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李子木

马克思六句话(用青春话语赢市场)(1)

马克思也可以很可爱。东方出版社 供图

“我出生在1990,我就是你的Bruno Mars,但你是我的维纳斯,我亲爱的马克思……”2016年,《马克思是个九零后》这首rap一经推出,便迅速蹿红网络。该歌曲是东方出版社出版的《马克思靠谱》一书的主题曲。随着歌曲的走红,该书也迅速在图书市场打开一片天地,截至目前,发行已近15万册。

《马克思是个九零后》的词作者卓丝娜,同时也是图书《马克思靠谱》写作团队成员之一,她表示:“写这个歌和出这本书,最想表达的意思是,马克思的思想现在还是一个很潮的概念,并不是一个已经过时的可以束之高阁的东西。”

凝聚青春力量

尽管在成书前已有了一个很潮的概念,但《马克思靠谱》一书在图书市场中能否有靠谱的表现,谁也没有十足的把握。该书的责任编辑姚恋告诉《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记者:“马克思一生研究金钱,但恰恰一生缺钱,在21世纪的今天,有多少青年读者愿意为一本马克思主义通俗读物买单呢?出版前我也心中无数。”

但充满青春力量的创作团队让她不忍放弃。这个团队中年纪最大的是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研究员钟君,生于1979年,同时也是一个拥有百万粉丝的微博大V;此外笔名“哲不解”的张明明及卓丝娜等都是“80后”“90后”。在他们背后则站着国内马克思主义研究权威李慎明等专家组成的顾问团队,“无论是学术的严肃性还是写作的普及性都令人很有信心”。

“不妨一试。”选题论证会上,人民东方出版传媒公司总裁潘少平表示,“应该从市场运作的角度探索理论宣传的新方式、新路子,只要导向正确,可以充分鼓励年轻人的创新。”在领导班子的支持下,姚恋和写作团队一年中四易其稿,从卷轶浩繁的马克思著作中遴选出大约300页的内容,“整个过程如同凤凰涅槃”,2016年6月,这只浴火重生的凤凰终于展翅飞向市场。

融合媒体推广

《马克思靠谱》诞生于互联网时代,它从策划到出版发行都深深留下媒体融合的印记。在2016年8月22日人民网舆情监测室发布的《中国媒体融合传播影响力榜》上,《马克思靠谱》在融合技巧评价方面夺得最高分。

靠歌先红。2016年3月25日,《马克思是个九零后》在微信上发布。卓丝娜将自己“从对马克思主义从不感兴趣到把马克思当成一个朋友”的思想历程用rap的形式完美演绎,击中了年轻人的心,也引发了媒体的报道热潮,先后有35家网站、15家纸媒以专访的形式做了报道,并两次登上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这无疑给图书的后期发行创造了有利的环境。

与视同步。《马克思靠谱》出版当天,同名电视节目也在内蒙古电视台同时播出。节目中,钟君等创作团队成员用最近发生的热点事件来讲解马克思主义经典学说,讲故事、造悬念,引人入胜。作为节目内容的延续,图书《马克思靠谱》以更大容量,对很多问题做了更详细的解释。节目的亮点在书中,书的精华在节目里,两者相得益彰。随着节目的热播,大量的读者知道了《马克思靠谱》一书正在市场行销。

在后续的宣传推广中,东方出版社和写作团队都采用新媒体手段对该书进行了推广,45分钟节目被分切为多个小视频,图书内容被拆分为200多篇文章在微博、微信和网络上进行碎片化传播,很多人都是通过新媒体的推介认识了《马克思靠谱》。

“走心”话语接地气

图书最大的畅销动力来自于内容的打动人心。正如10月11日《人民日报》头版头条《助力复兴伟业 烛照强国梦想》一文所言:“一本名为《马克思靠谱》的理论读物,成为青年人关注的畅销书。它用贴近青年群体的‘走心’话语,再现了一个真实立体的马克思,让年轻人‘穿越时空’与马克思对话,更加真切地认识到马克思主义对于当今时代的重要意义。”

经典之所以成为经典,就在于能走进人心。《马克思靠谱》从马克思年轻时的青春飞扬写到晚年的笔耕不辍;见证了马克思对黑格尔的青出于蓝及其与恩格斯的终生友情,让读者感受到一个真实的、多彩的、依然“活”着的马克思,让马克思主义更加可爱可亲。

怎样让马克思主义能够接地气,能够为“80后”“90后”的青年人所接受,编辑和创作团队想了很多方法,比如设置《马克思的朋友圈》这样富于时代感、吸引眼球的标题,语言则注意通俗易懂,让书中马克思多说中国话、家常话等。

为了配合“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书中专门设计了“马上学习”板块,较为系统地宣传了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使读者可以一边品味100多年前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真理性和规律性,一边亲身感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马克思主义之间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关系,深切体会系列重要讲话的意义。

“出版《马克思靠谱》是东方出版社在新时代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上所作出的一次成功尝试,未来东方出版社要更多尝试出版这样的选题,让主题出版活起来、亮起来。”潘少平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