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因絮果,意思是比喻男女婚事初时美满,最终离异。

成语喜事绵绵(成语份兰因絮果)(1)

出处:

兰因出自《周易·系辞上》:“二人同心,其利断金;同心之言,其臭如兰。”

译文:两人心意相同,行动一致的力量犹如利刃可以截断金属;在语言上谈的来,说出话来像兰草那样芬芳、高雅,娓娓动听,没有污秽的语言。

絮果出自《咏雪》,谢道韫之口:“未若柳絮因风起。”

译文:不如比作风吹柳絮满天飞舞。

成语喜事绵绵(成语份兰因絮果)(2)

故事:最早出现在《左传·宣公三年》中。

春秋时期,郑国的郑文公好美色,他先是迎娶了陈国的大美女陈妫为妻,但随着时间的流逝,陈妫逐渐年老色衰,失去了往日的青春靓丽。他便重新迎娶了两位夫人,并招了许许多多的侍妾。这其中有一位姓姞的南燕国人,她便是“兰因絮果”的女主人公。

因为来自南燕国,又姓姞,所以这名侍妾便被称为燕姞。燕姞有一天晚上做了一个很奇怪的梦。

梦中她见到了南燕国的祖先伯鯈,传闻伯鲦是黄帝的后人,南燕国也是他一手建立起来的。在梦中伯鯈告诉了燕姞自己的身份,并赠予她一支美丽的兰花。

伯鯈告诉燕姞说,兰草是南燕国中最香的草,他将兰草送给燕姞,这支兰草便会成为燕姞的儿子。

随后,燕姞将这个梦讲给了郑文公听,郑文公听后认为,既然是天神的旨意,那照办便是了,于是他招了燕姞侍寝。

成语喜事绵绵(成语份兰因絮果)(3)

没想到燕姞在那年里真的给郑文公生下了一个儿子,文公很高兴,认天神送子是祥兆,便给他起名为“兰”,这便是燕姞与郑文公种下的“兰因”,是他们之间美好的情缘。

然而因为郑文公对侍妾与其他几位夫人的宠幸过度,陈妫所生的两个儿子——太子华与公子藏感受到了危机,他们去拜见了当时的霸主齐桓公,希望能假借齐桓公之手,除掉文公,将郑国的江山握在自己手中。然而齐桓公推崇仁义礼智,对于太子华与公子藏企图谋害父亲的行为十分不耻,便将一切都告诉了郑文公。

随后,文公大怒,斩杀太子华与公子藏,并将所有的儿子都逐出了都城,这其中就包括公子兰。

公子兰流亡之后不久,燕姞失宠而死,而公子兰逃亡到晋国以后,因为帮助晋文公讨伐郑国,而被拥立为郑国国君,回到了自己的故乡,成为了历史上的郑穆公。

成语喜事绵绵(成语份兰因絮果)(4)

得知母亲早已逝去的消息,郑穆公万分悲恸,为了纪念母亲,他亲手种植了一株兰花在宫殿前,对其悉心照料,数十年如一日。

后来,郑穆公病重,兰花竟也枯萎,穆公看着庭前枯萎的兰花,说自己因为兰花而生,如今兰花枯萎,他也到了大限。

于是穆公亲手拿刀割掉了那株兰花,他自己也在不久后离开了人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