委等职。

1922年9月,他先后在柏林大学、杜宾大学攻读心理学,获哲学博士学位。1928年9月回国。1928年10月一1931年7月,在南京中央大学任心理学教授。1929年作为发起人,在南京参加测验学会,同年作为发起人并被中国心理卫生学会选为理事。1933年作为发起人参加中国心理学会并被选为理事。1941—1946年,在湖南兰田园立师范学院任教授。1948—1949年在中山大学心理研究所工作,带三名研究生。1951年任广州中山大学校务委员会委员兼师范学院院长、广州科联筹委会副主席,后调北京师范大学任教授、校务委员兼教育系心理学教研室主任。

格式塔心理学流派代表人物王铮(但开先驱 厥功甚伟)(2)

著述丰硕 高瞻远瞩

1934年编译H.n.巴甫洛夫、K.H.科尔尼洛夫和D.M.别赫捷列夫的论文,以题名《苏俄新兴心理学》一书出版,这是中国介绍苏联心理学较早的一本译著。

1937年出版《现代心理学概观》,是我国较早用马克思主义哲学指导研究心理学和心理学史的著作。书中强调哲学对心理学的影响,并引证恩格斯《自然辩证法》中的话,指出在科学工作中要防止做“最坏的哲学的俘虏”;指出心理学“随时代而转变”,应“将全部心理学史和全部社会发展史对照地检查”。

他是一位唯物主义的心理学家。早在1928年,他在归国途中,在莫斯科见到了苏联心理学家柯尔尼洛夫。他十分赞赏柯氏以辩证唯物主义来解决心理学问题的新观点。1934年,将柯氏的论文译稿和介绍巴甫洛夫、别赫捷列夫的文章收集在一本名为《苏俄新兴心理学》的专著中,在中华书局出版。这是中国最早介绍苏联心理学的译著。

1935年,发表“旧心理学之崩溃与新心理学之建立”一文,后扩展为专著《现代心理学概观》,于1937年由商务印书馆出版,这是中国最早用辩证唯物主义哲学指导心理学研究的名著。全书共分五章:一、导言;二、心理学之史的回顾;三、现代心理学的特征;四、现代心理学的主要派别;五、心理学之将来。

他主张心理学的辨证唯物主义方法论,强调心理学应以具有特殊性的人类本身作为研究的对象。

主要著作有:《遗觉之研究》(1930),《内分泌研究对于心理学的关系》(1930),《生理的欲望》(1935),《批评詹姆斯的自然主义》(1959),《从人的心理实质看心理学的科学性质》(1959),《论心理学中的自然主义--释格式塔学派的物理主义》(1962)。

1959—1962年间,他发表的重要论文有:《从人的心理实质看心理学的科学性质》(1959年)、《批判詹姆士的自然主义》(1962年)、《论心理学中的自然主义——评格式塔学派的物理主义》(1962年)。

格式塔心理学流派代表人物王铮(但开先驱 厥功甚伟)(3)

学术前沿 贡献突出

他指出:“自从所谓实验心理学进入现代科学领域以来,尽管在它的发展道路中也吸收了一些先进科学的成果,但由于没有能彻底摆脱唯心主义或机械主义的羁绊,它就不免走不少弯路,把自己的进步延迟了。”

他展望“心理学之将来”时指出:理学必须是新哲学的;理学必须是人类的;理学必须是社会的。

这些见解,正击中西方心理学在基本理论上的要害,至今仍有重要参考价值。

他在批判西方现代心理学派别在立足点上的二元论与机械唯物论的通病后,高瞻远瞩地指出:

1.“心理学必须是新哲学的”(即辩证唯物主义)。

2.“心理学必须是人类的”,强调人类作为和动物行为不仅量上的差异,是有本质之不同。

3.“心理学必须是社会的”,人类的行为是随社会而发展,社会关系决定人类的行为,同时我们对于人类作为的考察不可忽略了他的历史性。

他根据以上的研究原则,极力主张心理学应该是一门社会科学。

其实践性突出地体现在:

一是客观地批判西方现代心理学派别。心理学最早起源于哲学,从哲学中分离出来形成一门独立的研究学科,是人类自我思维、行为方式认知和剖析,研究人类怎样感知外界信息和怎样进行信息内化处理的心理和行为规律的科学,它给人们的生活工作以启示和指导,如情绪情感的体验、人格的塑造,还有意志力的培养等。

中国现代的科学心理学是从西方引进的,因此中国心理学经历了相当长的西方化时期。在这个时期,中国心理学对科学化的追求是通过西方化完成的。在许多发达和发展中国家出现了日益高涨的心理学本土化呼声和逐渐深入的心理学本土化努力时,郭一岑认为中国心理学既要有对西方心理学的引进和模仿,又应该有对西方心理学的反思和批判。

早在1928年,他在归国途中,在莫斯科见到了苏联心理学家柯尔尼洛夫。他十分赞赏柯氏以辩证唯物主义来解决心理学问题的新观点。1959年至1962年,郭一岑发表了《从人的心理实质看心理学的科学性质》、《批判詹姆士的自然主义》、《论心理学中的自然主义——评格式塔学派的物理主义》等重要论文,客观地评介与批判了维尔兹堡学派、格式塔学说、麻堡学派、行为主义派,以及苏联三大心理学派。他指出,“自从所谓实验心理学进入现代科学领域以来,尽管在它的发展道路中也吸收了一些先进科学的成果,但由于没有能彻底摆脱唯心主义或机械主义的羁绊,它就不免走不少弯路,把自己的进步延迟了。”

实践证明,他强调人的心理的社会性,强调心理学的方法论必须以辩证唯物主义为准绳,是正确的。

郭一岑主张心理学的辩证唯物主义方法论,强调心理学的社会性,强调心理学应以具有特殊性的人类本身作为研究的对象。其最具影响力的是《现代心理学概观》。

二是科学地剖析现代心理学特征。现代心理学存在着许多矛盾和冲突,面临着分裂和破碎、脱离社会生活等尴尬处境,有时这些问题似乎非常严重,以至于直接影响到学科的发展和生存。

郭一岑面临这些问题,大胆地尝试提出了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

1935年,郭一岑发表《旧心理学之崩溃与新心理学之建立》一文,全面客观地论述了现代心理学的特征和主要派别,成为中国较早用马克思主义哲学指导研究心理学和心理学史的著作。他认为现代心理学的特征是由主观而客观 ,由分析而综合,由横的解剖而纵的追溯,由量的测量而质的探求,由静的而动的,由普遍而差异的。

郭一岑在《现代心理学概观》中强调哲学对心理学的影响时,引证恩格斯《自然辩证法》中的话,前卫地指出在科学工作中,要防止做“最坏的哲学的俘虏”;指出心理学“随时代而转变”,应“将全部心理学史和全部社会发展史对照地检查”; 指出社会关系决定人类的行为,同时我们对于人类行为的考察也不可忽略它的历史性与客观性。

如今,我国现代心理学的发展,在汪敬熙、陆志韦、郭一岑、高觉敷、萧孝嵘、李伯黍等心理学家的研究与推动下,在理论上已形成了基本的、作为一门科学的独立体系。

现代心理学在应用上与社会各实践领域建立了广泛的联系,从而形成教育心理学、管理心理学、教学心理学、社会心理学、职业心理学等许多分支学科,体现了独立的在科学体系上的分类。

潜移默化 影响空前

他是我国最早的一位知觉心理学家。他在德国的博士毕业论文采用实验方法,探讨了Aubert现象,一种在头部向一侧倾斜时,对视野中的线条进行垂直、水平判断所出现的误差现象。研究这个现象不但对认识视觉和动觉的关系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而且对解释“飞行错觉”和某些人格特点也有实践意义。

他认为,心理学史的教学是要培养学生的理论思维,扩展学术视野,培养批判吸收国内外优秀研究成果的能力,既不能全盘否定,也不应全盘吸收,而是要有分析的对待这些研究成果。在《现代心理学概观》中,他分析批判了现代心理学的主要流派,其中的观点成为他讲授心理学史课程的重要依据。解放后他发表过《批评詹姆斯的自然主义》《从人的心理实质看心理学的科学性质》《论心理学中的自然主义-释格式塔学派的物理主义》等重要影响的文章,这些文章都表现了他对传统学派的批判态度。他很重视理论思维的训练和学术视野的培养。事实上,一位心理学家,不仅要熟练地掌握实验技术,懂得如何进行实验,而且一定要有广阔的学术视野,要善于进行理论概括和理论创新。

他为人谦虚谨慎,平易近人,待人和蔼可亲,对于年轻人更是关爱有加,在他身上看不到著名学者的霸气与傲气;他担任过很多重要的行政职务,但他并不留恋这种生活,宁愿有更多时间从事自己喜爱的学术研究;他治学严谨,备课很认真,讲稿写得很仔细,为了帮助走向讲台的弟子讲好“现代心理学流派”,总是把自己的讲稿交给他们,让他们创造性地使用。他言传身教,为人师表,影响着一代又一代弟子。

他是中国现代心理学先驱,知觉心理学家、实验心理学家与理论心理学家,也是五四时期新文化运动的健将。他首次将机能主义心理学“意识流”概念引入中国

他对中国心理学发展的贡献主要集中在四个方面:

一是以奥伯特现象与遗觉象为代表的知觉心理学实验研究;

一是对中国心理学学科发展建设进行了深入的思考与系统的实践;

一是积极介绍并反思辩证唯物主义心理学思想;

一是拷问心理学学科性质与发展规律。

郭一岑先生,1977年3月1日逝世于北京,享年83岁。

他的一生,重视心理学的教学与研究工作;他的一生,注意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指导心理学的教育和研究;他的一生为我国心理学的发展、心理学科的改造,厥功甚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