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皖新闻讯 走进宿州市萧县毛营子村,处处洋溢着尊老爱老敬老的浓厚氛围,而这离不开一位叫做王明乐的95后青年。

乡村辣妈们齐跳跳江南style 乡村野迪老BABY们来一起跳舞(1)

舞池里,老人们在蹦迪

萧县毛营子村南头广场上,几十个穿着朴素的老人挤在一起,和着音乐手舞足蹈。他们“舞姿”各异——有的左右扭动,有的狂甩头发。不少老人年事已高,头发花白、眼睛也几乎睁不开,但依然跟着旋律努力挥动双手。队伍的前列有个瘦高的小伙子,带着老人们“手舞足蹈”,他就是王明乐,大家喊他“小六子”。

“小时候我十分叛逆。为了让我能好好读书,母亲操碎了心。”小六子告诉记者,初中之后他就外出打工,但收入都很低。苦于漂泊,2016年王明乐回到萧县做起了代驾。

乡村辣妈们齐跳跳江南style 乡村野迪老BABY们来一起跳舞(2)

村子里独居的老人很多

记者注意到王明乐脚上穿的鞋子,破烂不堪的鞋面可以清晰地看到脚趾。“这是母亲留给我唯一的念想,虽然破,我依然每天都穿着。”王明乐告诉记者,三年前的春节,母亲在赶集路上遭遇车祸意外去世,原本想赚点钱让母亲过得好一些,没想到再也没机会了。“母亲生前对我的固有印象,一直觉得我是个长不大的孩子,她走后,我就希望做点什么证明自己,也告慰母亲的在天之灵。”王明乐决定在做代驾之余,白天在村中带领老人们蹦迪跳舞。

乡村辣妈们齐跳跳江南style 乡村野迪老BABY们来一起跳舞(3)

王明乐喊王瑞芝去蹦迪,老人一听到手舞足蹈

“村子里的孤寡老人,每天生活太无聊了,不是打牌就是几个人‘干瞪眼’。除了寂寞就是寂寞。”于是,王明乐带着音响来到村南头的小广场招呼老人们来跳舞,起初大家都有点害羞,后来看王明乐在前面手舞足蹈地示范,氛围像漩涡一样,一下子把周边十里八村的老人都卷了进来,越来越多的人加入。“我的老baby们现在每天都想让我带他们蹦迪,下午两点半准时来报道,人最多的时候快600人!”后来,恶劣天气下,王明乐就带着大家把舞台转移到村里的KTV。

乡村辣妈们齐跳跳江南style 乡村野迪老BABY们来一起跳舞(4)

小六子和老人们在一起

“俺自从跟着小六子跳舞,老腰也不疼了,生活也有盼头了,每次跳完还能多吃一个大馍!”84岁的王宗云笑呵呵地说。自从跳上舞之后,村里老人和王明乐也成了无话不说的朋友,王明乐还时不时地给他们买一些生活物资或节日礼品,作为回馈老人们也会帮王明乐做做饭、收拾院子。“我做这件事从没想过回报,只希望村里老人能够快乐一些,健康一些。

乡村辣妈们齐跳跳江南style 乡村野迪老BABY们来一起跳舞(5)

毛宏礼在开跳前唱了一首《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

乡村辣妈们齐跳跳江南style 乡村野迪老BABY们来一起跳舞(6)

“摇头王”刘富荣一听到音乐声立马嗨了起来

这点对我来说是最有价值的。”王明乐如是说。45 岁的刘富荣是舞者当中最年轻的,因为极具感染力的舞姿,被大家戏称“摇头王”。音乐响起,“摇头王”便摇晃起脑袋,老人们在她的带领下更为兴奋。“这里就像我的一个庇护所一样,让我能找到自己的舞台。”“摇头王”告诉记者,家庭的不幸,让她需要找到一个能够消解内心压力的地方,认识了小六子,认识了这么多老年人,甚至成了领舞。“老人们喜欢我,我也喜欢他们。我们都喜欢小六子!”“摇头王”说。

乡村辣妈们齐跳跳江南style 乡村野迪老BABY们来一起跳舞(7)

王瑞芝每天最开心的事情就是来小六子家。

乡村辣妈们齐跳跳江南style 乡村野迪老BABY们来一起跳舞(8)

王明乐骑着电动车穿梭在村里,他希望坚持做下去。

近两年的时间过去了,越来越多的人汇聚到小六子家里。孤单的、寂寞的、痛苦的、无助的人,在这里找到了属于自己的舞台。对于未来,王明乐说没有具体的打算,他希望继续做下去,尽可能地带给老人们更多欢乐,也让天上的母亲能够看得到更好的自己。

周宇瑶 大皖新闻记者 卞世鹏 摄影报道

编辑 彭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