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人类认识的两个飞跃(上),下面我们就来说一说关于实践是认识的出发点和归宿?我们一起去了解并探讨一下这个问题吧!

实践是认识的出发点和归宿(又从认识到实践)

实践是认识的出发点和归宿

二、人类认识的两个飞跃(上)

——从化学元素周期表的诞生看人的认识过程

在俄国化学家门捷列夫(Mendeleev,1834—1907年)发现元素周期表之前,人们就发现了化学元素,但尚未弄清各种化学元素之间的关系。人们所获得的化学知识是非常零散的,远未达到系统化、理论化的完善程度。1829年,德国化学家段柏莱纳(Dobereiner,1780—1849年)发现了三元素组。锂钠钾、氯溴碘等性质相似,排在中间的元素原子量正好是另外两种元素原子量的1/2。段柏莱纳的这一发现,促使化学家们开始关注元素和原子量之间的关系问题。1866年,英国的纽兰兹(Newlands,1837—1898年)把化学元素按原子量大小排列起来,发现第一个元素与第九个元素性质相似,第二个元素与第十个元素性质相似。也就是说,每隔八个元素,就出现性质相似的元素,这就是所谓的八音律。纽兰兹的发现,已经十分接近对化学元素周期的规律性认识了。1869年,门捷列夫把原子量这一永久伴随元素不变的量作为元素列队编序的基础,把当时已经发现的63种元素逐一排队,并给没有发现的元素预留了位置,又纠正了近十个元素的原子量,还建议重新精确测定另外几个元素的原子量,从而列出了最初的元素周期表。1869年2月17日,他正式编写出了第一张化学元素周期表。1875年,法国化学家布瓦博得朗(Boisbaudran,1838—1912年)用光谱分析法发现了“镓”,与门捷列夫四年前的预言惊人的一致。门捷列夫还指出该元素的比重应是5.9—6.0,而不是4.7。布瓦博得朗经过重新测定,证实了门捷列夫的预言。门捷列夫所预言的11种未知元素,后来全部被找到了。门捷列夫之所以能够发现化学元素周期律,是因为他在科学概括化学研究的经验材料的基础上,深刻揭示了化学元素间的内在联系,由凌乱的、表面的、片断的认识,上升到系统的、本质的、全面的认识;尔后的化学家陆续发现了此前未知的化学元素,是运用元素周期表所体现的各种化学元素相互联系、制约的思想指导科学实践的生动例证。化学元素周期表的诞生和完善,是人类认识不断深化飞跃的实际案例。

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坚持从物到感觉和思想的唯物主义反映论立场,主张人的认识是以实践为基础的能动的辩证的发展过程。

列宁说:“从生动的直观到抽象的思维,并从抽象的思维到实践,这就是认识真理、认识客观实在的辩证途径。”毛泽东在《实践论》中发展和深化了列宁这一思想,认为人的认识是一个由实践到理论,再由理论到实践的辩证发展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人的认识发生“两个飞跃”,即在实践的基础上由感性认识而能动地发展到理性认识,又从理性认识而能动地指导革命实践。

认识的第一次飞跃是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

人们在实践过程中,开始只是看到事物的现象、片面和外部联系,这就是感性认识。而随着社会实践的继续,引起感觉和印象的东西反复出现,就促使人们思考事物、现象、过程之间的内在联系,形成对于事物的本质、全体和内部联系的认识,这就是理性认识。认识的真正任务,就是实现从感性到理性的飞跃,认识本质,通观全体,发现内部联系,把握客观规律。要实现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飞跃,第一,必须通过实践获得丰富而不是零碎的、合于实际的而不是主观臆造的感觉材料;第二,必须对于感觉材料进行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改造制作功夫,形成概念和理论系统,从而获得对于事物的本质和规律的认识。梁启超(1873—1929年)在《自由书·慧观》中说:“学莫要于善观。善观者,观滴水而知大海,观一指而知全身,不以其所已知蔽其所未知,而常以其所已知推其所未知,是之谓慧观。”这里都是讲认识的深化飞跃。

为什么只有形成了概念和理论的系统,才能认识事物的本质和规律?这是因为,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具有多方面、多层次的规定性,只有把握客观事物诸多方面和诸多层次的规定性,把握客观事物的内在联系,才能由理论的抽象上升到理论的具体,由现象深入到本质,从而以系统而完备的理论形态,全面把握客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世界是一张普遍联系的网,反映事物本质属性的一个个概念就是网上的纽结,反映世界普遍联系之网的理论是由许多概念纽结构成的,概念的系统化则是对世界普遍联系本质的深化认识。

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是辩证统一的。理性认识以感性认识为前提,感性认识以理性认识为归结;感性认识中有理性认识的萌芽、元素,渗透着理性认识;理性认识涵纳着感性认识,是感性认识的整合与提升、深化。一方面,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理性认识之所以可靠,正是由于它来源于感性,一切真知都是从直接经验发源的。坚持这一观点,就坚持了认识论问题上的唯物论。另一方面,感性认识有待于发展到理性认识。人的认识只有从感性上升到理性,才能把握事物的内部联系和规律性。承认感性认识有待于发展到理性认识,就坚持了认识论问题上的辩证法。

黑格尔(Hegel,1770—1831年)说:“老人讲的那些宗教真理,虽然小孩也会讲,可是对于老人来说,这些宗教真理包含着他全部生活的意义。即使这小孩也懂宗教的内容,可是对他来说,在这个宗教真理之外,还存在着全部生活和整个世界。”同一句格言,从一个饱经风霜的老人嘴里说出来,和从一个未谙世事的孩童嘴里说出来,含义是根本不同的。因为一个老人口中的格言浸透了无数的人世沧桑和丰富的生活体验。电影《我这一辈子》中的那位旧中国的老警察,穷困潦倒之时长叹道:“我这一辈子”,其中所包含的酸甜苦辣、人生悲凉,自不待说。可一个孩子鹦鹉学舌地也说这样一句话,会让人不禁失笑。当理论饱含了人生的体验,并达到一种澄明的境界,才能真正体现出理论理性的精深博大和内在力量。真正掌握宇宙社会人生的真理与智慧,不仅需要理性的慎思明辨,更需要感性的躬行践履。同时,感性也不能停滞不前,还要深化、拓展、提升。因为,只有理解了的东西,才能更深刻地感知它。

唯理论否认感性认识而重视理性认识,只承认理性的实在性,不承认经验的实在性;经验论则忽视理性认识而只重视感性认识,只承认经验的实在性,否认理性的实在性。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是实际工作中的唯理论和经验论,二者都属于主观主义。教条主义不懂得要根据中国的实际来运用马克思主义,拒绝研究中国实际和中国革命的经验,把马克思主义变成了僵死的、一成不变的、可以机械套用的教条。经验主义则是轻视理论,拒绝正确理论的指导,满足于一孔之见和一得之功,把局部经验当成普遍真理,也只能导致革命的失败。有鉴于此,有书本知识的人向实际方面发展,向实际学习,然后才可以不停止在书本上,才可以不犯教条主义的错误。有工作经验的人,要向理论方面学习,要认真读书,然后才可以使经验带上条理性、综合性,上升成理论,然后才可以不把局部经验误认为即是普遍真理,才可不犯经验主义的错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