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教22年,杨浦高级中学教师张璇让语文课堂变得妙趣横生,也让班主任的工作充满了温度。作为市第十二次党代表大会代表,她告诉记者:站上三尺讲台,就要帮助孩子们从小树立伟大志向,不负时代,不负韶华,不负国家的殷切期望。

用细微美好滋养学生心灵

在百度贴吧里,有一条帖子这样问道:“张璇这个老师怎么样?”回复里有人答:“你遇到就知道张璇老师的好了。”

“好”在哪?全国优秀班主任、全国优秀教师、上海市劳动模范、上海市特级教师、上海市十佳班主任、上海市最美班主任……这一连串的荣誉称号或许是佐证,但在学生们的心目中,有着更生动更具体的答案。

许多孩子都还记得张老师那堂特别的“开学第一课”。那一天,张璇给每位学生送了四样礼物:棉花糖、橡皮、文件袋、记号笔。“大家能不能猜猜看,这些礼物有什么样的寓意?”

“棉花糖的内心甜蜜而温暖,我们在生活中也要努力带给别人温暖!”“橡皮告诉我们,要学会不断地改正错误!”“记号笔无法完全遮盖原来的颜色,意味着要保持纯良的底色”……学生们七嘴八舌的讨论迸发出创意的火花,许多做人的道理也寓于无形。

润物无声,这就是张璇多年来一直坚持的育人方法。“进入青春期的孩子,往往抵触说教和灌输式的教育,不能将观点强加给他们。”因此,她努力把价值引领融入班集体生活的细节,在每一堂课、每一项活动、每一个仪式中,用细微的美好滋养学生心灵。

“通过一节课可能不会发生什么根本性的改变。但也许可以种下一颗种子,让学生得到一些向美向善的感悟,成长是件细水长流的事情。”张璇一直希望,可以“把有意思的事做得有意义,把有意义的事做得更有意思”。

悉心陪伴引导“破茧成蝶”

眼下,高三的学生们仍在紧张复习、备战高考。在学生们的家里,几盆张璇在去年开学时种下的绿萝仍在茁壮成长。那时,张璇告诉孩子们,尽管学习压力很大,尽管并非每个人都是成绩最优秀的,但都可以像绿萝一样保持强大的生命力,不断向上攀爬,创造奇迹。

“绿萝搭上架子就能向上生长,而我就要成为那个搭架子的人。”张璇说。这些年,她一直努力走进学生的世界,在教书育人的过程中充当学生的良师益友,激发他们的成长动力,悉心陪伴一个个年轻人“破茧成蝶”。

长宁区教育学院初中数学教研员(杨浦高级中学教师张璇)(1)

班里曾有一个调皮、好动的男生小林这样对张璇说:“你们都觉得我不好,那我就坏给你们看。”经过和家长沟通,张璇发现,小林常在家中受到责备和批评,他的“坏”是为了保护自尊,便开始尝试制定有针对性、个性化的长期教育引导策略。

“我上小学之后,就再也没有人夸我是好孩子了。”一次学农活动被表扬后,小林的反应让张璇感到心疼,在后来的“读家书”活动中,她特意给小林写了一封信,从平常的点滴琐事中细数他身上的闪光点。慢慢地,张璇和小林成了好朋友,帮他建立起信心。小林的自我发展也逐渐走上良性循环,顺利考入大学。

立德树人传承红色基因

“《觉醒年代》有续集吗?我们今天的美好生活,就是《觉醒年代》的续集。”去年建党百年之际,张璇在班里播放了不少红色题材的影视作品。荧幕上,革命先烈眼神坚毅、面露微笑英勇就义的动人场景,让不少学生都表示“泪目了”。

上海是党的诞生地,杨浦则是近代工人运动的发祥地之一,丰富的红色资源是对青少年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的生动教材。张璇发现,近年来,语文课本中讲述革命历史、弘扬爱国主义的文章也越来越多了。“我也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开动脑筋让课本教学更贴近学生的思想与生活,更生动地介绍中国人民在党领导下努力追求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辉历程。”在她看来,传承和发扬红色基因,除了课堂教育,更需要发挥家庭和全社会的力量,帮助学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

张璇一直将人民教育家于漪老师的教诲记在心上,成为一名优秀教师一定要锤炼立德树人的大基本功,“我要继续努力,助推每个学生去追求梦想”。

栏目主编:张骏 文字编辑:顾杰

来源:作者:吴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