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作挑战赛#

渐悟和顿悟是佛家文化的两个非常重要的概念。

顾名思义,渐悟就是逐渐开悟,顿悟就是瞬间开悟。

在历史上,还有渐悟与顿悟之争。

渐悟派认为,悟性的开发需要磨炼,连释迦牟尼都必须经过苦修,才能最终成就。

顿悟派认为,无论经过如何的修习,最终的成就都必然是对标直达,是“恍然大悟”(一下子悟道),即顿悟。

其实,不仅仅是佛家,也包括道家、儒家,都是讲“顿悟”的。

所有的圣贤,所有的经典,所有高明的方法,讲的都是——直达最高的站位。

所谓直达最高的站位,就是顿悟。

而且这个站位是“无上”的站位,即“没有最好,只有更好”。

儒释道感悟100条:儒释道是如何讲(1)

比如儒家说,“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就是直接站位于“正大光明”;而修齐治平,就是把个人的修身齐家与治国平天下的崇高目标直接挂钩;同时儒家认为,“人人皆可为圣贤”。

比如释家说,“人人皆有佛性”,这个“性”即儒家“性本善”的性,是“明心见性”的“性”;而各类经典中开头的“如是我闻”,就是直接“如是”,直接对标“人人皆可以成佛”。

比如道家说,“道可道,非常道”,意思就是说不要站位于常道,而要直接站位于非常之道。

因此,顿悟是一种高明的智慧,即直取最高站位,直达最高站位。

概言之,顿悟,就是“取法乎上”,就是“正大光明”,就是“上善若水”,就是“见贤思齐”

而且,顿悟是瞬变——直取直达,“虎变豹变”!

儒释道感悟100条:儒释道是如何讲(2)

生命本悟,快乐本心。天人本一,智慧本光。听光中文、光未央原创作品未经许可请勿转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