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我们就来说一说关于苏东坡神奇的一生?我们一起去了解并探讨一下这个问题吧!

苏东坡神奇的一生(他是苏东坡最有趣的朋友之一)

苏东坡神奇的一生

封面新闻记者 吴德玉

北宋大文豪苏东坡身边有很多有趣的朋友,佛印就是其中之一。在江北瓜州任职时,苏东坡和一江之隔的金山寺住持佛印禅师成为至交,两人经常谈禅论道。关于苏东坡与佛印的故事,在民间流传已久,但对佛印的传奇人生,大家却知之甚少。

10月29日上午,长篇小说《佛印禅师》作品研讨会在西南民族大学武侯校区举行。小说作者吴仕民及四川省社科联、四川省社会科学院、成都市社科联、四川大学、四川师范大学、西南民族大学、成都大学等单位领导和专家学者30余人出席研讨会。小说以大量生动而真切的细节描写,刻画了主人公佛印矢志不渝、潜心修行,解危救难、大慈大悲,宽容悲悯、普度众生的人生精神。专家们赞誉:“《佛印禅师》以新鲜的阅读体验,带领读者重回历史现场。”

讲述佛印成为一代高僧大德的过程

《佛印禅师》以出家宝积寺、云游陷险境、住持于名刹、名动开封城、禅师与居士、论禅昌江边、僧衣换玉带、带笑跨鹤西8个篇章,呈现了佛印精研佛学、执着修行,讲述佛印成为一代高僧大德的过程和与苏轼交往的故事。

《佛印禅师》

西南民族大学校长刘玉彬在致辞中认为,该书展现出作者深厚的文化底蕴与文字功底,是一部有高度、有内涵、有文思、有丰富意义的佳作,也是一部以审视中华文明的目光回看历史,以把脉文化发展的目光望向未来的气贯长虹之作。

吴仕民曾先后创作了《铁网铜钩》《旧林深渊》《佛印禅师》三部长篇小说。吴仕民介绍了作品的创作背景、素材来源、生活体验和创作感悟与经验。他说,《佛印禅师》的创作初衷是基于自身对传统文化和现实的观察与思考。他认为有必要通过小说的形式让大众更好地了解佛学,了解何为“禅”,不仅是以佛家的角度写僧人,更是以人的情怀表达对现实的认知。

苏东坡与佛印的交往充满机锋

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教授张放谈到该小说的价值所在时说,这是国内首次以长卷式描写佛印成为高僧大德的成长经历和传奇经历,弥补了仅通过读苏轼的诗词描写的佛印,全方位展示了佛印的人生经历。书中有鲜明的艺术特色,机锋相对,善恶对比,诗画合一。全书采用散文化笔法,读来如行云流水。

书中充满机锋,有许多苏轼与佛印的交往故事。写苏轼有一次为了戏谑佛印禅师,故意问他“为何诗中每每用‘僧’对‘鸟’,实在是对僧有失敬意”时,佛印禅师不紧不慢地回道:“僧与鸟对,因缘啊。且看今宵,不又是如此这般?”机智诙谐的佛印禅师,对东坡居士还以厉害。

以新鲜阅读体验带领读者重回历史现场

四川省社科院文学所所长艾莲评价:“《佛印禅师》新鲜的阅读体验带我们重回历史现场,读了之后,能给读者带到历史真实的空间,找到血肉丰满的描述。”白居易、苏东坡、欧阳修都是唐宋八大家,“香山居士,六一居士,东坡居士,这些别号是在什么情境中取的?是心之所好还是朋友的启示和开悟?《佛印禅师》是对文学史的补充和丰满。同时对史料的采集进行了文学的呈现,包括斗茶,斗鸡,盂兰盆节,我们被安利了很多民俗学。”

与会专家认为:《佛印禅师》处处风雅,但又不是只谈人生,处处有人生的妙悟,背后有厚重的东西——悲天悯人的情感,既是一代名僧佛印的禅悟人生,也是苏东坡与佛印高情雅趣的千古佳话,有着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的胸襟。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欢迎向我们报料,一经采纳有费用酬谢。报料ihxdsb,3386405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