潇湘驿是永州的官方码头,也称为湘口馆,又称湘口关、湘口驿、湘口步、潇湘渡、湘口津、湘口镇,元代则称湘口赤站。 湘口馆遗址,在零陵蘋岛潇水与湘水合流处,潇水东岸,与古城同处一侧。 “馆”为驿馆之意,又称邮驿,即官府设立的驿站。 到了明代,湘口馆、湘口站改称湘口驿,又称湘口递运所,设有湘口关、湘口渡,湘口渡又称湘口津。其地称为湘口镇,又称潇湘镇。

从永州古城出潇湘门,沿江有青石板铺建的官道与湘口馆相连,途经怀素塔、潇湘庙(禹皋庙:又称湘源二妃庙、潇湘二川庙、潇湘二妃庙,为祭祀舜帝及二妃娥皇、女英。),至贞吉亭,今亭尚存。湘口馆有渡船至对岸,今存古街,俗称老埠头 ,有石板路北通衡阳。“埠头”即码头。永州老埠头渡口历史久远,为潇湘千年古渡,历史上有“铁炉步”、“湘口渡”等名称,是古代湘粤往来的交通要道。 老埠头村(Lǎobùtóu Cūn)位于 永州市冷水滩区蔡市镇南部,据《老埠头新加义舟记》记载:“潇水自九疑百折而入于永州北十里之老埠头,与湘水会合,为最古之名区。五代时设有镇,曰 潇湘镇,明时改设驿丞曰 湘口驿。驿前二水横亘,深阔若无限然,为吾乡所必经之要渡……”。明代时的湘口驿,更是一个繁华的商业市镇了。在这里,逆潇水而上可达永州(今永州市零陵区),道州(今道县)。

《湘口馆潇湘二水所会》 唐·柳宗元

九疑浚倾奔[1],临源委萦回[2]。会合属空旷,泓澄停风雷[3]。高馆轩霞表[4],危楼临山隈。兹辰始澄霁[5],纤云尽褰开。天秋日正中,水碧无尘埃。杳杳渔父吟[6],叫叫羁鸿哀。境胜岂不豫[7],虑分固难裁[8]。升高欲自舒,弥使远念来[9]。归流驶且广[10],泛舟绝沿洄[11]。

注 解:

[1] 浚:此处指水深。

[2]临源:山名,《百家注柳集》云:“九疑、临源,潇湘所出。”

[3]泓澄:水清而广。停风雷:谓波平涛息,水流转缓。

[4]轩霞表:高耸于云霄之外。轩,飞貌。

[5]澄霁:天色清朗。

[6]杳杳:远貌。

[7]豫:欢乐。

[8]裁:自制。

[9]远念:对远方故乡的思念。

[10]驶:快速行进。

[11]沿洄:顺流而下曰沿,逆水而上曰洄。

译文:

潇水奔腾出九疑,临源湘水逶迤行。

二水会合空旷处,水清流缓波涛平。

江岸高馆耸云霄,更有危楼倚山隈。

雨后初晴天色朗,纤云舒卷碧空尽。

秋高气爽日正中,江天一色无纤尘。

才闻渔父低声唱,忽听羁鸿哀声鸣。

见此胜景岂不乐?难以自制思绪分。

登高欲遣杂念去,更招思念故乡情。

无心游玩驾舟返,小舟徘徊人迟疑。

柳宗元永州山水游记(柳宗元湘口馆潇湘二水所会欣赏)(1)

零陵潇湘源碑刻

柳宗元永州山水游记(柳宗元湘口馆潇湘二水所会欣赏)(2)

零陵蘋岛潇湘二水合流处

柳宗元永州山水游记(柳宗元湘口馆潇湘二水所会欣赏)(3)

永州八景·潇湘夜雨

柳宗元永州山水游记(柳宗元湘口馆潇湘二水所会欣赏)(4)

柳宗元永州山水游记(柳宗元湘口馆潇湘二水所会欣赏)(5)

乾隆15年《重修老埠头碑记》

柳宗元永州山水游记(柳宗元湘口馆潇湘二水所会欣赏)(6)

古道遗留之路碑

柳宗元永州山水游记(柳宗元湘口馆潇湘二水所会欣赏)(7)

渡口旧古道依存

柳宗元永州山水游记(柳宗元湘口馆潇湘二水所会欣赏)(8)

柳宗元永州山水游记(柳宗元湘口馆潇湘二水所会欣赏)(9)

潇湘/湘源二妃庙

根据:潇湘古渡遗址 唐·柳宗元·《湘口馆潇湘二水所会》

编辑:尹珺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