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宁南山又是一年过去了,2017已经对我们挥手说再见,下面我们就来说一说关于全球产业规模排名?我们一起去了解并探讨一下这个问题吧!

全球产业规模排名(深入西方产业核心)

全球产业规模排名

作者:宁南山

又是一年过去了,2017已经对我们挥手说再见。

我不知道我的20万读者这一年过的怎么样,希望各位在2017年都收入上涨了,存款增加了,总之过的比2016年更好。

在2017年即将过去的今天,我们还是聊聊我们国家和世界在2017年的一些变化趋势。

这个世界在2017年的变化趋势没有变,那就是中美依旧领跑全世界,印度经济体量稳步上升,韩国保持快速增长, 欧洲日本总体颓势存储器研发和制造基地的快速建设推进,以及32层NAND FLASH产品研发成功。中芯国际最先进的28纳米制程占营收的比例从2016年Q4的3.5%提高到了2017年第三季度的8.8%,

但是中芯国际今年的增速并不快,原因还是遇到了28纳米的高端制程瓶颈,希望梁孟松的到来能够加速中芯的技术攻关。

当然国产制造发展的另一个意义就是不断带动国产半导体设备商的进步,2017年长江存储就购买了北方华创的氧化炉,PVD和刻蚀机用于产线。

同时2017年11月,首台国产8英寸金属刻蚀机以及首台国产200mm CMP(化学机械抛光机)也首次在中芯国际产线部署验证,实现零的突破。

制造芯片使用的硅片,被日本信越,日本SUMCO,台湾环球,德国Siltronic,韩国SK Siltronic物价垄断了98%的份额,其中日本的两家占了全球60%。

尤其是12英寸的硅片,处于供不应求的局面,上海新昇半导体目前是国内唯一的大尺寸硅片制造商,2017年第二季度开始小批量试产,其大硅片产品在中芯国际验证测试进展顺利,上海新昇大硅片计划于2018年6月底达到一期月产15万片12英寸硅片的目标。

另外还有数家中国公司大举进入硅片制造领域,预计几年内日本等国家在该领域的绝对垄断将被逐渐打破,他们又将逐渐丧失一个市场。

集成电路制造,生产设备制造和材料是精密制造的最上游,中国在稳步的实现突破。

在芯片领域,2017年汇顶科技在指纹识别芯片领域实现了对瑞典FPC的超越,成为全球第一,这是少有的中国国产设计芯片在商业消费电子市场占领全球第一的案例。

汇顶科技也凭借着在单一细分市场的称霸一举进入中国芯片设计十强。

另外一个惊喜是寒武纪,全球第一家AI芯片设计独角兽公司,指令集自主化,已经搭载到了2017年10月上市的华为mate10上进行销售,寒武纪要抓紧布局早的优势,和中国厂家抱团合作,组成兵团提前占领生态,如果成功后来者就很难撼动位置。

另外,2017年9月中国资本把全球三大移动GPU企业之一,苹果的GPU设计供应商的Imagination买下来了。该公司是和高通,ARM三分天下的移动GPU芯片设计公司,也就是你手机和平板电脑里面的图形处理芯片。不过目前中国资本尚未找到合适的中国科技公司对其进行技术吸收和转移。

从下图可以看出,我国芯片设计企业销售过亿元企业从2016年的161家增长到到191家左右,来自魏少军教授。不过中国芯片企业人员规模过千人的只有16家,可见还有很大的增长潜力。

第三个是能源行业的进步

我在之前的文章里面说过,如果盘点全球的千亿美元公司,会发现西方或者说发达国家最大的三根支柱:能源,ICT和汽车。

在能源方面,我国引进美国最先进的AP1000第三代核电技术通过吸收消化进行再自主开发的自主化CAP1400核电技术,于2017年12月14日通过“CAP1400关键技术设计技术研究”课题验收。

该项目于2011年立项,历时六年时间,攻克总共77项关键验收技术,

其中有2项(非能动安全壳冷却系统水分配与设计,大型液压阻尼器性能分析台)达到领先世界水平,有20项(核电站结构隔震闭锁装置等)技术是国内从来没有过的突破性技术。

另外一个是天然气水合物,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可燃冰,2017年11月,我国将其列为我国第173个矿种。可燃冰不只是存在于海底,也存在于陆地,

中国地质调查局,首次发现海域天然气水合物为2007年6月,产地南海神狐海域

中国首次发现陆域天然气水合物为2008年11月,产地青海祁连山

国土资源部矿产资源储量司司长鞠建华11月16日在新闻发布会上说,

我国在海域和陆域均实现可燃冰找矿突破和试采成功。

尤其是首次在南海神狐海域成功实施试采,取得理论、技术、工程、装备自主创新,实现历史性突破,向产业化迈出关键一步,

2017年5月-7月在南海神狐海域进行的试采,创造了产气时长和总量的世界纪录。天然气水合物试开采连续试气点火60天,累计产气30.9万立方米,平均日产5151立方米,甲烷含量最高达99.5%。

第四个是国产汽车的稳步推进

从下图可以看出,自主品牌汽车的份额

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统计分析,2017年1-11月,中国品牌乘用车共销售957.90万辆,同比增长3.54%;占乘用车销售总量的43.36%,占有率比上年同期提升0.69个百分点。

德系、日系、美系、韩系和法系乘用车分别销售444.85万辆、382.82万辆、270.81万辆、96.93万辆和39.99万辆,分别占乘用车销售总量的20.14%、17.33%、12.26%、4.39%和1.81%。与上年同期相比,韩系和法系销量呈较快下降,其他外国品牌均呈增长。

我们可以很清楚的看到,自主品牌的份额上升伴随的是韩系和法系汽车份额的下降,自主品牌的竞争力在不断上探。不仅国产销售量的份额在上升,国产品牌单价也在不断提升。

当然,自主品牌也存在问题:

一个是逐渐开始分化,优质自主在逐渐脱颖而出增速惊人,而有的自主品牌则发展缓慢。

其次是自主品牌在轿车领域的表现明显弱于在SUV领域的表现,在轿车领域明显需要加强。

自主品牌汽车的进步,还需要艰苦卓绝的努力。

总的来说,在发达国家最大的三个产业:能源,汽车,ICT(包括半导体,电子),我国都在不断实现推进。

尤其是将这三个产业联系在一起的电动汽车产业,我国发展速度明显快于其他国家。

美国的页岩气革命沉重打击了全世界的产油国。

而电动汽车的出现,对能源,汽车和ICT三个产业都将产生重大的甚至是颠覆性的影响。

在三大产业之外,发达国家还有一些强大的产业,比如航空航天,医疗制药,仪器仪表。

我们科研和实验室,以及工厂,政府使用的各种仪器仪表,还大量需要进口;

我们医院的高端治疗设备和耗材,也非常依赖进口产品,世界医疗器械巨头的营收规模,我们的企业还不可企及,在体量上存在着10倍以上的差距。

我们的喷气式民航客机,2017年才交付了两架ARJ21,才仅仅是实现突破。

但是总的来说,国产的份额都在不断上升。例如国产医疗设备三巨头之一的鱼跃医疗,2017年前三季度营收增速达到35%。

三巨头的另外一家,上海联影科技公司,2017年8月,该公司的96环光导PET-CT在日本爱知县名古屋市藤田保健卫生大学医院举行揭牌仪式,中国高端医疗设备首次进入日本市场。

爱知县名古屋市的藤田保健卫生大学医院拥有五层楼的放射线中心,是全日本最大的单体医院。

2017年8月25日,日本最高规格核医学学术会议——PET研讨会在奈良召开。期间,藤田保健卫生大学医院放射科主任外山宏教授向全场专家介绍了联影PET-CT的使用心得,谈及图像,赞不绝口,称“你一看就知道图像有多细腻”。

PET-CT是癌症早筛必不可少的利器,联影的PET-CT设备推出后,在中国市场迅速份额上升到第一位。下图为联影2017年部署在藤田保健卫生大学医院的96环光导PET-CT设备,这是中国高端医疗设备历史性的突破。

同样的还有我们的仪器仪表,2017年1-9月,中国仪器仪表产业收入增长14.47%,利润增长25.5%,保持了快速增长态势。

就举一个简单的例子,工业和科研显微镜,以前是几乎都需要进口的,浙江舜宇光学由于受益于国产智能手机的爆发,迅速成长为百亿营收公司,并且把自己的光学能力延伸到了工业显微镜领域,例如可应用于医疗教育领域可进行色温调节的LED显微镜光源系统,应用于生命科学领域最大变倍比的连续变倍体显微镜等,逐渐开始进口替代。

2017年上半年舜宇光学在此方面销售额已经达到1.22亿人民币。

在2017年,我们实现了一个超越,在技术方面反应技术应用活跃程度的PCT国际专利申请量,中国在2017年4月当月的月度申请量超过了日本,跃居世界第二,这之后每个月的申请量都高于日本。因此事实上我们已经超过了日本。

当然如果看整年的数据,还是比日本低,那是因为一季度申请的专利数比较少。随着中国企业越来越重视国际专利申请,预计我国PCT国际专利申请量还会继续大幅上升,来开与日本的差距。

在2017年,我国进口工业品的前十位:集成电路,汽车及其零部件,仪器仪表,初级塑料,显示面板,计算机零部件,铜制品,医药品,飞机和航空器,电子元器件。

除了初级塑料和铜制品这种依赖原料的中低端工业品以外,其他八种国产全部实现份额提升。

由于统一去产能的拉动,我国今年净利润过百亿人民币的钢铁集团将会有四家,而中国以外能达到百亿人民币净利润的钢企,2017年预计只有一两家。中国最大的宝武钢铁集团,2017年能实现单月2亿美元净利润。

这背后是千千万万的中国人聪明而勤奋工作的结果。

从普通中国人的角度来说,我们要意识到我们现在在经历的每一天都是大时代,官方说2035年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基本实现现代化,这个意思是2035年迈入发达国家行列。

比起原计划提前了15年,而且基本确定还会进一步提前。

实际上,由于我国特殊的体量,在成为发达国家之前就会超过美国成为世界经济第一大国。

这一天在2023年-2025年,即使是2025年,距离今天也只有7年的时间了,当中国的经济总量正式超过美国,并且还在以远快于美国的速度增长甩开美国的时候,国民的心态会逐渐发生巨大的变化,具体是说是在向强者和自信的方向变化。

我们要知道一个事实,我们在完成人类从来没有完成过的事业,没有任何一个国家在成为世界第一大工业国以后还会以全球遥遥领先的最快速度增长,2010年中国超过美国成为世界第一大工业国,最近七年我们保持了7%以上的增速,对于这么大的体量上实现这么高的增速,这是任何其他国家不可企及的奇迹。

也从来没有一个国家能够在超过十万亿美元的巨大经济体量上还能保持接近7%的增速,中国在2016年11.2万亿美元经济总量的基础上2017年还增长了6.9%左右,

美国在11.2万亿美元的时间是在2003年,那年美国经济增长率只有2.8%而除了中美,2017年全球还没有任何一个国家GDP超过5万亿美元。

从发达国家的角度来说,他们总体是处于守势,如果说一个个产业是一座座山的话,

发达国家就是在守山顶,他们本来可以躺在山顶舒舒服服的看风景,朝山下一看,绝大部分人或者是因为恐惧于登山的难度,或者是因为缺乏有效的组织,或者是因为不敌懒惰的诱惑而在山脚逡巡不前,所以发达国家国民可以放心的喝咖啡,度假和晒太阳,而每天只需工作五六个小时。

但是他们却发现,在ICT,能源,汽车,医疗器械,制药,仪器仪表,工程机械, 航空航天,电子元器件…..每一座山的山下,都有一支飘扬着五星红旗的队伍在日夜不停的不断奋力向上攀爬,哪怕是通往顶峰没有道路只有悬崖峭壁。

这些队伍里的每一个人,都有数千年历史和文明带来的天生骄傲,他们不能容忍被别人俯视,不甘心居于人下的位置。他们对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有着强烈的野心,对山顶的无限风光充满着极度的渴望。“充满鲜花的世界到底在哪里,如果它真的存在那么我一定会去”。

这些队伍有一个共同的名字,中国。

本文源自格隆汇

更多精彩资讯,请来金融界网站(www.jrj.com.c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