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旦大学副教授熊浩家国天下(重看复旦大学教室熊浩为时代发声)(1)

今天我们每个人都有手机,每天都在刷着朋友圈,刷着头条。而且每天都能看到最热门的新闻,比如:李小璐出轨啦,贾乃亮哭晕在厕所啦!什么高云翔在澳大利亚涉嫌性侵啦!再比如马蓉父亲让人撬王宝强家啦等等的热门话题!

我们处在一个信息高度发达的时代,所谓繁花似锦,眼花缭乱。无论是上班时的休息时间还是下班后的业余时间,无论是走在大街上还是坐在公交车里,我们每天就这样看起来丝毫不停歇的浏览着上面的信息,似乎生怕错过什么……

复旦大学副教授熊浩家国天下(重看复旦大学教室熊浩为时代发声)(2)

而当我们静下心来,回头去看,什么我们都不记得了,我们以为那是个真实的世界,在里面我们看到了很多,学习到了很多。其实不然,我们已经被这个固化的圈子所围拢了,围的严严实实,水泄不通。我们每天刷着朋友圈,看别人今天又吃什么美食啦!看别人今天又去哪儿旅游了,然后相互点点赞,相互发发言……逐渐的发现我们把自己内心灵魂的成长,去关注外面世界的琐碎中去了。如果我们把所有的生命格局都奠定在这样的琐碎中去,要有自我的成长和人生抱负,这便不大可能的。

复旦大学副教授熊浩家国天下(重看复旦大学教室熊浩为时代发声)(3)

我们每天刷着朋友圈,刷着微博,浏览着各种资讯,倘若一条资讯一百个字,一个月就是三十万字的阅读量,这是什么概念?老子的《道德经》五千字,卡夫卡的《变形计》三万字,就叫最晦涩的黑格尔的《小逻辑》三十万字。

我们每天浏览着各种新闻、热门头条,拼命地刷,拼命的阅读,到最后发现什么都没留下。我们每天在这种碎片的时代中获得的信息,他影响的绝不仅仅是内容的营养,更是我们内心的定力!当我们每天适应了这种碎片化学习阅读的方式,如果打开一本厚厚的书的时候,我们还会有耐心去读吗?我想答案是否定的。

复旦大学副教授熊浩家国天下(重看复旦大学教室熊浩为时代发声)(4)

我们每天看着各种花样百出的新闻资讯,每天蜷缩在这个自以为很和宽广的世界里,欲罢不能的时候,我们不得不承认“我们都病了”,我们必须重新捡拾起阅读的习惯,我们必须恢复出那从前求学的兴致。因为只有这样我们的内心也才不会那样的空洞,我们才会变得成熟自信,变得精神健朗。

复旦大学副教授熊浩家国天下(重看复旦大学教室熊浩为时代发声)(5)

图片来源于网络,欢迎关注小梁说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