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国有四大传统节日,分别是春节、清明、端午和中秋。其中的端午可是一个很传统的节日。五月初五的端午节更被列为了法定假日。那么端午到底有着怎样的来历呢?这里面有什么有趣的习俗吗?
端午的真实由来——
端午是我国传统的节日,在我国它可是第二个盛大的节日啊。过完了春节,人们恐怕盼得最多的就是端午了。那么端午又是怎样来的呢?
说到端午,这里面的传说可还不少呢。但流传最广的还是“纪念屈原”。
屈原是战国后期的楚国人,他还是贵族出身呢。屈原年轻的时候就显示出了高人的才能,一直做到“左徒”,这地位仅次于宰相。当时秦国野心勃勃,企图一统六国,屈原已经看出当时的形势了,于是他就对楚王进言说,楚国应当同东方的齐国结盟,联合两家共同的实力才能对抗强秦。但是楚王却听信了旁边谗臣的话,决定不得罪秦国,而且还把屈原夺权流放了。而后,在没有屈原的情况下,楚王竟然做出了更糊涂的决定,他同齐国断交,还前去秦国准备与秦结盟。屈原得知后,不顾性命地闯进楚宫,想要阻止这一切,可楚王哪能听得进去忠言,结果被扣留在了秦国,落了个客死异乡的下场。后来即位的顷襄王竟还厚颜无耻地叫秦王为岳父。但战争始终还是来了,公元前278年,楚都被秦军占领,整个楚国即将灭亡,而朝廷权贵们就只顾自己逃生。屈原听到国都沦陷,国家即将覆灭,深感自己也没能力挽回一切,随着逃亡的人流奔向南方。心力憔悴的他最终到了汨罗江,就再也不走了。
他来到这里写下了《怀沙》,并且大声朗诵,引来了很多行人驻足观看。大家一看,眼前的疯癫之人,不正是三闯大夫屈原嘛。只见屈原诵读《怀沙》后,抱起一块大石便投向江中。众人本想救屈原,可是水势太大了,周围人纷纷驾船想把屈大夫的尸身抢回来,一时间汨罗江上的船只无数,场面非常壮观,但还是没能捞起屈原的尸身。这一日正是五月初五,于是从此之后,人们便在每年五月初五划龙舟、吃粽子,以纪念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
但也有人说,端午节的由来是同伍子胥有关的。伍子胥当年从楚国来到吴国后,训练吴国军队,最后帮吴王称霸中原,可后来因为听信谗言,吴王就把伍子胥给赐死了。而后将他的尸身装进了皮革袋中投进了钱塘江。从此钱塘江经常巨浪滔天,人们说这是伍子胥的鬼魂在作怪。后来伍子胥的女儿到大浪中为父亲拜祭,人们都为她的孝心所感动,便陪她一起在每年五月初五驾船拜祭,这样便有了端午。
据后世学者考证,端午却是起源于吴越一带,古代的吴越百姓崇敬龙,每年的五月初五都会办盛大的祭祀活动,还往江中投掷竹筒,而竹筒内是要放进食物的,以此来孝敬龙王爷。此后便成了一种习俗流传下来。
端午的习俗——
端午节是很盛大的节日,这一天南方的百姓常常赛龙舟、吃粽子、喝雄黄酒。这端午的习俗可还真不少呢。
为了纪念屈原,人们在这一天要赛龙舟,而一直到了了唐代,赛龙舟才真正得到重视,而且得到了政府的支持。所谓“龙舟”,就是船头绘上龙头,船尾雕刻龙尾,这样从远处看去就像是一条龙,据说这是为了能够吓退江中的虾兵蟹将,从而保护屈原的尸身。在赛龙舟的时候,人们的龙舟都是彩舟,岸上要按节奏击鼓,所有龙舟一起向前驶去,大家争先恐后,场面异常壮观。到了宋朝,仕龙舟上,更有指挥者出现,在前面摇旗呐喊,所有龙舟以夺取锦标为目的。热闹的场面令人神往。时至今日,南方仍然有赛龙舟的肚景,那场面不次于古人所描绘的。
237
除了运动,在端午这一天,大家都要吃粽子。据说,吃粽子在秦汉时期并没有什么太大的意义,到了魏晋时期,人们才把粽子和屈原联系到了一起,当时的人讲屈原投江后,大鱼都想吃他的尸
体,岸上的百姓为了保护忠臣的尸身不受伤害,就往江里投裹着食
物的竹简、树叶,这样在民间便出现了“为屈原吃粽子”的说法。
后来粽子竟成了我国传统的美食之一,更具有着独特的民间文化。当然关于端午的习俗和传说还有很多,不过最重要的就是,在这个传统节日中,凝聚了人们对生活美好的期望。
大事记:在汉代、民间就出现了吃棕子的习俗,不过那时吃粽子是为了驱赶瘟疫。
小百科:正月何来?
农历的第一个月我们称之为正月、在古代、王朝改变了,这月份的次序也得跟着变。所以这改后的第一个月份就是“正”月、意思就是改正的月份,在皇帝们看来,他们做天下是居于正位、那12个月自然也要正次序,于是便有了正月,后来民间习懂了把农历的起始月称为“正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