蚂蚁

世界上少了一只蚂蚁,会有人知道吗?

第1章

张路送完六点前的最后一份外卖,骑着电动车回了家。

秋日的黄昏是温暖的,没有盛夏的燥热,也没有严冬的酷寒,夕阳落在身上,像轻柔的纱。

一推开门,积攒的臭臭和烟味扑面而来,地上散落着各式的饭盒和烟头,张路像避开地雷一样小心翼翼地避开它们,熟练地开灯,走到靠窗的椅子坐下。

窗帘是拉上的,窗户紧闭着,除了上班的时候,他不愿意把自己把暴露给外界。

一天结束了。

张路出生在一个贫穷的家庭,母亲李兰木讷迟钝,手有残疾,只能做一些简单的家务,父亲乖张暴戾,喜怒无常,耕种着几亩贫瘠的土地,勉强度日。

张有明本来希望花儿是个男孩的,这样家里可以多一份劳力。花儿出生后,张有明失望的神情在脸上挂了几天。

张路六岁那年,大学毕业五年多的张俊佳搂着媳妇回老家了,那女人浓妆艳抹,张俊佳则是西装笔挺。他们把小轿车停在村口的水井边上,下了车,手挽着手从村口一直走回老家住宅。

村民的眼光里,有羡慕,也有嫉妒,张有明则兴奋了起来,从没出过小镇的他今天才知道原来上大学有这诸多好处,他眼里放着光,快速走回了家。

“儿啊,你一定要给我考个大学。”张有明老远就在喊,张路刚上一年级,正对着课本写生字,那一个个字歪歪扭扭,像交叉的树木枝桠。

“你一定要考上大学。”张有明放下水桶走到桌子跟前,温柔地拍着张路的肩膀。

考什么大学呢?张有明没想过,他只知道张俊佳是上了大学的,想想原先那个流着鼻涕叫自己有明叔的傻小子只因为读个大学就鱼跃龙门,他心里就不太舒服。

就在张有明不太舒服的时候,他瞥见了张路本子上那蚂蚁爬一般的字迹,顿时暴跳如雷,拍着桌子嘶吼着:“你看你写你妈什么玩意!”

张有明骂人的时候,张路的心总会嗖地一紧,像有人在他心脏上栓了根绳子使劲拽了一下似的。

自打张有明给张路确定了模糊而宏大的大学目标后,他不再让张路跟着干活了,他温柔且严肃地对他说:“你的任务是考大学。”

张村的惯例,女孩儿会写自己的名字就行,嫁出去终究是别家的人,读书,那不是给别人家读的?

花儿也不例外,四年级辍学后就开始跟着父母下地干活,家长里短,桩桩件件,都有她瘦小的身影。

而割猪草的时候,张路在写字;花儿拔草的时候,张路在写字;花儿插秧的时候,张路还在写字。

他的汗水流在纸上,她的汗水流在地里。

张路七岁的时候才上一年级,第一次期中考试,语文57,数学43。

那天他挨了生命中最狠的毒打。

七岁的张路被父亲吊起来在牛圈里,刺鼻的牛粪味一阵一阵钻入他的鼻孔,蚊虫在他耳边嘶鸣,从门缝里投进来的一束光,清晰地照映出空气中的每一粒尘埃。

之后的记忆是无声的灰色。

父亲手指般粗的鞭子落在他身上,如同火焰在皮肤上炙烤,他大声哭喊,挣扎。

母亲在厨房默默收拾碗碟,刷锅洗碗,五岁的妹妹赶过来竭力阻止父亲,被一脚踹到墙边,她也跟着哇哇哭起来,直到左邻右舍听见兄妹的哭喊声前来劝说,他才停了手。

“你们不懂,棍棒底下出人才!”张有明的语气里带着胜利者的狂妄。

张路资质并不顶尖,反而随了母亲,木讷迟钝。

小学的时候还不显然,在被父亲毒打后他废寝忘食地读书,勤能补拙,于是稳定前三名,张有明也觉得倍有面子,他曾听人说起过清华大学,于是逢人就说,我那孩子,是上清华的料。

他不知道,这点成绩这个少年用多少辛酸和汗水换来的。

上天的蚂蚁故事(故事蚂蚁)(1)

_

第2章

中考完的张路搭着许木匠的三轮车回来,路过自家的西瓜地,老远就看见花儿在西瓜地里拔草,黄昏的阳光下她像一只白色的天鹅,沿着田畦一寸一寸移动。

“花儿!花儿!”张路跳下车,顺着田坎边跑边喊。

“哥!”花儿听见他的声音,从地里站起来。“你慢点跑!”她焦急地叫,怕他摔着。

张路一口气冲到她面前,一层一层摊开手里包成一团的外套:“你看这是什么?”

“雪糕!”花儿眼睛里面闪烁着亮光:“你从镇上拿回来的?”

“快吃吧!”张路催促着,他用手一摸,软趴趴的,雪糕不知什么时候已经化了。

“怎么化了?怎么化了?我明明包得好好的!”张路急了,他不停重复着问自己,焦躁和难过一齐涌进了他的心。

正在这时候,雪花握住了他的手,她的手是冰凉的,像未融化的雪。

张路的心宁静了。

“没事,化了还是一样香甜。”她的眼角充满笑意,眼睛里满是温柔,是张路从没有在父母眼中见过的温柔和爱。

高中的张路成绩越来越差,与此同时,连年干旱,张路家的收成也越来越差。

中学生活并不像张路预想的那样美好,恐吓,欺骗,暴力,和懵懂的色情元素充斥着校园,像夜里混乱惊悚的噩梦。

张路依然勤勉,起早贪黑地学习。但成绩的下滑犹如大坝决堤,势不可挡。

张路拿着只有八分的英语试卷回家后,再次遭到了父亲的毒打,这一次,他没有喊,也没有叫,他安安静静地任由泪水流了满脸,他用心过,努力过,只是结局不尽如人意罢了。

“要不让他退学吧,早点出去打工,帮帮我们也好。”不知什么时候,母亲出现在张有明身后。

张路去学校办理退学手续的时候,正是油菜收割的时节,他看见田里,地里,弯着腰割油菜的人,他们举着链枷打菜籽,如同匆忙的蚂蚁,慌慌张张,他们在这片广袤无垠的大地上自由地穿梭游动着。

张有明和妻子去地里割油菜去了,花儿在家里做饭,她已经炒完了菜,刚刚把饭蒸进锅里,厨房的烟囱冒出一阵青烟,直冲云霄。

“小姑娘,你家有菜籽卖吗?”花儿从厨房出来,擦着汗,一个男人在身后叫住了他。

她转头一看,是个穿着黑西装的生面孔男人,身后站着两男一女,他们衣服上满落着菜籽灰,不远处停着一辆大车,里面还装着几袋菜籽,像是别家收来的。

“有啊,你们是收菜籽的吗?”

“是啊,这两天价高呢!你家没大人吗?我们看看你家的菜籽,好的话我们明天来收,给你家多算三分钱。”

“行,你们看吧。”花儿把手指向堂屋,里面码着十多袋菜籽。

女人拉着花儿说着话,问她些家长里短的事情,三个男人在屋里穿梭,他们拆开几袋菜籽,捞起一把摊在手心里瞧,嘴里说:“不错!”

大车开走许久,家里的黄牛才拉着板车回来,父亲在前面掌着车把,母亲背着背篼牵着牛走在前面。

“刚才那车是干什么的?”李兰一边从黄牛脖子上取下牛轭一边问。

“看菜籽的,说看看我们的菜籽好不好。”花儿如实回答。

“看菜籽?看咱们家菜籽?”张有明紧着问。

“对,他们说咱家菜籽收拾得干净,没灰没壳,明天来收。”

张有明听完,直接从车把手下面钻了出去,一头扎进屋里,母亲跟着进了屋。

花儿站在屋外不知所措,她不清楚父母为什么如此紧张,正要进屋,听见屋里传出母亲的哭喊:“哎呦,妈耶,我的菜籽呀!”

花儿冲进屋里,他看见母亲瘫坐在地上,原本装得满满当当的袋子如今上面都空着,被人掏走了许多,显然是刚才那几人趁着花儿不注意,解开袋子掏走后,再把袋口重新绑上。

张有明看着花儿,眉头紧缩,眼睛露出狼一般的凶光,花儿怯怯地站在原地,手足无措。

他走过去揪着花儿破旧发黄的衣领,把她拖到西墙的杨树下。张有明没动手打她,他用手里的缰绳把她绑在树上,转身回屋,再也没有看她一眼。

花儿穿着母亲穿过的单薄短袖靠在树上,日头偏西,出来玩耍的孩童们纷纷从杨树下经过,他们停下脚步,好奇地瞅着这个被绑着的孩子。

几个年纪稍大的叔伯们路过,摇着头走进了他家去,他们知道张有明是疯子,但是觉得这样对待一个十一岁的小姑娘,实在是太过了。

花儿没哭,她茫然地看着四周。以前父亲揍她的时候,她会哭。她一哭,张路就会过来护着她,那时候张路还能考前三名,他护着妹妹的时候,父亲就会收敛点。

黄昏下周遭树影绰绰,虫儿的鸣叫声从草丛传出来,悦耳动听,她靠在树上,把指甲深深地抠进树的身体,好像抠着自己的心。

张路办完退学手续回来的时候,花儿已经死了。

她是喝药死的,这是张路听村民们说的。那天,全村的人看见了花儿躺在地上,痛苦地翻滚,扭曲,六个大人都无法把她抬到许木匠的三轮车上,她在一张张透着悲伤,怜悯和漠不关心的面孔前死去。

张路离开了家,他没有跟任何人道别,只身一人离开了张村。

走吧,走吧,走到哪算哪。

第3章

第二天下班,张路的门外响起了敲门声。

“咚咚咚。”

张路心里一惊,掐灭了手里的烟头。

五年都没人敲过的木门突然间响起来,他很诧异,这五年,除了上班送外卖,他从来没有下过楼,房租他总是按时交的,房东从不会来打扰他。

他将门拉出一个小缝,慢慢挤出头,外面站着一个清秀的女孩,长发披肩,穿着连体白裙。

“什么事?”他毫无感情地问。

“你......可不可以......帮我换一下灯泡?”女孩说话吞吞吐吐,似乎是害羞。

他知道对面的女孩是干什么的。他迟疑了一下,说,好。

主卧的房门打开,床头一盏台灯散发出昏黄的光,屋里充斥着淡淡的薰衣草的芳香。

令张路惊讶的是,屋子并不是像他想象中大红大紫,极尽夸张,或者腐朽晦暗,充满霉味粉润摸样,反而极简朴素。她

的被子整齐地叠在床上映着可爱草莓图案的粉红床单干净整洁,地面打扫的一尘不染。张路低头看了看自己的鞋子,不由自主地把脚往后缩。

“进来吧。”女孩站在屋里招呼他。

换灯泡不是什么难事,张路三下五除二就搞定了,这时女孩倒了一杯茶给他。

张路本来准备换好灯泡就走的,看见茶杯口雾气氤氲,女孩秀美的脸在雾气中若隐若现,他心中一动,坐了下来。

“你姓什么?”张路问。

“我没姓。我没爸爸,没妈妈,所以没姓。”

巫山云雨双飞燕,琴瑟合鸣凤求凰。

从茵茵的房间出来,张路第一次有了自己的方向。

以前只要跑够一天的饭钱和烟钱就回家,但从那天开始,只要有单他都接,有时候深夜一点钟才回来。

那时候他会慢慢地走过茵茵的门前,小小心翼翼地开门,不敢发出一点声响,怕惊扰到沉睡中的她。

平安夜的下午,张路早早收车回家,他早在花店订好了一束花,拿到花的时候,他的心跳的厉害,那是一束玫瑰,外围一圈淡紫色的花瓣簇拥着花朵中心那几片洁白如雪的花瓣,美艳的不可方物。

茵茵抱着花儿的时候,泪水从眼睛里滑了出来,她张开双臂,给她的朋友,她的恋人,一个无比信任的拥抱。

放下玫瑰,她拿出两张电影票,是正在重映的《阿飞正传》,她的大眼睛看着他,是他从未见过的目光,没有狂热,没有猛烈,是柔水般的爱意。

“以前我以为有一种鸟从一开始飞就可以飞到死的一天才落地,其实他什么地方都没有去过,这只鸟从一开始就已经死了。”

上天的蚂蚁故事(故事蚂蚁)(2)

_

第4章

张路死了,茵茵也死了。

张路是在妹妹死去的那个下午死的,茵茵是被父亲逼死的。

茵茵的父亲戚国文是镇上一个普通的庄稼汉,却懒惰好赌,终身做着虚妄的发财梦。

茵茵的母亲在看清他的丑恶原型后离家而去,不知所踪,那时茵茵刚一岁。他几次想把女儿丢进山里去,可是看着眼前这个小生命,又心有不忍。

“你们娘俩就是来报仇的。”他说。

戚国文赌注越来越大,赌债欠的越来越多,他已经供不起茵茵读书,尽管,一半的学费都是她卖废纸自己挣的。

“老林啊,听说你有个标致的女儿,把她嫁到我家来,咱们就是亲家,你欠那点钱算什么事?”

刘长富是镇上最有钱的人家,也是他的债主。戚国文做梦都想有那么多钱,那时茵茵已经辍学了,她成绩很好,如果能继续读书,将来可能是个医生或者律师。

一个月后,花轿上门,大吹大打,鞭炮声劈里啪啦响了好一阵才止歇。

“哈哈,还真有人把女儿嫁给戚家那个肺痨鬼?”

“小点声,别乱说话!”第二个声音说。

隔不久,第二个声音又响起来:“你懂什么?戚家那儿子就是个废物,看着是娶儿媳妇,那时娶回家自己玩的,你不见他儿子离婚三次了?”

再一个月,茵茵逃离了林镇。

就在这个小城住下吧,有桥,有水,像课本插画里面的江南。

茵茵没有去过江南,她幻想过,应该是烟雨楼台,小桥流水。

她白天接客,晚上休息,深居简出,这副身体已经不是她自己的,也无需爱惜,房间却是自己的,她保留了过去的习惯,打扫的干净整洁,一尘不染。

这样的环境,这样的容貌,她的生意也比别人好的多。

第5章

电影结束,茵茵和张路并肩走在夜灯下。

她从路边拾起两片银杏叶,灵巧的手指如同柳条间翻飞的春燕,折成两只惟妙惟肖的蝴蝶。

茵茵眼角露出笑意,将左手伸到张路面前,两只蝴蝶翅膀微微颤动,像是在花丛中共舞。

“你瞧,梁山伯,祝英台。”她站在夜灯下,满脸微笑。

“以前我以为有一种鸟从一开始飞就可以飞到死的一天才落地,其实他什么地方都没有去过,这只鸟从一开始就已经死了。”

“只要她(他)有幸遇见另一只和她(他)一样的鸟,就能活下去。”张路在心里说。

文章来自公众号[一日心期]

欢迎关注投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