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者和在财政部门任职的同学曾聊起已出台有一段时间的公务卡当笔者问起公务卡的使用情况时,得到的回复是:较之以前有很大改观,但与理想状况还存在一定差距显然“官方”答复的言下之意是,公务卡的使用推广并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下面我们就来说一说关于公务卡是个啥?我们一起去了解并探讨一下这个问题吧!

公务卡是个啥(让公务卡真正名副其实)

公务卡是个啥

笔者和在财政部门任职的同学曾聊起已出台有一段时间的公务卡。当笔者问起公务卡的使用情况时,得到的回复是:较之以前有很大改观,但与理想状况还存在一定差距。显然“官方”答复的言下之意是,公务卡的使用推广并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

早在2012年,财政部就明确要在年底全面推行公务卡,各地也随之出台了一系列配套措施。出发点是好的,使用公务卡既减少公务活动中现金支出的繁琐,也便于财政部门监管,可谓一举两得。但“好政策”遭遇“落地难”的尴尬也是实情。

一些借公务卡中饱私囊的“变形计”曾频见于媒体报端:有的地方开卡率与办卡率不成正比,在政策的强制约束下,办卡的人多,用卡的人少,公务卡进入了“休眠模式”;个别党员干部利用公务卡刷卡时间差套取现金,借公务卡刷卡消费之名行现金使用结算之实……

本应成“反腐利器”的公务卡,缘何在实际推行中阻力不断?从内在因素上来说,使用公务卡结算,每一笔公务消费记录都可以被查询到,其“消费留痕”的特性动了部分别有用心者的利益“奶酪”,软抵制、硬化解等现象的出现也就不足为奇了。

从客观条件来看,部分公务活动消费的场所和地点并未达到使用公务卡消费的条件,公务卡的可操作性大打折扣,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公务卡的普及推广。

魔高一尺,道高一丈,消除公务卡推行过程中的“肠梗阻”,关键在延伸监督链条,不让别有用心者有漏洞可钻。财政等职能部门要进一步细化公务卡结算目录,尽可能把公务活动中可以使用公务卡结算的事项纳入到目录中,减少使用公务卡结算的“模糊地带”,防止少数人钻空子、搞变通。

在此基础上,通过查阅账目、询问商家等形式定期对公务卡使用情况进行检查,对拒用或者违规使用公务卡的单位或者个人,一律严肃问责追责,提升公务卡违规使用成本。

对因违规使用公务卡而违反廉洁纪律的行为,要坚持“一案双查”,一并追究单位主要负责人之责,以责任连带推动公务卡落到实处、发挥实效,真正让公务卡“卡”住公务消费乱象。(胡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