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编歌曲,向来存在风险。但在原则上要尊重原创,创新之外,丰富内涵才具意义。

不知何时起,为了流量而博眼球,很多博主选择改编经典歌曲来赚取看点。但低廉的网风感,不仅与传承文化背道而驰,更是将“毁经典”狠狠打在了公屏上。

近日,一名网红音乐博主“小潘潘”因为魔改了黄梅戏中的《女驸马》片段,被推上舆论的风口浪尖。

或许你对这个名字较为陌生,但提起网络神曲《学猫叫》,曾经掀起全网高潮的神作,原唱就是小潘潘。

改编本身没有错,而刻意曲解原创以此赚取流量,才是原罪。

01

轻佻的调式,过于花哨的唱腔,小潘潘这首改编版“黄梅戏”,一经发出,便引起了巨大争议。一边有很多网友表示难以接受,但这则视频一边却又爆红。

引发舆论发酵的因素(何以引起舆论热潮)(1)

其实小潘潘的改编,严格意义上并不能算戏曲,而是翻唱。她翻唱的是另外一位网络歌手慕容晓晓的歌曲《黄梅戏》。

原版《女驸马》黄梅戏选段来自同名戏曲电影,由黄梅戏表演艺术家严凤英老师领衔主演。阐述了冯素贞为救丈夫女扮男装,中考状元被招驸马的故事。

而黄梅戏本身,唱腔淳朴流畅,以明快抒情见长,且具有丰富的表现力,表演质朴细致,以真实活泼著称。并且它与京剧、越剧、评剧、豫剧并称为中国五大戏曲剧种。

这样的经典名篇,加之用丰富的黄梅戏演绎,宣扬女性力量,原版堪称是艺术品。

并且,该唱段多次登上春晚的舞台,尽管名字大家相对陌生,但却是大众脑海中较为熟悉的一段旋律。

2010年,慕容晓晓在其专辑《爱情买卖》中收录了歌曲《黄梅戏》,融入了部分《女驸马》的唱段。

慕容晓晓版《黄梅戏》这首歌不仅加入的流行音乐的潮流,也尊重了传统戏曲的基本唱法,可以说是一次比较完美的创新。

引发舆论发酵的因素(何以引起舆论热潮)(2)

小潘潘则正是翻唱了慕容晓晓版。但内容上既没有保留戏曲原味,也没有在内容上进行创新,反而听众们的直观感受却是“变了味”。

引发舆论发酵的因素(何以引起舆论热潮)(3)

央视电影频道通过抖音平台不仅发出原版黄梅戏《女驸马》视频,还配文:“百听不厌”。疑似内涵小潘潘的翻唱版。

事件持续发酵,目前引发争议的视频已经无法观看。但先前引发的热度和舆论却难以平息,而借由此次事件,也引发了听众们对于流量与魔改的深度思考。

02

何为成功改编?

原曲过于经典的作品,实际上是很难改编的。

第一要尊重原作,第二要有所突破。但很明显的是,小潘潘这一版,两者都不符合。故此,也才会出现如此激烈的反对声。

甚至出现了#这是正宗的黄梅戏吗# 这样的话题。而这一带有质疑意味的词条也随即登上抖音热榜,对传统文化的改编到底应该在何尺度也成为网友热议的焦点。

有不少网友喊话“改编不是乱编”、“这样是对传统曲艺文化的不尊重”;

同时也有持反对意见的网友认为,“小潘潘的翻唱使更多年轻人对黄梅戏有了了解”。

可多数人依然持反对观点,毕竟这种演绎方式本质上的确有些不宜。

对于不能接受这种演绎方式的听众,甚至有不少具有戏曲专业背景的音乐人,在短频频平台上以传统戏腔的演唱方式力图为黄梅戏正名。

在这些曲艺音乐人的视频评论区,留下了不少“洗耳朵” 的留言、由此可见,网友们并不是完全不接受传统戏曲的改编,而是在于改编的内容是否高质。

像是改编磨灭了原曲的气节和韵味的作品,并不能符合广大听众的民意。

改编是一门技术活,好作品更是倾注了创作者与改编者的心血。经典也可以改编,其实舞台上也不乏改编佳作。

曾经在《乐队的夏天》舞台上,野孩子面对国风改编的题码,坚持没有选用节目给出的歌单,而是选了一首他们心中的国风《竹枝词》,由此还让人们看到国风概念的广阔。

再者如这首《我和我的祖国》,歌词成功地将宏大的家国叙事和中国文化中深厚的乡土情结联系在了一起,是无数华夏儿女心中的圣歌。

但王菲曾改编翻唱过这首歌,与众多中气十足的版本相悖,空灵柔性的嗓音唱出了另一番韵味,并以一种隐喻的拟人的方式,将祖国化为了温情脉脉的“母亲”。

再者如谭维维曾改编西游记主题歌《敢问路在何方》,抛开当时的版权问题,但在旋律上,也让人眼前一亮。

经典并非不可重塑,甚至在原则上包容、鼓励对各种经典艺术作品的改编,毕竟经典作品可以经由新的演绎而不断获得生命力,能拉近人们与当代生活遥远的艺术作品的距离。

但是,一些像是打着“改编经典” 、“传承经典” 口号,却做着赚取眼球的行为,最后收到的,只剩唾弃而非赞美。

引发舆论发酵的因素(何以引起舆论热潮)(4)

03

流量没有底线

经典被魔改,并非一日之事。那些记忆中深刻的旋律,被毫无灵魂地改革之后,只剩魔性洗脑的音符后,尽管博得了关注,可对经典的亵渎,却很难被大众原谅。

近些年来,一直有不少魔改歌曲。

例如很多网红把《世上只有妈妈好》、《让我们荡起双桨》这些我们儿时的经典,耳熟能详的旋律篡改,以成人化的音色、向“社会摇”的曲风贴近。

再者如曾在网络上掀起舆论战的《一块红布》。平均15岁年龄的某少年团改编崔健这首感动几代人的作品,近乎受到了全网的批判。

《一块红布》诞生于90年代初期,经济飞速发展,人们也开始逐渐内省,对于精神的探索愈发紧要。在这样一个时代背景下作品,崔健唱出了无数人对自由精神的呐喊。

引发舆论发酵的因素(何以引起舆论热潮)(5)

电子舞曲的改编,本身失去了时代的韵味。再经由没有太多生活阅历的少年们的演绎,很难表达出歌曲背后的深意,最终只剩下了“听不到任何感情”的批评。

这些魔改,除了损害原版的创作魅力,似乎没有任何益处。

但是这些不合时宜的改编,却偏偏因符合人们“猎奇”心理,而迅速走红。甚至有人看好了这一机制,刻意去向流量靠拢,从而引发了一系列连锁效应。

流量本身不是原罪,它可以让真正的好作品传播到更多观众的视线中。甚至艺术的发展和进步也将变得更高效。

可如果用到了对立面,则完全变成另一局面。

就像是此次事件的小潘潘,她在抖音短视频平台坐拥六百万粉丝,影响力不言而喻。不管网友的评价是好是坏,但这首改编却真实地为其带来了一波流量。

曾经的《学猫叫》,就掌握了“流量密码”,音乐有审美,那么也存在审丑。网络歌曲横行、口水歌泛滥,没有下限的流量,也让真正的艺术与大众渐行渐远。

但如今的人们之所以因为流量而愤怒,也是因为流量属于那些音乐生产“流水线”的商业化歌曲。

推崇传统文化是好事,但与此同时更要尊重艺术,如果只将其当成获利的来源,那么最终,热度消散,也只剩无尽的嘲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