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身心状态其实都受遗传、生物、社会、心理等因素的共同影响,下面我们就来说一说关于我们应该怎样正确应对学习压力?我们一起去了解并探讨一下这个问题吧!

我们应该怎样正确应对学习压力(如何缓解学习压力和工作压力)

我们应该怎样正确应对学习压力

人的身心状态其实都受遗传、生物、社会、心理等因素的共同影响。

遗传因素和生物因素基本属于个人无法改变的。作为普通人影响社会因素的力量也相对有限。所以我们仅从个人可以尽力做出最大调整的心理因素中比较普遍的一个角度来理解孩子的学习压力是怎么来的。

孩子感受到过于沉重的学习压力往往和父母的教养方式关系密切。很多父母会感到非常冤枉,认为自己从没要求孩子学习成绩必须优异,从没给过孩子学习压力,是孩子自己给自己压力。那么孩子又为什么会自己给自己压力呢?

重要的可能原因之一是亲子之间的沟通方式使孩子产生一种感觉,即父母对自己的爱是有条件的。条件是什么呢?就是自己的学业要优秀。比如当孩子考好时,父母欢欣雀跃;而当个孩子没考好时父母唉声叹气。又比如当孩子考好时,父母奖励孩子好吃好玩;而当孩子没考好时父母对孩子不理不睬……

身教重于言教。或许当孩子考试成绩不理想时父母并不曾打骂孩子;但是作为极度敏感、极度渴望父母关爱的孩子们还是会从家长们表情神态、语音语调、言谈举止,从父母对待自己的态度的差异,感受到如果学业成绩不优秀,父母对自己的爱可能会减少甚至失去。这必然令孩子们产生极大的恐慌和压力。

孩子们也会因此内化了父母内心深处的价值观,也会误以为学习好能考上大学是此生幸福的唯一出路。学习成绩一旦不好,则一切都毁了、人生将变得糟糕至极。但实际上条条大路通罗马。比如当前的高考,对于普通百姓乃至寒门弟子而言,确实是改变命运、过自己想要的人生的相对公平又最便捷的出路。但是这也确实并非过自己想要人生的唯一出路。即使高考失利,仍有复读、接受职业教育、自学等等很多出路。这些路相对于通过上大学去接近自己的人生目标显然更加辛苦,但也仅仅是更加辛苦而已。相信孩子们有意志、有能力为了实现自己的目标而努力。

孩子的学习压力,延伸至工作后就变身成工作压力,继续深远影响孩子的信心、希望、社会适应能力、创造力、为实现目标而努力的意志、情绪稳定性、精神状态、身体健康等等方方面面。

当然造成每个个体重大学习压力或者工作压力的心理因素都可能很独特、很复杂、很深层,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保持觉察、及时反思、及时沟通、耐心调节,会大有裨益。必要时寻找专业帮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