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胜利

每年一到腊月初一,我们这一带大街小巷都会出现熡炒(我们读少)花的。对了,就是爆爆米花。刚出锅的爆米花,香脆可口,令人垂涎欲滴。别看爆米花师傅黑脸、黑手、黒衣服,甚至连白眉毛和鼻尖都被煤炭染成了黑色,但爆出的爆米花白花花的,香气四溢,让围观的小朋友巴巴直啧嘴。

腊月深深糍粑香(腊月初一熡炒花)(1)

腊月初一熡炒花,在我们这里算是个年俗。随着大街小巷砰砰的响声,也就拉开了迎接新年的帷幕,各种年俗随着时间推移逐渐展现在人们眼前。记得小时候最喜欢这个时节的到来,一到这个时候,闹着父母挖上一茶缸玉茭子,排队放到十字街的熡炒花师傅面前,等待香甜的炒花出锅。十几个孩子围着师傅转圈。我们小时候熡炒花的师傅姓娄,属鼠,人们都叫娄阿鼠。我们围着他转圈,不停地喊,'娄阿鼠,娄阿鼠,腊月初一熡炒花。炒花出锅甜又香,也没有钱来也没有粮,耨耨要吃你的好炒花'。也不知道他心烦不心烦,光看见漏出两颗玉茭一样的黄板牙哈哈笑。是啊,现在看起来他是应该笑的。那个年代,一个全劳力一天到晚不停地干活,一天才挣一个工分,年底结算三毛多。他熡炒花,一茶缸就一毛钱,一天能熡100多茶缸,能挣十几块钱,你说他能不偷笑。也不知道,他的资本主义尾巴被割过没有,估计也遭罪不少。记得那时,他隔个把小时就倒个地方,可能是怕逮着遭批斗。

腊月深深糍粑香(腊月初一熡炒花)(2)

炒花一般是用玉茭子熡成的,是爆米花的主打产品。大米和黄豆也能制作爆米花,小时候这两样可是稀罕之物。你想那个年代,人们连玉茭和茭子都吃不饱,那有大米和黄豆熡炒花呢?大人们都认为吃爆米花是零食,不能顶饭,属于浪费粮食哦。可大米和黄豆就是香,吃一口令人难以忘怀,余香萦绕,久久不散。我们围着熡炒花的师傅转圈,就是为了捡漏吃一口大米和黄豆熡的炒花。实际上这是很危险的,有经验的熡炒花师傅在用加力杆打开黒葫芦锅的时候,会四周观察,让小孩们躲得远远的,才放出强大的气流。

腊月深深糍粑香(腊月初一熡炒花)(3)

能吃上大米和黄豆爆米花,都是不简单的人家。记得小时候爆大米的叫奶猴,原来人家是太原人,妈妈是女知青,未婚先孕生下他,就把他寄养在我村,和我们在一起玩儿,妈妈隔些日子来看他,都会带着我们没有见过的稀罕吃的,比如油蛋蛋和草纸糕。其实,油蛋蛋现在是再普通不过的食物了,就是油炸的象指头尖一样而沾着白糖的食品;草纸糕就是现在的蛋糕。可那时候,简直就是山珍海味,奶猴给我们分上一小口,多少日子也舍不得吃。大米也是他妈从太原带来的,熡炒花的时候,'砰'的一响,带窟窿的铁丝袋子和口袋边上会漏出少许的大米炒花,我们捡几粒,解解馋,高兴地围着熡炒花师傅转圈。熡黄豆炒花的叫笨六,弟兄六个,他大哥是村里的民兵连长,背着枪在村里巡逻,我们叫巡田,可能就是保护庄稼吧。他悄悄地告诉我,黄豆是他大哥巡田时候,半夜三更偷回来的。那个年代,生产队一年给一家分上一二斤黄豆算好年景,只够过年和赶会做豆豆菜,哪有爆米花的富余豆豆。

腊月深深糍粑香(腊月初一熡炒花)(4)

熡炒花的时候,可以加适量的糖精,那个时候我们去供销社花两毛钱可以买一包,半路上还要偷偷舔一点,那个叫甜。现在人们买食品专挑没有添加过的,时代变了。过去熡炒花,能撒点糖精的是有钱人家。刚出锅的炒花,玉茭颗粒的外皮和炒花又挨又不挨,用手一拽就脱落下来了,糖精大部分都在这层皮上,我们专门抠的吃这东西,那种感觉是我们小时候对甜的唯一理解。时间久了,那层皮就变的象牛筋一样了,所以享受甜蜜就必须是在刚出锅的时候。炒花也一样,时间长了就皮了,没有了香脆的口感。聪明的村妇都会把炒花放在通风凉爽的房间,这也给我们以可乘之机,上学的时候钻进不住人的南房里偷偷抓上一把炒花藏在书包里,到学校里和小伙伴分享这唯一的美食。哪像现在的小朋友,锅巴、鸡翅、辣条,甚至还有肯德基、麦当劳,那个人身上没有几十块零钱,想吃什么就买什么。

腊月深深糍粑香(腊月初一熡炒花)(5)

熡炒花也不只有这一种方式,在家里用铁锅也能炒。你看,我们叫少花,是不是跟这种加工方式有关系。祁县人把炒菜叫少菜,少花应该就是炒花。把玉茭子放锅里加热,不停地搅动,这种加工方式就叫炒。还有更高明的炒法,就是把铁锅里盛上伏溪河的细沙,加热到一定温度,再把玉茭子放锅里,不停地搅动,这样熡出的炒花金黄酥脆,风味更加独特,尤其是这样熡出来的黄豆,是婆姨们坐月子的上佳补品。当然啦,我们小时候也有独特的熡炒花的方法,在田野拾些玉茭秆、茭秆、小杂木,用火柴点燃,把玉茭棒子、带秆的黄豆放里面,烧到啪啪作响,把火弄熄灭,从灰里捡出玉茭和黄豆就可以享受美味啦,经常把嘴、鼻头、手弄成黑乎乎的,遭受大人们的责罚,可那也乐此不彼。

腊月深深糍粑香(腊月初一熡炒花)(6)

长大了,慢慢清楚熡炒花是个技术活,也是个危险的营生。这个东西叫大炮手摇爆米花机,是的,它是个机器,美国的一档节目还专门来中国拍摄纪录片,风靡全美国。它是个压力容器,挨师傅这边有手摇把和压力表,旁边是个送风的风箱,底下是个火炉,火炉上边是最主要的黑葫芦锅,对面是葫芦锅的附属物,有容器盖和加力杆。熡炒花时,师傅用脚踩着摇杆这端,用加力杆转圈打开黑葫芦锅盖,把粮食倒进去,放火炉上边烧,同时不停转圈,以期均匀受热,黑葫芦锅的粮食受热挥发出水蒸气,不停地加热,大约五分钟,若是玉茭压力需达到九个大气压左右,若是豆类达到七个大气压,然后朝着装爆米花的口袋转过黑葫芦锅来,用加力杆打开锅盖。高温高压气体会喷涌而出,和空气摩擦发出强烈的响声,当然把香脆可口的爆米花也带进了口袋。我们小时候不知道砰的响声这么来的,经常为此争论得面红耳赤,有的说师傅的摇把有响的机关,有的说师傅的脚踩的响了,有的说锅盖上装着鞭炮,叫人来熡炒花勒。其实,它和超音速飞机发出的响声一样,是空气摩擦音。知道这些原理,你就清楚了吧,为什么师傅打开锅盖要把小孩撵走。欻地一响,七八个压强的气流喷出,那是很危险的。你可不要小看大气压,抽成真空的马德堡半球,才一个大气压,八匹马都拉不开。熡炒花的强大气流喷到人身上,肯定置人于死地。

腊月深深糍粑香(腊月初一熡炒花)(7)

砰砰的熡炒花声音响彻云霄,人们加快了迎接新春的脚步,奔向更加美好的明年!

最美祁县微信公众平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