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所有:成都双流中学实验学校思品教研组

第四单元 又到两会时

(第十课 聚焦两会;第十一课 神圣的一票;第十二课 法律的尊严;十三课 我们的“议案”)

主题词:两会 政治权利 基层民主 依法治国

一、两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全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1.人民代表大会

①在我国,人民是如何人民行使当家作主权力的?(为什么说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实现人民当家作主的根本政治制度。)

A、在我国,人民通过民主选举选出自己的代表,组成人民代表大会,集中行使国家权力。

B、再由人民代表大会产生行政、审判、检察等机关,分别行使管理国家、维护社会秩序等各项权力。

C、行政、审判和检察机关都对人民代表大会负责,受人民代表大会监督。因此,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运作过程,就是人民当家作主行使国家权力的过程。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实现人民当家作主的根本政治制度。

我的议案

提案时间 年 月 日

案项(议案主题)

案由(提出该议案的理由)

方案(具体建议:解决问题的方案或建议)

签名

我们的“议案”可以通过哪些渠道表达出来?

交给校长、寄给当地领导、寄给电视台、在网上发表……

二、政治权利——选举权被选举权、监督权(批评建议权)

1.选举权被选举权

①我国宪法对公民选举权利的资格是怎样规定的?选举的两种方式是什么?行使选举权利的法律程序?

选举资格:凡年满十八周岁的公民,不分民族、种族、性别、职业、家庭出身、宗教信仰、教育程度、财产状况、居住期限,都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但是依照法律被剥夺政治权利的人除外。

选举的两种方式:直接选举:县、乡两级人民代表大会的代表由选民直接选举产。

间接选举:县以上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的代表由下级人民代表大会选举产生。

法律程序:选民登记,推荐候选人,候选人产生,代表选举。

②依法有序地参与选举在人们政治生活中的重要地位?

A、选举权和被选举权被统称“选举的权利”。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是我们最基本的政治权利。

B、依法有序参与选举,既是人民行使当家作主权利的最重要方式,也是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的最重要途径。

③为什么公民应珍视自己的选举权利?

A、选票虽小,但它能使人民的愿望得到充分表达,人民的呼声和要求得到有效传递。

B、公民投下神圣的一票,不仅为民主与法制建设增添新的血液,而且为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增加新的活力。

④公民应该怎样对待来之不易的投票机会?

珍视民主权利,投出自己庄严的一票,选出能够替人民说实话、办实事的“当家人”,既是对来之不易政治权利的珍视,也是推进社会主义民主建设的具体行动。

2.监督权(批评建议权)

①什么是监督权?我国建立了那些民主监督制度?

A、含义: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对于任何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有提出批评和建议的权利;对于任何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的违法失职行为,有向有关国家机关提出申诉、控告或者检举的权利。

B、我国建立了广泛的、多渠道的民主监督制度,包括党的监督、人民代表大会的监督、人民群众的监督、社会组织的监督等,保证法律有效实施和司法公正。

②积极行使监督权的意义?(为什么要行使监督权利)?

(1)监督权是法律赋予我们的权利。行使监督权,就是督促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依法行政、公正司法,为人民谋利益。积极行使监督权是主人翁意识及责任感的表现。

③公民行使监督权等政治权利时应注意的问题?正确途径是什么?

A、要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正确行使;应当实事求是,如实反映情况;不能捏造或歪曲事实进行诬告陷害,也不能采用贴大字报、聚众闹事等方法。

B、向人大代表反映情况,由人大代表向人大提交议案;给主管部门及负责人写信,拨打联系电话,或反映情况;通过新闻媒体公开发表自己的意见。

3.你如何理解权利与义务的关系?

①在我国,公民的权利和义务具有一致性。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公民既是享受权利的主体,又是履行义务的主体,公民的权利与义务是统一的,公民既享有法律赋予的权利,又要履行法律规定的义务。没有无义务的权利,也没有无权利的义务。任何人都不能只享受权利而不尽义务,也不能只尽义务而不享受权利。

②权利与义务的统一,是促进社会和谐的基本保障。我国积极倡导尊重个人的合法权利,依法保护公民的权利。如果我们能正确行使自己的权利,自觉履行相应的义务,我们就为国家的繁荣、社会的安宁做出了自己的贡献,也奠定了自己幸福生活的基础。

三、基层民主

1.我国基层民主主要有哪些形式?

村民自治委员会,城市社区居委会,企业职工代表大会等。

2.我国农村最基层的群众自治组织是什么?村民委员会组织法确定了村民委员会的直接选举制度有何意义?村民自治主要包括哪些方面的内容?

A、村民委员会是我国农村最基层的群众自治组织。

B、村民委员会组织法确定了村民委员会的直接选举制度,村民委员会的选举纳入了法制化、制度化的轨道。每个农民都能依法行使自己的民主权利,开展自治活动。这反映了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C、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

3.健全基层民主有何意义?

A、健全基层民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基础性工作和重要内容。B、它有利于保证人民群众直接行使当家作主的权力,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主人翁作用;C、有利于保障人民群众直接参与基层民主生活,逐步提高人民群众的民主素质。D、基层民主政治建设搞好了,整个社会和国家的民主政治建设就有了坚实的基础。

4.如何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民主制度?

①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②坚持和完善政治协商会议制度。③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④健全基层民主管理制度。

四、依法治国

1.什么是依法治国?

依法治国,就是广大人民群众在党的领导下,依照宪法和法律规定,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保证国家各项工作都依法进行,逐步实现社会主义民主的制度化、法律化。

2.为什么要依法治国?(依法治国的重要意义是什么?)

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需要,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是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障。”

3.如何实施依法治国的方略?(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实施依法治国方略的基本要求是什么?)

①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实施依法治国方略的基本要求是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②A、有法可依是依法治国的前提。有法必依,是依法治国的中心环节。执法必严,它要求执法机关和执法人员在执行法律时要做到一丝不苟、依法办事。违法必究,是指凡违法行为都要受到法律的追究和制裁,不允许任何人或组织享有凌驾于法律之上的特权,坚持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原则。这是依法治国的有力保障。

B、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是相互联系的。只有实现这四个方面的统一,社会主义法制的作用才能充分发挥,国家的长治久安才有保证。

4.政府依法行政的意义?

依法行政是依法治国的关键。政府能否自觉地依法行政,与人民关系十分密切,直接影响到宪法和法律的尊严、权威,直接关系到依法治国基本方略能否顺利实施,关系到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宏伟目标能否顺利实现。政府及其工作人员要依法行政,使国家的公共管理活动依法进行,符合法律的规定。

5.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需要我们具备怎样的素养?(依法治国,中学生怎样做?)

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需要我们与法同行,树立法治观念,掌握法律武器,自觉地遵守和维护法律,养成依法办事的观念和习惯,同违反法律和破坏社会主义法制的行为作斗争,这是法治社会要求我们必须具备的素养。

6、依法治国的核心是什么?为什么要坚持“法治”与“德治”相结合?

a依法治国的核心依宪治国

b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是我国的两大治国方略。我国法律与社会主义道德互相配合,相互促进,相互补充。二者相辅相成,密不可分。建设社会主义法制国家,必须坚持“法治”与“德治”相结合。

道德与法治九年级复习资料四,道德与法治九年级复习资料四(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