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92年6月26日,赛珍珠出生于美国弗吉尼亚州,仅4个月后,她就随传教士父母一起来到中国——她从此眷恋一生的故乡。
赛珍珠(左一)与家人 | 图源:豆瓣
赛珍珠从幼年开始学习汉语和儒家经典,她的父亲赛兆祥希望女儿以后能投身于传教事业,就先教她说汉语,之后才教英语。后来赛珍珠说:“我的母语是汉语,籍贯是中国镇江。”
在中国古典文学的熏染之下,赛珍珠不仅熟读《三国演义》《水浒传》,甚至能背诵《红楼梦》里的诗词,对《野叟曝言》、《镜花缘》、《太平广记》这样的经典名著也爱不释手。
她曾说:“是中国小说教会了我写作。”
赛珍珠 | 图源:百度百科
她生活在中国人之间,也像中国人一样生活。受传教士父母的影响,她得以深入了解中国的乡村生活与农民的真实面貌,这段经历对她未来的写作生涯有着深刻影响。
18岁时,赛珍珠回到美国攻读大学,毕业后又回到中国。1917年,她与与一名生活在中国的美国青年约翰·洛辛·布克(J.L.Buck)结婚,婚后定居安徽宿州。
新婚燕尔的赛珍珠夫妇 | 图源:豆瓣
后来,赛珍珠夫妇二人来到南京,任教于美国教会所办的金陵大学(南京大学前身)。布克是一位农学家,创办了金陵大学农业经济系并任系主任;赛珍珠则在金陵大学外语系任教,并先后在国立中央大学等校兼职教授教育学、英文等课。
其间,她一直与徐志摩、林语堂、老舍等作家有着密切往来。
位于南京大学北园的赛珍珠故居 | 图源:网易
从1927到1932年,赛珍珠潜心翻译文学巨著《水浒传》,并将其命名为《四海之内皆兄弟》(All Men Are Brothers),取自《论语》:“四海之内,皆兄弟也”。该译本于1933年在美国纽约和英国伦敦同时出版。
这是《水浒传》的第一个英文全译本,一经问世便引起巨大轰动,在国外畅销不衰。
赛译本《水浒传》 | 图源:搜狐
赛珍珠对一些谚语的翻译颇受好评,比如她将“三十六计,走为上策”翻译为:
一百零八将的绰号翻译也很有趣,比如:
1931年,日本侵华战争爆发,中国获得了国际上广泛的同情和关注。在此契机下,赛珍珠同年出版的作品《大地》(The Good Earth)畅销全美,销售超过100万册,并被译成多种文字,风靡全球。
在《大地》中,她以同情的笔触和白描的手法,塑造了一系列勤劳朴实的中国农民的形象,生动地描绘了他们的家庭生活,以饱蘸同情心的笔写出了“农民灵魂的几个侧面”。
第二年赛珍珠即荣获普利策文学奖。
赛珍珠作品《大地》 | 图源:搜狐
1938年,赛珍珠凭借中国题材作品《大地:三部曲》、《异邦客》和《东风·西风》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
诺贝尔颁奖委员会对她的评语是:
左:1938年赛珍珠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右:1937年上映的电影《大地》,根据赛珍珠同名小说改编
然而,她的作品在中国却受到了冷遇。
鲁迅对赛珍珠的作品评价不高,“她自谓视中国如祖国,然而看她的作品,毕竟是一位生长中国的美国女教士的立场而已......因为她所觉得的,还不过一点浮面的情形。”
茅盾则批评过赛珍珠的小说歪曲了中国农民的形象。
胡风甚至做出结论说,“《大地》虽然多少提高了欧美读者对于中国的了解,但同时也就提高了他们对于中国的误会。”
赛珍珠于1934年离开中国,却一生心系这个被她视作故乡的国家。
抗战爆发后,赛珍珠发动募集活动声援中国并发表演讲——
中国绝对不会屈服日本!因为我不能想像到那些健壮实在的农民,那些稳健的中产者,那些勤苦的劳工,以及那些奋勇热心的学界领袖,会为日本降服。我说,中国人是不会投降的!
1949年,赛珍珠创办“欢迎之家”,帮助收养具有亚洲血统的美国弃儿。
晚年的赛珍珠积极参与美国人权和女权活动,并投身慈善事业。同时,她对中国的眷恋和思念越发深厚,希望能再次回到故乡。
尽管“乒乓外交”突破性地将中美关系带进了一个新的阶段,但赛珍珠直到去世也没能达成夙愿。
晚年的赛珍珠
1973年,赛珍珠郁郁离世,葬于宾西法尼亚州普凯西的绿山农场。按其遗愿,墓碑上只镌刻“赛珍珠”三个汉字。
赛珍珠墓碑 | 图源:豆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