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文体”说为孙犁所首创,评论家阎纲晚年致力于散文,85岁时重提“散文是老年”的话题,意味深长,让人联想到散文的形与神,下面我们就来说一说关于大伯的经典散文?我们一起去了解并探讨一下这个问题吧!

大伯的经典散文(散文是老年)

大伯的经典散文

“老年文体”说为孙犁所首创,评论家阎纲晚年致力于散文,85岁时重提“散文是老年”的话题,意味深长,让人联想到散文的形与神。

我国是一个源远流长、包罗繁复的散文国度,发展至今,与诗歌、小说、戏剧相比,散文仍是难以定义的一个文学领域。肖云儒先生提出过“形散神不散”之说,上世纪80年代已被质疑,理论界也不甚认同。阎纲先生重提“老年文体”,针对的是人们喜爱、熟悉的叙事、抒怀类的部分散文,不涉及记史、传状、表章、檄文、祭悼、游记、赠序及议论性的文章。

森林里的不材之木,庄子称曰“散木”,社会上的无用之文,被叫做散文。散文上不了台盘,病根犯在一个“散”字上:

题材广博,海阔天空,什么都可以入题,取材上先就摆开一个容易松散的格局。长短不拘,百字千字万字,俱可成文,尤其是时下的大散文,动辄万言,码字便捷而不计短长,也容易与“假大空”连襟。另外,文无定法,变化不羁,似乎也为易于涣散开了个旁门。通脱自由本是散文发展的强项,但因作者的水平参差不齐,泥沙俱下,也容易致成散化。石英先生在30多年前主持《散文》月刊时,上级曾让他去辅导一位退休的老同志学写散文,理由就是诗歌、小说都不大好写,你就教他去写写散文吧。散文被视为创作素材里的“边角料”,便于随意捏弄,由来已久。

图形容易,写心实难。其实,散文的根柢在于“神聚”──神凝意聚。一篇散文写到最后,如果神散意虚,就是败笔。神聚二字怎么去实现呢?下面罗列人们熟知的几篇范文,从聚、散角度略为提示,供有心人自行揣摸:

杜牧的《阿房宫赋》,写的是千年前的阿房宫建毁之事,史料取材辽远宏阔,描述生动细腻,实质上是弦外有音,用以影射唐敬宗广造宫室、天怨人怒的严酷现实。作者是悲慨万端,意蕴深沉。

陶渊明的《桃花源记》,是地道的山水游记,环境氛围质朴恬静,鸡犬安乐,难得的是匠心独运,寓意高远,反映了人民群众渴望摆脱压迫剥削和频仍战乱、追求正常生活的强烈愿望,批判的锋芒含蓄、锐利。

范仲淹的《岳阳楼记》,乍看是一篇登楼写景之作。洞庭湖的景色气象,经见的人多了,唯有范仲淹,能以简洁的笔墨写出自己远大的抱负及崇高的思想追求。视之为一篇别致的议论文,何尝不可?

秋天静穆,本是中国诗文里的持久主题。欧阳修的《秋声赋》,却是大开大阖,写透了秋天的气势、声韵及节奏的凌厉变化之美,夭矫奇崛,几近于“龙卷风”,成为写秋文字里无从逾越的一曲绝唱。

天下儿女,有几人未见到过父母的背影呢?朱自清的《背影》,将散见于生活里的“祖母去世”“家计维艰”“外出谋事”,以父亲“大约大去之期不远”的一尊背影轻轻托出,将隐忍悲怆的依恋之情描述得令人落泪。

孙犁的《亡人逸事》,避雨时闲聊牵线,成婚前看戏相亲,瓜田、纺织、育子,取材平淡,从中也找不出怎样动人的生活细节,看去散极,可当你读到收尾的百多个白描文字,能不心酸下泪者,恐不多见。

上述文章给人的启示是:形散易致,神聚唯难。文章的主脉确定之后,内容取舍应当广裒博杂,历练精详,用笔要灵动机巧,出神入化,而写到最后,落脚点应当是意聚神凝,于情于理,须集结成非凡的震撼之力,这才是上品的散文。散文易写难工,“工”字的真谛就铆在最后的落脚点上。

文坛上久经战阵的阎纲先生,谙熟诸类文体,晚境里慎重提出“散文是老年”的话题,我个人寻思,里面大抵含两层意思:

一是进入老年,写好散文的概率会高一些。学生起步作文,作文就是散文的雏形。从小染指,不断摸索,到老年才可望成熟。庄稼人在田野上风雨耕耘,是丰年还是歉岁,秋季能见分晓。写作属于笔耕,但与种庄稼相比,历时远过于四季,在艰难曲折的生活中有沉思、有品味、有消化,越活越明白,进入“人情练达即文章”的老境,才可能写出意聚神凝的佳作。

二是比较而言,老年人的散文有味、耐读。好散文稀有,阅读、理解起来也不那么容易。中考、高考试卷里的语文阅读题多为散文,对学生的阅读能力就是极其严格的检验。也就是说,从写作、阅读两方面着眼,散文与老年人在本质上更为亲近。我有一个俗气的比喻:阅读好散文,有点像人在进餐时的啃骨头,骨头上肉香,大咬大嚼行不通,狼吞虎咽也不可取,有耐心,有韧性,翻来覆去,啃食时才有收获,也有回味。阎纲先生自述:“孙犁的《亡人轶事》,我常读不懈,绝对不下20遍。”现在的读书人,还有这等“啃骨头”的精神吗?

在多彩多姿、创新辈出的散文园林里,“散文是老年”仅为一说,王勃的《滕王阁序》,朱自清的《背影》,俱写于作者28岁时,与老年分明无涉。阎纲先生如此强调,内中更为注重的是:为文时要慎重提炼,耐心打磨,其内涵应当老到、精湛,追求为文境界的炉火纯青。

散文忌散,说着容易,实践起来很难。本文写到这里,明显趋于散化,只好打住。

来源: 天津日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