酥麻糖心高粱粑(故乡的火烧粑焌米茶)(1)

酥麻糖心高粱粑(故乡的火烧粑焌米茶)(2)

“火烧粑儿火烧粑,火烧粑儿伴我闯天下,火烧粑儿火烧粑,妈妈的味道香天涯......”《故乡的火烧粑》由天门在外游子朱则平作曲,张良义作词,郭晓蕾演唱。

《故乡的火烧粑》用江汉平原的音调创作,第一部分的女声独唱穿插了家乡的花鼓戏和天沔小曲等优美旋律,借以表达游子的思乡之情。歌曲在即将转入第二部分之前,特地采用《幸福歌》的音调作为间奏,表达了想念故乡、亲人的情感。

在歌曲的伴唱部分中,男声伴唱表现了游子行进的音乐形象,语言“火烧耙儿”采用了天门西部张港、多宝等地特有的弹舌音,颇富乡土气息;女声伴唱则采用了天门的劳动号子《打麦歌》中的特色乐句“咿呀吙幺幺哦吙吙勒”,表现了留守故乡的母亲辛勤劳作的形象。音乐时而优美抒情、跌宕起伏,时而热烈欢快,富有动感,歌词朴实无华,情真意切。

曲作者朱则平介绍,他在广州,张良义在深圳,郭晓蕾目前是湖北艺术学院民族声乐教师,都是天门人。他们虽远离家乡,但对家乡美食文化却念念不忘,这其实就是一种爱乡思乡的情感。

朱则平是音乐教育家、作曲家。多年来,他坚持在工作之余进行音乐创作,共创作出近500首(部)音乐作品,其中数十首被收入省级和国家级中小学音乐、艺术教科书,大型民族清唱剧《陆羽》等作品在国内外交流演出受到欢迎。张良义是中国音著协会会员,擅长曲艺,代表作有天门小曲《幸福码头》《新红娘》,天门说唱《找猪伢》《拈爹爹》等。

酥麻糖心高粱粑(故乡的火烧粑焌米茶)(3)

酥麻糖心高粱粑(故乡的火烧粑焌米茶)(4)

酥麻糖心高粱粑(故乡的火烧粑焌米茶)(5)

酥麻糖心高粱粑(故乡的火烧粑焌米茶)(6)

焌米茶&火烧粑

明朝正德年间,武宗正德皇帝荒淫无度,没有留下子嗣。自己感觉无力朝政,时日不多,于是急召各位王进京,商议立储传制大事。兴王朱厚熜远居湖北钟祥,距京师1000多里。虽然距京师较远,但兴王朱厚熜遵照王府幕僚的计策,从民间寻找到一种既解渴,又饱腹的汤食,用锦盒装着,作为食物,日夜兼程,终于抢先抵达京师,最终继承大统,成为明世宗嘉靖皇帝。这种助嘉靖皇帝成功登位的汤食,就是流传于张港镇一带的焌米茶。

张港火烧粑其形如圆盘盛豆,饱满圆润;其色如稻菽翻浪,丰厚凝重;其香如宝鼎焚麝,悠久浓郁;其味如渴者饮浆,醇香绵长。据说张港火烧粑起源于元末明初,朱元璋带兵打天下时,以火烧粑作为行军干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