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地道风物#

小麦在越冬前所形成的分蘖数量多少与分蘖强弱情况,是影响小麦后期产量高低的重要因素。其原因主要有两条:

①小麦越冬前所形成的分蘖有效成穗率高、成穗个头大、籽粒更多更饱满,小麦年后春季返青期所形成的的分蘖有效成穗率偏低、成穗个头偏小、籽粒偏少饱满度低。

②小麦的最终亩产量主要是亩穗数、单穗籽粒数、籽粒饱实度三个方面构成的,而决定小麦的总体穗数主要是有主茎成穗数和分蘖成穗数组成的,小麦主茎的穗数基本上是固定不变的,而小麦分蘖所形成的穗数是可以增加或减少灵活变动的,一般来说,在合理分蘖范围数量内,小麦分蘖数量越多、小麦后期亩穗数就越多,小麦冬前分蘖数量越多、分蘖越健壮,小麦明年形成的总亩穗数就越多、穗粒数量就越多、籽粒饱实度就越好、后期亩产量就越高。

小麦苗期长势弱后期管理(小麦冬前苗弱孽少)(1)

一般来说,小麦在冬前形成健壮苗的平均标准(半冬性小麦品种):①单棵麦苗长出4-6条次生根(加上细须根不少于10条);②单棵麦苗长出3-5个分蘖(3个大孽、2个小孽,冬前全田分蘖量总数在60-80万个且全田3个分蘖以上的麦苗占一半以上,);③单棵麦苗主茎长出5-6片叶1心(大/小叶一共6-7片);④单棵麦苗高度在20-22公分左右;⑤单棵麦苗叶片颜色深绿宽短。小麦要是在冬前达到上述5个标准,且明年开春后各项麦田管理再跟上促进小麦分蘖顺利成穗孕粒,基本就能确保小麦后期能够获得一个非常理想的高产。

也正是因为如此,加强小麦冬前管理,促使小麦冬前长势越健壮,能够在冬前形成的充足且健壮的分蘖,这是实现明年小麦高产的重要方法。

小麦苗期长势弱后期管理(小麦冬前苗弱孽少)(2)

但是问题就来了,咱们农民朋友秋季种植的小麦,经常会因为播种时间过早或者播种过晚或者播种过深或者播种过浅或者因为整地播种质量差、水肥管理不当等各方面的原因,造成小麦在冬前经常出现弱苗、旺苗、分蘖困难、分蘖不足、分蘖不壮等方面的问题,那么对于这样不同情况的麦田,咱们大家在冬前应当如何进行管理来促根促孽、壮棵壮孽呢?

下面这篇文章,农技小背篓就围绕小麦促孽壮孽为核心,重点给大家解答一下这方面的问题。

小麦苗期长势弱后期管理(小麦冬前苗弱孽少)(3)

一、冬前小麦在什么环境条件下最有利形成充足且健壮的分蘖?

(一)小麦分蘖对天气温度的要求

小麦分蘖对温度的要求范围是最低3-4度、最高17-18度,其中最有利小麦分蘖的平均气温是6-13度(分蘖数量最多、分蘖最健壮)。当温度低于3度以下时小麦基本上不会再分蘖,当温度高于18度以上时小麦分蘖会趋于停缓。除此之外,小麦分蘖期还需要有充足的光照量,如果小麦播种后到冬前经常出现长期连续阴雨无太阳的天气,这样的麦田在冬前也很有可能发生分蘖不足、分蘖细弱的问题。

很多在秋季播种小麦时间过晚的麦田,因为小麦在冬前生长期过短、苗株分蘖所需要的积温不足(分蘖的数量还不充足温度就降得很低了),就会出现小麦在冬前分蘖不足、叶片不足的情况(秋季小麦播种越晚、冬前麦苗的叶片数量和分蘖数量就越少)。也正是因为如此,对于播种期太晚的小麦,我们一般要求在小麦适播期内每推迟一天播种就增加0.5-0.8斤的播种量,这样做的目的就是为了晚播小麦能够在冬前达到足够的亩孽数量,或者说是为了通过增加播种量、增加主茎成穗数来弥补分蘖成穗数不足的短板。

小麦苗期长势弱后期管理(小麦冬前苗弱孽少)(4)

(二)小麦分蘖对湿度的要求

小麦分蘖对土壤湿度的要求范围是地下5-15公分的土壤湿度在60-80%左右,其中最有利于小麦形成充足健壮分蘖的土壤湿度是70%左右(土壤湿润而不旱不涝),土壤过旱和过涝都会造成小麦分蘖生长缓慢或分蘖生长停滞。如果麦田土壤干旱缺水(土壤湿度小于60%及以下),则麦苗就会因为根系水肥吸收困难、不能提供充足养分去促进分蘖和形成健壮孽;如果麦田土壤长时间积水(土壤湿度大于85%),则麦苗就会因为根系在土壤长时间浸泡、缺氧窒息而无力去正常分蘖和形成健壮分蘖,严重时还好造成麦苗大量出现高湿性病害或造成麦苗大量发生沤根烂根黄苗死棵的问题。

小麦苗期长势弱后期管理(小麦冬前苗弱孽少)(5)

(三)小麦分蘖对播种深度的要求

小麦的播种深度也影响着小麦的分蘖数量和分蘖质量。一般来说,小麦播种的深度掌握在3-4公分最合适(最深不可超过5公分、最浅不可低于3公分)。如果小麦播种的过深则小麦分蘖困难、幼孽生长困难而分蘖晚、分蘖少;如果小麦播种的过浅则小麦容易受旱缺水、幼孽漏在寒冷的地面而茎叶细弱、分蘖弱瘦、越冬容易发生冻孽。

(四)小麦分蘖对播种密度的要求

小麦播种密度适宜,则麦苗水肥供应充足、光照与生长空间充足,就有利于在冬前形成充足且健壮的分蘖。如果小麦播种密度过大,则容易因为苗株拥挤、生长空间不足、彼此互相争夺水肥光温等资源,进而出现分蘖少、分蘖差的问题,也容易造成小麦年后有效成穗率低、穗粒发育不良而减产;如果小麦播种密度过小,虽然小麦生长发育虽然有了充足的空间、光照、水肥等资源,但会造成麦田因为总体苗株数量偏少、总分蘖数偏少(主茎穗数 分蘖穗数不足)而不利于后期实现高产。

小麦苗期长势弱后期管理(小麦冬前苗弱孽少)(6)

(五)小麦分蘖受品种和水肥条件的制约

从小麦品种上来说,一般春性和弱春性的小麦品种分蘖总数偏少,而冬性和半冬性的小麦品种分蘖总数较多。

从麦田水肥供应上来说,一般底肥充足、年前麦田水肥供应充足合理(肥料主要是磷和氮,水份主要看墒情)的麦苗分蘖多、分蘖壮,反之,底肥不足、年前麦田水肥供应不足(肥料主要是磷和氮,水份主要看墒情)的麦苗分蘖少、分蘖弱。

二、冬前小麦弱苗、旺苗、分蘖太少太差、分蘖太多太密的麦田如何管理?

(一)长势太弱和分蘖少差的麦田管理方法(管理上要以促为主)

①麦苗长势较弱、分蘖较差的地块,可以在冬前用0.3%的磷酸二氢钾(或每亩使用50-60克) 1000倍的芸苔素内脂(或每亩使用10毫升) 0.2%含硼叶面肥(每亩使用15毫升)喷施2遍的方法进行管理

小麦苗期长势弱后期管理(小麦冬前苗弱孽少)(7)

②小麦分蘖期阴云降雨多、晴天光照少导致麦苗分蘖能力弱差的地块,可以通过在冬前划锄中耕2次进行松土散墒的方法进行管理。

③土壤贫瘠、底肥不足的麦田,可以通过在小麦出苗后长到2-3叶1心期且结合浇水每亩追施8-10公斤尿素的方法进行管理(浇水施肥后2-3天田间划锄松土1次。)

④麦苗长势不良、生长较弱的麦田,应当抓住麦苗3-4叶1心期及时打药除草,以此通过灭杀控制杂草、减少杂草与麦苗之间的水肥竞争,进而来进一步促进弱苗变壮后能够更好的分蘖。(这一点很多农民朋友都不太重视)

⑤对于秋季播种时间特别晚、冬前单棵麦苗分蘖数量不足的麦田(尤其是分蘖数量少于2个、土壤黏重的麦田),冬前就不要在进行冬灌了(再浇封冻水容易造成麦苗越冬发生冻害),可以在冬前采取中耕松土保温保墒保苗、年后温度稳定在8-10度时早浇返青水、早追重施返青肥(高氮肥)的方法来增强苗情苗势、增加分蘖成穗数量。

小麦苗期长势弱后期管理(小麦冬前苗弱孽少)(8)

(二)长势太旺和分蘖多密的麦田管理方法(管理上以控为主)

①对于冬前长势过旺、分蘖数量过多、田间群体过大的麦田,建议在浇灌冬灌水尽量推迟晚浇,冬前墒情较好时甚至可以不浇封冻水,同时在返青水时也要尽量的进行晚浇,以此来控旺壮棵、促进旺苗变壮苗,这样有利于形成壮孽、提高后期有效成穗率。

②对于播种时间过早、播种量过大、群体数量超过80万及以上且水肥充足、长势过旺的麦田,可以在12月上中旬时对全田麦苗进行镇压1-2次(如用铁桶滚压、人工踩踏等),以此压制旺苗生长、促根壮孽、压制大孽扶持小孽。不过需要注意的是,在冬前对麦苗进行镇压时,要选择晴天午后、土壤润而不旱时进行,早晨和傍晚、麦田干旱或者阴雨天都不可进行镇压麦苗;除此之外,麦苗镇压一般不可镇压播种过晚、长势较弱的麦田。

小麦苗期长势弱后期管理(小麦冬前苗弱孽少)(9)

③对于播种量不大但冬前长势旺、群体大的麦田,还可以在冬前对麦苗顺垄进行6-8公分的深中耕,以此来切断麦苗部分根系、削弱麦苗水肥吸收能力,进而起到控制地上茎叶旺长、促进分蘖和培养壮孽的效果。麦田冬前深中耕断根控旺的方法,不适合土壤贫瘠、播种量大、总主茎苗数密度大的假旺长麦田使用。

④对于冬前长势过旺而茎叶生长旺盛、分蘖数量太多、苗株细弱、根系生长不良的麦田,还可以在冬前通过喷打矮壮素、助壮素、多效唑 磷酸二氢钾的方法进行控旺壮棵,这样既可以控制麦苗冬前旺长,又可以促根壮孽和提高越冬抗寒能力。

好了,关于小麦冬前弱苗、旺苗、分蘖过多或分蘖不足地块的管理方法,今天就暂时先给大家介绍这么多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