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妙知识季#,下面我们就来说一说关于如何快速成为一个外卖骑手?我们一起去了解并探讨一下这个问题吧!
如何快速成为一个外卖骑手
我从两个话题出发,为你提供知识服务。一是外卖骑手成县城购房主力,二是华侨华人掀起新一波回国创业潮。
来看第一条。刚刚过去的这个春节,很多人就地过年,没有回老家,其中也包括很多外卖骑手。他们在整个春节期间仍然忙碌着,让就地过年的人们能吃上热腾腾的外卖。通过辛勤付出,外卖骑手也获得了稳定的收入。
据美团发布的报告,美团上日活骑手数量达到100万,60%的全职骑手每月收入超过5000元。一、二线城市骑手的收入更高,平均能达到9000元。搁在家乡县城,他们是很受欢迎的高收入群体,如今,外卖骑手已经成为家乡县城的购房主力。去年底,美团对10万骑手展开调查,其中有25%的骑手拥有汽车,40%的骑手有固定房产,其中超1/3是全款买房,近两成的房屋价格超过110万元。
最近还有一则刷屏的消息:上海有名校毕业生,被裁员后干起了外卖骑手,没几个月就干到了站点的“跑单王”,之后更是一路开挂,从一线骑手晋升为区域经理,年薪50万元。另据饿了么调查显示,45%的骑手将“晋升为站长、配送经理”作为自己下一步的发展目标,还有8%的骑士期待日后“成长为物流服务商总裁”。
总之,外卖骑手这份职业,正在打破我们的刻板印象,不仅仅是一份有保障的工作,更是一条有希望的职业发展路径。
消息就是这样,来看看能学到什么知识。
以往我们认为,外卖骑手这份工作没有什么技术含量,谁都能干。最近我随手翻到一本书,叫《零基础做外卖骑手》,才发现,想要当好一名外卖骑手,不是那么容易。
比如书里提到,有一位出生于1997年的年轻骑手,叫戴钦雄。他在2019年入职广东惠州的饿了么蜂鸟专送,一直保持着日均50单以上、每月1800多单的惊人业绩。要知道,一般的骑手,日均30多单、每个月能跑上1000单就算不错了。那么,戴钦雄是怎么成为“跑单王”的呢?我读了他总结的攻略,非常有启发。
平时,我们在大街上看到外卖骑手一路飞驰,知道他们是在为尽量多跑单赶时间。但是,也会隐隐为他们担心,骑这么快,会不会不安全?这些年,外卖骑手出交通事故的新闻真是不少。多跑单,一定要在路上抢时间吗?
其实不对。跑单不是体育比赛,竭尽全力、跑完这一场就完了。跑单是一个长期、持续的系统工程,最重要的,不是你在某一单上节约了多少时间,而是你能够在每个环节上都避免浪费时间。
首先,不要在装备上掉链子。
比如,电动车骑着骑着没电了。这种情况一旦发生,耽误的时间可就不是一点半点。戴钦雄给自己备了两台电动车,每台骑四五个小时之后,就换另一台,换下来的那台赶紧充电。而且,平时就要和商家搞好关系,一旦需要临时充电,可以在商家那儿充一会儿。手机也是一样,充电宝每天充满电之后随身带着。另外,还要配一个透明塑料手机袋,下雨天用,以免手机进水出故障。
还有,很多骑手为了抢时间,会把电动车乱停乱放。结果,有时候自己找不到了,有时候被小区保安挪走了,有时候还会被交警罚款。为了避免这些情况,一定要按规定,停放在有非机动车停放标识的地方。戴钦雄说,骑手爱护自己的装备,要像战士爱护自己的枪一样。战士会把自己的枪乱扔吗?肯定不会。
说完了装备,再来看第二点,就是避免出错。
相信你一定经历过,骑手送错餐,你三番五次打电话和对方沟通,你很生气,对方也很无奈。所以,到商家取餐时,骑手一定不能拿了就走,花点时间仔细核对餐品,确认清楚了再走。要知道,拿错一单,那你就得花几十分钟折返重送,还得和顾客反复沟通解释。如果得了差评,还会一天不痛快,接下来的工作都会受影响。
还有,有的骑手是把餐品送到集中放外卖的桌上或者架子上就走,但是这里往往摆了几十份外卖,顾客一旦找不到,就会打电话问骑手,而骑手也想不起来具体放哪儿了,一来二去又会耽误很多时间。有经验的骑手,会发消息告诉顾客,具体放在架子的几层的哪个位置,拍一张餐品的近景图,再拍一张远景图,顾客一看就知道东西的相对位置,去了就拿。
避免了前面这些环节的时间浪费,再来看第三点,怎么缩短路上的时间。
戴钦雄不是惠州本地人,刚开始跑外卖的时候,他会在下班之后,额外花时间来熟悉常驻区域范围内的小区、写字楼和商户。比如,住宅小区有几个出入口,电动车让不让进、从哪个门进,保安态度是否友好;写字楼的电梯,外卖员能不能上,在高峰期能不能挤得上去;各个商家的出餐速度怎么样,是提前做好还是要等骑手到了才做;大学校园和科技园,门牌号是否规则,如果门口有园区地图,一定要用手机拍下来收藏;等等。
把这些功课提前做好,自然知道该怎么抢单、怎么送餐最省时间。决定一个骑手送餐效率的,归根结底,不在于速度,也不在于聪明,而在于掌握信息的颗粒度。
听完这位“95后”跑单王的分享,我想起网上流传的一句话:“复杂的事情简单做,你就是专家;简单的事情重复做,你就是行家;重复的事情用心做,你就是赢家。”
来看第二条。
本届北京冬奥会的惊艳亮相,以及中国运动员取得的好成绩,不但让国人激动,更引发了海外华侨华人的盛赞,他们由衷感叹:“我们骄傲,我们是中华儿女!”在为祖国骄傲的同时,这几年,华侨华人也掀起了一股回国创业潮。
为了承接这一波“归国热”,各地方政府行动起来,出台各种优惠政策来“抢人”。比如,天津、合肥、宁波、江门等城市设立了“侨梦苑”,这是专门为华侨华人回国创业而设立的产业园区,目前全国已经有17家“侨梦苑”落地。对于华侨华人回国创业面临的其他问题,比如子女教育、身份认定、住房安置等等,各地也都出台了相应政策。
另据央视新闻报道,有“侨都”之称的广东省江门市,最近出台了15项改革举措,重点解决目前投资信息不对称、政府服务不便利等问题,为华侨华人在江门投资提供一站式服务。这个政策的出台,被看成是粤港澳大湾区吸引华侨华人投资创业的示范性动作。
消息就是这样,我们来看看能学到什么知识。
为什么各地要花大力气吸引华侨华人?都说华侨华人是连接国内外市场的桥梁,但具体是怎么连接的?在哪些环节发挥作用?最近,远川研究所的陈方豪老师,详细介绍了著名侨乡泉州南安的案例,我读完后很有收获。
泉州南安,可能很少有人听说过,但是,这里是当之无愧的“世界石都”。全国70%的石材进出口业务是来自这里,人民大会堂用的石材来自这里,连世界上唯一一座八星级酒店——阿联酋的阿布扎比皇宫酒店,它用的1.5万吨大理石,也几乎全部来自南安。
那么,是南安大理石资源得天独厚吗?南安确实产大理石,但是无论是储量,还是品质,它都不算是最好的。南安之所以能成为“世界石都”,是因为它完成了关键的跨越:从出口初级大理石资源,到形成世界领先的石材加工产业链。在这个过程中,南安庞大的华侨群体功不可没。
改革开放之后,南安依靠大理石资源发展起了石材产业,当地经济开始起飞。但是,当地石材产业一直停留在初级加工阶段,很快就出现了激烈的价格战,市场无序竞争,大量企业倒闭。这种情况在依靠出口自然资源的地方很常见。如果不能跳出低端价格战的泥潭,这个地方就只能一直靠出口廉价资源为生,直到自然资源耗尽为止。
幸好,1992年之后,大量华侨带着资本和技术进入南安投资建厂。他们了解海外的先进技术,往南安成套地引进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意大利生产加工设备,包括拉锯、圆盘锯、自动磨机等等。这就把南安的石材加工,从手工作业一下子升级到了机器时代,生产效率和石材品质都提升了。在华商新技术的带动之下,本土企业也开始模仿跟进,成长起来了一批本土的龙头企业。
还有,前面说了,南安大理石的储量和品质都不算上乘,南安的石材产业要稳定发展,就不能一直依赖当地石料。当时南安有两个选择,一是从盛产石头的湖南省进口石料,二是从海外进口石料。按我们一般的想法,肯定是从国内进口比国外进口要便宜。其实不然。
石料又大又沉,走公路或者铁路运输,每立方米石料最低也要1000元。而从海外,比如土耳其,通过海运过来,每立方米不超过500元,便宜了一半。在侨商的带动下,南安不把选材局限在国内资源,而是从全球超过50座储备矿山中选购优质石料,解决了长期的原材料问题。
当然,还有最重要的,侨商帮助南安的石材产业链对接全球需求,打开了全球市场。他们熟悉国际贸易规则,还频繁在海外开展销会、设展销中心,让南安石材在海外打出知名度,最终成就了南安“世界石都”的美誉。
我看到一个数据,海外华侨华人数量,在1980年代初只有2300万,而现在已经增长到了近6000万,其中,海外华商的经济实力和各个领域专业人才的数量,更增长了将近10倍。海外华侨华人实力的整体提升,是国内经济进一步发展的重要资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