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的家国情怀,古已有之。
心念祖国,是根植于每个中国人内心的意念。
人们用不同的方式,表达着自己的爱国情怀。
画家用线条,作家用文字,而诗人则用一句句或婉转或豪迈的诗句,传达着自己的爱国情怀。
古往今来,有过:“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有过:“只解沙场为国死,何须马革裹尸还。”
有过:“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青照汗青。”
......
今天就一起,去寻找那些藏在古诗词中的家国情怀吧。
《出塞》
唐·王昌龄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依旧是秦朝时的明月、汉朝时的边关,战争从未停止,曾经赶赴战场的战士也不曾返回。
哪有什么岁月静好,不过是有人在替我们负重前行。
想起祖国边境的战士,面对恶劣的天气和敌人的窥视,他们不曾退却,让五星红旗始终屹立不倒。
《凉州词二首·其一》
唐·王翰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用夜光杯承载葡萄酒,这是战场上少有的休闲时刻,但正当饮用之时,前线却传来战报,敌人要来了。
在一声声号角声中,将军放下酒杯,跨上战马,尽管军情万分紧急,将军仍是洒脱一笑:没准我是醉倒在沙场上的,而不是被敌人打死的。
用最乐观的态度,来面对最险峻的处境,这份心性令人敬佩。
《满江红》
宋·岳飞
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
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
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
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
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
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岳飞是伟大的民族英雄,也是爱国诗人,想起曾经的靖康耻,心中的悲愤久久不能平复。
此时的岳飞已经过了壮年,但心中的雄心壮志并未衰减,仍想再度走上沙场,用敌人的肉饱腹,用敌人的鲜血止渴。
在中国战争史上,有无数个“岳飞”,前仆后继、浴血奋战,挽救民族于危亡之中,他们是真正的英雄。
《示儿》
宋·陆游
死去原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曾经诗人以为当人死后,外界的一切都会与自己无关,可等自己时日不多,才明白仍会因为祖国尚未统一而感到心痛。
陆游一生都在期盼大宋的军队可以收复中原,即使在临死之前,他依然盼望着能收复故土。
赤子之心,永生不灭。
爱国已经是每个中国人心中最深的印记,不管身在何方,不管处在何地,祖国永远都是我们内心的牵挂。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宋·辛弃疾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
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
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
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
可怜白发生。
国家兴亡,匹夫有责。
辛弃疾不仅是诗人,更是一位将军,他曾手握弯刀与敌人血战沙场,也曾骑快马,拉硬弓,驰骋疆场。
起义失败后,辛弃疾接连遭到打击,头发也渐渐花白,但唯一不变的,是那份报效国家的决心。
《过零丁洋》
宋·文天祥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面对敌人的劝降,文天祥始终不为所动,用这首诗来代表自己的心情:国在人在,国破人亡。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以磅礴的气势、高亢的情调收束全篇,表现出他的民族气节和舍身取义的生死观。
这首诗不仅是文天祥的写照,更是战争时期,我国无数英勇烈士的写照,正是他们用自己的生命,用自己的血肉之躯,挡住了敌人的侵犯,这才有了现如今的和平。
《出塞》
清·徐锡麟
军歌应唱大刀环,誓灭胡奴出玉关。
只解沙场为国死,何须马革裹尸还。
出征的战士应当唱着军歌胜利归来,哪怕在战场上为国捐躯,又何须裹尸而归。
从诗词中,我们可以看出诗人对侵略者的蔑视,对国家的热爱。
哪怕明知会战死沙场,哪怕明知无法魂归故里,但依旧不曾后退一步,令人心生敬佩。
读古人爱国诗词,心中的情感愈发沉重。
英雄逝去,留下的绝不仅仅是被人称赞的事迹,还有他们的精神。
现世安稳,是有人替我们负重前行;和平生活,是有人在为我们誓死捍卫。
先辈永垂不朽,吾辈定当自强!
来源:古诗新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