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静水深流,在水底涌动;
你和我们一样,但你又那么不同寻常。
茫茫人海,你的模样,清晰而闪亮;
总有那么一点会带给人感动的力量!
专栏《你的模样》关注每一个平凡而又不一样的你。
这是余庆县白泥镇魁龙村的一个傍晚,初夏的空气中,热气还未完全散去,落日余晖下,大人们三五成群地聚在村口的空地上唠着家常,孩子们你追我赶玩耍着,笑声、说话声交织在一起。
这是村民们的休闲时光,也是老黎的忙碌时刻。
早早撑起的白色幕布
4米长3米宽的白色幕布下,老黎和同事正在架设放映机和音箱,固定位置、确定高度、牵线调试……所有工作准备就绪,天色渐渐暗了下来,老黎从包里拿出一张卡片插入放映机,点开按钮,随着音乐响起,大人们停止了交谈,孩子们停止了奔跑,所有人围坐在幕布前,等待着电影的开始。
老黎是一名农村电影放映员,全名黎仕伦,今年61岁。
从“小黎”到“老黎”,一路光影世界
1978年,黎仕伦被分到余庆县敖溪区电影放映队。那一年,他只有18岁,对于电影,谈不上有什么特殊的感情。
一部放映机、两部影片、音箱、银幕,总重量超过300斤,这是当时电影放映员的全部家当。“那时的路不好走,翻山越岭。有时候停电,还要带上100多斤的发电机。”黎仕伦说。
黎仕伦放电影的老设备
黎仕伦记忆中放映的第一场电影,是在当时的敖溪区龙家公社小坝生产队,放映的影片是《红岩》和《地道战》,整整四个小时。
“从七点到十一点,四个小时我们是不能休息的,要看画面是否清晰,声音是否洪亮,随时要进行调试。”
“躲在”幕后的黎仕伦,没有完整地看过自己放映的一部影片,却从另一个角度,看到了观众的喜怒哀乐。
“那时每次放电影,现场都是人山人海。看到影片中开心的场景,大家跟着哈哈大笑;遇到悲伤的故事,大家跟着哭哭啼啼。能感受到他们的情绪变化,你的心里就会觉得这个工作还是很有价值的。”
村民们聚在一起看反诈骗宣传片
因为这份“价值”,黎仕伦开始重新审视电影放映员的工作。
1982年的一个冬日,外面下着大雪,黎仕伦和同事们在大乌江镇箐口村放映电影,全部放完后,还有很多村民不肯离开,想再看一遍。黎仕伦没有犹豫,硬是在雪中又放了一遍。等大家看完散去的时候,已经是凌晨一点多了,黎仕伦说:“看着他们看电影的专注,看着他们脸上的笑容,自己就不觉得累。”
在村里放电影的次数多了,黎仕伦和村民们渐渐熟悉起来,大家都亲切地称他为“小黎”。谁家有好吃的,都给小黎送来;放电影时,大家争着抢着帮小黎搬设备,有的人家甚至将准备过年的腊肉拿出来……黎仕伦知道,村民们对自己的好,反映了他们对精神文化生活的渴望,自己更要放好电影,放好的电影,才能回报他们。
每次放电影,黎仕伦都要提前几个小时做准备
光影流转间,带着这种信念,黎仕伦的电影放映之路走过了43个春秋。当初人们口中的“小黎”变成了“老黎”,从风华正茂到两鬓斑白,对于黎仕伦来说,放电影是一种责任,更是一种情怀,他说:“哪怕只有一个人看,我也会坚持下去。”
从放什么看什么到需要什么放什么,一路初心不改
为了放好电影,1986年,黎仕伦考取了贵州省电影放映技术学校,学习电影技术专业,成为当时余庆县影院系统唯一一名中专生。但是三年学成后,黎仕伦却发现放自己心中的“电影世界”变了。
上世纪九十年代,随着电视机的普及,看露天电影的人也越来越少。1996年,黎仕伦所在的余庆县电影发行放映公司陷入经营困难,公司账上只剩下19.79元,还欠着800元的片租债务。
黎仕伦说:“以前的‘金饭碗’不值钱了。当时公司也只有我一个是科班出身的,就叫我把公司的业务抓起来,为了同事的生活只能是狠下一条心,摸着石头过河就把担子挑起来。”
黎仕伦讲述当年带领公司职工走市场化运作路子的尝试
一边利用县城电影院的空置房屋建起了宵夜市场,一边主动联系教育、工会等相关部门,放映爱国主义教育影片……黎仕伦带着公司20多名职工闯出一条市场化运作的路子,公司开始扭亏为盈。
此后,由于单位内部调整,黎仕伦从领导岗位上退了下来,又成了一名普通的电影放映员,2006年,全国启动农村公益性电影放映工作,黎仕伦再一次把这个担子接了下来。“那时公益性电影每场只有80块钱补贴,没人愿意干,我对电影有感情,觉得丢掉是种损失。”
2010年,余庆县电影发行放映公司改制,黎仕伦成立了余庆县农村公益电影放映队,每年都要在全县放映农村公益性电影700多场。
黎仕伦的公益电影放映场次记录本
除了故事片,黎仕伦把自己的精力主要放在了科教片的放映上。这样的举动源自一次放电影的经历。
有一次,黎仕伦在村子里放了一部有关辣椒种植的农业科教片,放完之后,他和往常一样收拾设备,这时一位老人走到他面前说:“小黎啊,我种了半辈子的辣椒,今天才知道要打芽,怪不得我的产量总是不高呢,看了这个片子,我终于找到原因了。太谢谢你了。”
老人说完这些话就走了,黎仕伦的心里却没有平静下来。他觉得,农村最需要的就是产业的发展,但群众也缺乏种养殖技术,而通过自己放的影片,能帮助这些有技术需求的人。
“老百姓反映的问题,是他们急需解决的,我就要去为他们服务。”
在黎仕伦的笔记本上,密密麻麻地记载着余庆县每个村的详细信息,这是他能够精准放映电影的“法宝”:“这个村寨种茶叶,就必须放一部《如何种植绿色有机茶》,那个村寨在搞水稻,离不开《水稻常见病虫害防治》。有针对性的放映,才能吸引更多的人看。”
村民们聚在一起看露天电影
大龙村村民周其伦,以前搞养殖,因为不懂技术而失败,整天垂头丧气。得知情况后,黎仕伦特意在他们村放映了介绍蔬菜种植技术的科教片。现在,周其伦是当地的蔬菜种植大户。
魁龙村村民周华祥,从黎仕伦放映的养鱼科教片中学到了技术,2017年开始搞养殖,一年就能打鱼500斤,日子越过越红火。
……
放映电影43年,黎仕伦却很少走进电影院看一场电影。去年,他花了几十元买了一张电影票,干净的观影环境,酷炫的特效,精致的画面,黎仕伦在感慨电影技术日新月异的同时,却总感觉少了一些什么。“就是觉得没有在村子里看露天电影那样自在吧,大家一边看一边讨论,感觉那才是生活,有老百姓的欢声笑语,我就很舒服。”
61岁的黎仕伦不久前办理了退休手续,但属于“老黎”和大山的光影世界还将继续上演……
(记者: 佟文玲 黄静 余庆县融媒体中心:李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