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手妈妈是很容易焦虑的群体,因为新生儿刚出生的时候实在是太娇弱了,再加上婴儿需要的照顾是非常细心的,所以很多新手妈妈面对宝宝的时候,都“不敢下手”,更别提孩子的状态和“正常状态”不一样了。

下面给妈妈总结一下,在养育新生儿的过程中,妈妈可能会遇到的一些宝宝的“反常”现象,但是这些现象都是不是宝宝生病了,而是正常长身体的反应。

新生儿冷知识一:宝宝刚出生的便便,是墨绿色的

胎儿在妈妈肚子里器官都是发成一个体系后出生的,宝宝的吞咽功能和肠道系统自然也是一直在发育的,宝宝在妈妈肚子里也会喝羊水和排尿,不要觉得恶心,这是宝宝发育中正常的环节,并且妈妈肚子里也是一个无菌的环境,并不脏哦。

新生儿的三十六条注意事项(新生儿的6条冷知识)(1)

大部分宝宝出生12小时内,就开始排胎便了,一般来说新生儿胎便的总重量在100-200克左右,大概2天左右才能排完,所以有的宝妈给孩子换纸尿裤的时候发现宝宝大便是深绿色的不要着急,这是宝宝正常排出的胎便。

新生儿冷知识二:新生儿宝宝体重不增反降

有些细心的宝妈,能发现自己养了好几天的宝宝,一称体重反而轻了,就开始慌了,是不是宝宝生病了?其实也是正常现象,新生儿出生后3-5天,会有一个生理性的体重下降。

新生儿的三十六条注意事项(新生儿的6条冷知识)(2)

这是因为宝宝从羊水环境中出来,体表水分蒸发加上胎便排出,导致宝宝体重下降,这个下降会在宝宝7-10的时候努力吃回来,所以当宝宝超过一周体重持续下降,就要去看医生了。

新生儿冷知识三:宝宝刚出生的时候,没有膝盖

宝宝的膝盖骨刚出生的时候只有软骨组织,大概半岁的时候膝盖才能发育完全,所以不要让6个月以下宝宝强行爬行或者站立,跟宝宝玩的时候也要注意保护膝盖。

新生儿的三十六条注意事项(新生儿的6条冷知识)(3)

有的老人会因为宝宝小的时候“青蛙腿”,就给宝宝绑腿,这是非常不科学的做法,宝宝在学会走路之前,都是O型腿,长大了会自然变直的,强行绑腿只会让孩子受伤。

新生儿冷知识四:宝宝刚出生的时候都是“近视眼”

宝宝刚出生的时候,有些睁眼了有些没睁眼,不管是什么状态,对于超过20厘米的物体,宝宝基本就是一个“深度近视”状态,是看不清的,所以当妈妈在原处呼唤、逗弄宝宝的时候,宝宝没反应,可不是眼睛出问题了哦。

新生儿的三十六条注意事项(新生儿的6条冷知识)(4)

孩子的视力是随着成长慢慢发育的,大约在6个月之后,视力才逐渐完善,所以在宝宝小月龄的时候,妈妈训练宝宝的时候,最好选择一些颜色鲜艳的小玩具,这样孩子兴趣才更大。

新生儿冷知识五:宝宝的脊柱呈“C”型

婴儿的脊柱和成人的脊柱是不同的,成人的脊柱是“S”型的,婴儿的脊柱是“C”型的,因为小宝宝没出生的时候,一直是蜷缩在妈妈肚子里的。

新生儿的三十六条注意事项(新生儿的6条冷知识)(5)

所以小婴儿并不像成人那样需要一个枕头来垫高脊柱弯曲的地方,宝宝使用枕头也不要太早,最好是在宝宝能独立翻身、能稳坐的时候再给宝宝垫一个矮矮的小枕头。

在竖抱小月龄孩子的时候,也要用一只手托住宝宝的颈部,这样宝宝的脊柱才能得到保护,孩子才能健康成长。

新生儿冷知识六:宝宝没有眼泪,但是哭泣也是真心的

婴儿的第一声啼哭是在刚刚出生的时候,那个时候宝宝的哭泣相当于是打开呼吸的一种方式,宝宝的泪腺只有在长到一个月之后才能“通”,如果发现自家孩子只是“干嚎”,妈妈也别觉得他是在逗你玩,而是“想哭,哭不出来”。

孩子不会说话,但是他哭一定是有需求的,很多时候需要妈妈仔细分辨孩子的每一种哭声,这样才能读懂宝宝的需求,给宝宝正确的反馈。

新生儿的三十六条注意事项(新生儿的6条冷知识)(6)

在这里给新手妈妈的建议是,如果在育儿过程中发现宝宝有什么不对劲的地方,身为孩子的照顾者,一定要先保持冷静,自己如果被情绪击败,那么孩子该怎么办呢?

发现孩子状态异常的时候,先判断是不是需要紧急处理,如果不需要可以先问问身边有经验的人,再寻找办法,如果很紧急,那就马上抱着孩子去医院,不要耽搁。

有新手妈妈因为不懂这些冷知识导致手忙脚乱的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