柏林影帝第一人(首位华人柏林影帝)(1)

文|白面书誏

编辑|白面书誏

众所周知,姜文是一个“鬼才导演”,在他所导演的电影中,台词充满了隐喻,绝不是我们表面看到的那么简单。

以至于很多网友表示,电影确实挺搞笑的,但是看不懂。

柏林影帝第一人(首位华人柏林影帝)(2)

姜文和廖凡在电影《邪不压正》中曾有这么一段经典的对话:

“正经人谁写日记啊。”

“是啊。”

“你写日记吗?”

“我不写。”

“你写日记吗?”

“谁能把心里话写日记里?”

“写出来的哪能叫心里话?”

“下贱!”

柏林影帝第一人(首位华人柏林影帝)(3)

就拿这一段台词举例,明面上是在讲,正经人不会把真心话写在日记上,但事实上,他用了反讽的手法,讽刺那些写日记不写真心话的人。

柏林影帝第一人(首位华人柏林影帝)(4)

实际上,结合电影《邪不压正》的背景,我们就不难发现,其实,这段对话是在讽刺蒋介石。用反讽的手法表达他写的日记不是真心话,而是一种为他后来罪行辩解的一种工具。

柏林影帝第一人(首位华人柏林影帝)(5)

这就像是现在的娱乐圈,这样虚伪的人比比皆是。

比如在前几天的第十三届北京国际电影节开幕式上,内娱明星们的“明争暗斗”大家可谓是一饱眼福。

柏林影帝第一人(首位华人柏林影帝)(6)

不管是“C位争夺站”,还是“区别对待”这一块,内娱成功地给大家展示了一波什么叫做“人情世故”。

柏林影帝第一人(首位华人柏林影帝)(7)

这不禁让我们想起了之前黄渤对内娱的评价:

“以前在剧组里面啊,你能碰到各式各样的人,各种耍心机啊。”

“但红了之后,你身边全是好人,每个人都洋溢着一张笑脸。”

柏林影帝第一人(首位华人柏林影帝)(8)

以前刚听到这些话的时候,可能还不太明白他为什么这么说,经过这一场电影节“尔虞我诈”,好像才反应过来。

事实好像还真的就是黄渤老师说的这样,毕竟张颂文已经用自己的亲身经历证明给大家看了。

柏林影帝第一人(首位华人柏林影帝)(9)

值得一提的是,现在的内娱像张颂文这样专注于演戏,把“名与利”当作身外之物的演员已经越来越少了。

当然,廖凡就是其中之一。

柏林影帝第一人(首位华人柏林影帝)(10)

01戏比人火

闻其名,不如见其人。

你可能对他塑造的角色有着很深的印象,但是你不一定能说得上来他的名字。

还记得《邪不压正》里那个自称是“朱元璋亲孙子”的朱潜龙么?

柏林影帝第一人(首位华人柏林影帝)(11)

一句“太爷爷看哪,我就看哪”更是逗笑了多少人。

戏比人火,这就是廖凡。

柏林影帝第一人(首位华人柏林影帝)(12)

他1974年出生于湖南长沙的一个演艺世家。

如果说你不认识《雍正王朝》里的佟国维,那《走向共和》里的张之洞大家总该有些印象吧。

柏林影帝第一人(首位华人柏林影帝)(13)

没错,他们的扮演者就是廖凡的父亲,国家著名一级表演艺术家——廖丙炎。

出生在这么一个优秀的家庭,从小就跟随父亲在剧组长大的廖凡,自然也不会差到哪里去。

柏林影帝第一人(首位华人柏林影帝)(14)

果不其然,19岁的他以专业课第一的成绩考进了上海戏剧学院,和李冰冰,任泉等人成为了同班同学。

柏林影帝第一人(首位华人柏林影帝)(15)

但是吧,成绩好也并不一定都是好事,廖凡就常常因为太过“内卷”和同学们格格不入。

古板,不懂变通,没有人缘的他甚至还一度成为了同学们茶余饭后吐槽的“槽点”。

柏林影帝第一人(首位华人柏林影帝)(16)

但这些都没能影响他对于演戏的执着。

为了演好《北京深秋的故事》中的老谢,他特意地踢掉了自己的帅气的发型,自此变成了一个“地中海大叔”。

要知道那时他才二十一岁,就已经有了如此魄力。

柏林影帝第一人(首位华人柏林影帝)(17)

他心里比谁都清楚,如果接受了家里的资源,就会一辈子抬不起头,被人们贴上“啃老”的标签。

毕业后,他毅然拒绝了家里抛来的橄榄枝,独自踏上了北漂之路。

然而天无绝人之路。

柏林影帝第一人(首位华人柏林影帝)(18)

就在他前途一片黑暗的时候,柳暗花明又一村,他遇到了改变他一生的贵人——孟京辉。

他们之间的关系,就好似千里马得到了伯乐的赏识。

柏林影帝第一人(首位华人柏林影帝)(19)

“你永远不知道,你是我难以忍受的饥饿,你是我赖以呼吸的空气,你是带着阳光味道的衬衫和日复一日的梦想”。

就算那时候的演出费只有几百块钱,他也没有说过要放弃,而是津津有味地体验着表演带给他的快乐。

柏林影帝第一人(首位华人柏林影帝)(20)

因为表演对他来说就好像是一种“精神食粮”。

他在话剧团里不停地打磨自己的演技,直到1998年,廖凡参演《将爱情进行到底》。

柏林影帝第一人(首位华人柏林影帝)(21)

作为中国内地第一部偶像剧,一经播出就引起了很大的反响,拍这部戏的李亚鹏、徐静蕾等人都火出圈了,只有廖凡无人问津。

柏林影帝第一人(首位华人柏林影帝)(22)

两年后,廖凡又把握机会出演了《像雾像雨又像风》,同为剧组的演员,孙红雷、陆毅、陈坤、周迅等人都大红大紫,而廖凡却再次给大家展示了一下什么叫隐形人。

还有后面的《别了,温哥华》,更是捧红了李小冉,而廖凡还是无人问津。

柏林影帝第一人(首位华人柏林影帝)(23)

这样的情况持续了很久很久,可以说在他三十岁之前,他参演了很多戏,但是他演的戏总是戏红,人不红。

他还一度被大家贴上了“配角”的标签。

柏林影帝第一人(首位华人柏林影帝)(24)

“鲜花”总要有“绿叶”来陪衬吧,在安慰自己的同时,他也始终相信,终有一天自己一定也会成为那个聚光灯下的“鲜花”。

02不鸣则已,一鸣惊人

直到2004年,电影《绿帽子》让廖凡峰回路转,他凭借精湛的演技,获得新加坡电影节的肯定,拿下了最佳男演员奖。

柏林影帝第一人(首位华人柏林影帝)(25)

这个奖项对廖凡来说无疑是一种肯定。

一种对他演戏的肯定,这一天从毕业开始他足足等了7年。

但是这些对他来说都还不够,还远远不够。

柏林影帝第一人(首位华人柏林影帝)(26)

因为他对演戏的热爱,因为他对演戏的执着,因为他对演戏的“痴迷”。

所以,他始终相信,自己的“顶峰”不止于此。

时间来到08年,在拍摄电影《一半海水一半火焰》时,为了演好戏中那个“穷凶极恶”的不法分子,他把自己置于太阳底下暴晒,还一度减肥到“骨瘦嶙峋”。

柏林影帝第一人(首位华人柏林影帝)(27)

演戏时更是因为太过投入而导致脚趾受伤严重,行走困难。

幸运的是,勤勤恳恳地付出终于换来了回报。

柏林影帝第一人(首位华人柏林影帝)(28)

他依靠自己在剧中的精湛演技,成功提名台湾电影金马奖最佳男主角奖。

在拍摄《非诚勿扰2》的时候,为了演好那个“不人不妖”的角色,廖凡甚至专门飞到日本,学习艺伎的惯用手势和微表情。

柏林影帝第一人(首位华人柏林影帝)(29)

除此之外,他还学习了如何化妆和如何做美甲,根据同剧组的人透露,他的水平甚至都可以去做一个“美妆博主”了。

他凭借“整容式”的演技成功地给大家展示了一个完全“陌生”的廖凡。

演什么像什么,“一人千面”这就是廖凡。

柏林影帝第一人(首位华人柏林影帝)(30)

对于演戏,他主打的就是一个真实。

在拍摄《建党伟业》的时候,他不止一次地从马背上摔下来,但他仍然坚持不用替身,最严重的一次直接陷入了昏迷,被紧急送往了医院,肩膀植入了12根钢钉。

柏林影帝第一人(首位华人柏林影帝)(31)

不管是一直以来的不温不火,还是拍戏时的受苦受累,他对于“演戏”的中心思想从来都没有滑坡。

直到医生告知他,因为自己的伤势过于严重,两年之内不能有剧烈动作的时候,他绷不住了,他开始质疑自己的演技,质疑自己的能力。

柏林影帝第一人(首位华人柏林影帝)(32)

就在他正处于人生低谷期的这一段时间,刁亦男的出现好像就是黑暗里的一束光,给他指明了前进的方向。

他给廖凡带来了《白日焰火》的剧本,初看剧本的廖凡直接被“张自力”这个角色所吸引,就好像是为他量身打造的一般。

柏林影帝第一人(首位华人柏林影帝)(33)

“张自力”的出现,无疑是治愈他“伤痛”的一剂“良药”。

为了演好那个“一失足成千古恨”的“张自力”,电影开拍数月前,他就开始进入了“状态”。

那种因自己的错误而葬送了队友生命的状态。

柏林影帝第一人(首位华人柏林影帝)(34)

萎靡不振的他一天好几包烟,酒瓶子不离身,从白天喝到晚上……“堕落”的样子让人心疼。

但是,“大业未成,同志仍需努力。”

影片中,在那个寒风凛冽的街头,醉意朦胧的张自力,无力地倚靠在墙边……

柏林影帝第一人(首位华人柏林影帝)(35)

好不容易有个路人过来帮忙,反而还把他的摩托车骑走了,看着眼前这个混蛋离去,他却什么也做不了。

此时此刻,无助的张自力就好像廖凡本人,想必后来无奈地放声痛哭,也是他内心最真实的写照吧。

柏林影帝第一人(首位华人柏林影帝)(36)

演戏的最高境界无疑是与角色融为一体吧,而他做到了,此时的他就是“张自力”,“张自力”就是他。

凭借这部电影,廖凡获得了柏林国际电影节的金熊和银熊奖,成为第64届柏林电影节影帝,值得一提的是,他是史上首位斩获双熊奖的华人演员。

柏林影帝第一人(首位华人柏林影帝)(37)

廖凡用事实证明,付出终究是有回报的,只是来的晚了而已。

站在领奖台上的他,激动地说道:“这是我40岁最好的生日礼物。”

是啊,这一天他等得太久了,从毕业至今已经过去了17年,

柏林影帝第一人(首位华人柏林影帝)(38)

但是他做到了。

不鸣则已,一鸣惊人,这就是廖凡,一位大器晚成的影帝。

对此,你有哪些看法呢?

#看完记得关注@白面书誏

#图片来源网络 侵删

柏林影帝第一人(首位华人柏林影帝)(3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