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子号卫星实验成果(世界首颗量子科学实验卫星)(1)

百年,坚忍无畏,改天换地;

十年,开拓创新,成就非凡;

问江山何以壮美如画卷?

民族梦想,伟大复兴,勇毅前行!

墨子号卫星实验成果(世界首颗量子科学实验卫星)(2)

讲述:任志宏 提问:龙思彤

墨子号卫星实验成果(世界首颗量子科学实验卫星)(3)

点击收听

  A

  2016年8月16日,世界上首颗量子科学实验卫星“墨子号”顺利升空,标志着我国空间科学研究迈出了重要一步;也标志着人类对于量子物理的研究,正逐步从理论研究走向现实应用。而对于量子物理来说,这还仅仅是人类迈出的“一小步”,一场“量子革命”,也才刚刚拉开大幕。

  量子被认为是物理世界里最小的、不可分割的基本个体,量子拥有许多“反常识”的奇妙特性,比如量子态叠加、量子纠缠、量子不可克隆定理等等;“墨子号”量子卫星就是要利用量子的这些特性来做一系列的科学实验。

  Q

  老师,您刚刚提到的那些特性我都不懂。您能以量子纠缠为例给我讲讲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吗?

  A

  可以这样理解,就是两个相关的量子,存在着某种“心电感应”,无论两者相距多远,都能在一瞬间同时改变状态。而这种特性打破了以往科学家对物理世界的认识规律,甚至一度遭到爱因斯坦的怀疑。不过科学研究最终证实,这种“幽灵般的超距作用”确实是存在的。打个比方,就相当于有人拿了一副手套,其中一只寄到了香港,另外一只留在北京的纸箱里,大家都不知道邮寄到香港的那只手套是左手还是右手。但有一个方法,就是你打开留在北京的纸箱,当你看到箱子里那一只手套的瞬间,就可以同时确定寄走的那一只是左手还是右手啦!这就是相当于一种“纠缠态”,无论它们距离有多远,你都可以瞬间就确定。

  有了“量子纠缠”这样的情况,科学家于是就想到了利用粒子的这种特性制备一组互相纠缠的量子,并分别放在跨度很远的两个空间,然后改变其中一个量子的状态,也就能够瞬间改变了另一个量子的状态,这样就可以达到信息的瞬间传输了。“墨子号”就是用来进行这样科学实验的一颗卫星。

墨子号卫星实验成果(世界首颗量子科学实验卫星)(4)

  Q

  老师,现在我们的“墨子号”都做了哪些实验呢?

  A

  好的,我来回答你的问题。我国的“墨子号”量子科学实验卫星预先设定了三大科学目标,第一是量子密钥的分发;第二是量子纠缠分发;第三是量子隐形传态。

  量子密钥分发,通俗的说就是量子保密通信。也就是当卫星在轨运行的过程当中,它会将不同的单光子束分别发送到两个不同的地点,在实际的实验中设定的是北京的兴隆站和新疆的南山站,然后地面的工作人员将接收到的光子进行测量,从而约定密码,最终以实现遥远两地之间绝对安全的量子保密通信。

  第二个实验就是量子纠缠分发。实验中,卫星会制备出一对纠缠的光子,然后把它们分别发送到位于云南的丽江站和青海的德令哈站。那么根据量子的纠缠理论,虽然这两个量子它们的状态不断变化,而且是不确定的,但是只要测量其中的一个光子,就知道另外的一个光子的状态了,我们形象地说就好像是双胞胎的心灵感应。接下来实验人员同时对这两个接收到的光子进行独立测量,从而验证爱因斯坦所说的这种“幽灵般的超距作用”是否真的存在。

  时空穿越一直是人类的梦想。在量子世界中,这种时空穿越的现象是否真的存在,这就是量子卫星要做的第三个实验,量子隐形传态,就是用隐形的方式传输量子的状态。实验中,科研人员会在地面的实验站制备出一对纠缠光子,一个留在地面,一个发送到卫星上。那么与此同时,科研人员还会再制备出第三个光子,让它和地面的光子发生新的纠缠。按照量子的理论,在地面的两个光子纠缠在一起的同时,天上的光子不再和地面上原来的光子纠缠,反而会呈现出地面上第三个光子的状态,就好像把地面的第三个光子瞬间传送到了空中;这听起来是不是很奇妙啊!

  Q

  老师,不仅奇妙,这些说法也太烧脑了,我们听的似懂非懂啊!

  A

  嗯,这位同学说的太好了!而且这个说法很“准确”!就是“似懂非懂”。是这样的,量子物理在物理学的领域虽然有一百多年了,它的“独特魅力”也正在这里。上百年来,无数的科学家投身其中,但研究的成果仍然很有限,就在于它用语言很难描述明白。所以,在量子物理学领域有这样一个说法:如果你说,你真正了解了量子物理学,那说明你还没有真的搞懂呢。不过,量子物理学的魅力就在于,在人类没有彻底搞明白之前,它却是可以边探索边应用的,这也是我国“墨子号”量子科学实验卫星的魅力所在啊!

墨子号卫星实验成果(世界首颗量子科学实验卫星)(5)

  Q

  老师,请问现在“墨子号”怎么样啦?

  A

  目前“墨子号”量子科学实验卫星还在太空飞行,科学家们还在做着各种探索和实验。它获得的科研成果也不断被国际科学界认可和肯定。比如在2019年1月份,美国科学促进会就宣布,“墨子号”量子科学实验卫星科研团队被授予了2018年度克利夫兰奖,以表彰科研团队通过实现千公里级星地双向量子纠缠分发,为推动大尺度量子通信实验研究做出的卓越贡献。这是这个奖项设立90多年来,中国科学家在本土完成的科研成果首次获得这个荣誉。而在之前的2018年12月17日,“墨子号”完成的洲际量子密钥分发研究成果,还被列入美国物理学会2018年度国际物理学领域的十项重大进展。

  目前我们的科学家还正在探索,争取把量子卫星的重量由现有的几百公斤降低到几十公斤以下,同时把地面接收系统的重量由现有的10几吨降低到100公斤左右,实现接收系统的小型化、可搬运,为将来卫星量子通信的规模化、商业化应用奠定基础。

  说到商业运用我还要补充一点,就是实用化的量子保密通信技术正在蓬勃发展,但要进一步实现从实用化到产业化规模应用,还面临着不少挑战。其中,标准化是关键一步,是未来产业成熟发展的基石。

  目前,我国正全力推进“量子密钥分发”的标准化相关工作。2017年成立了量子通信与信息技术特设组,正在围绕量子保密通信标准体系的术语、应用场景、网络架构、技术要求、测试方法、应用接口等内容编制有关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另外,我国专家在推进国际标准化进程方面也在不断地探索和努力。希望同学们保持一颗好奇心,不懂就问,去学习,去探索,将来为我们的科学研究做出自己的贡献。

讲述:任志宏

墨子号卫星实验成果(世界首颗量子科学实验卫星)(6)

  演播艺术家,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主持人、播音指导。曾担任中央电视台中文国际频道《国宝档案》栏目主持人,先后获首届全国广播朗诵大赛专业组一等奖、第二届全国广播电视播音员主持人“金话筒”电视主持人金奖。

提问:龙思彤(14岁)

墨子号卫星实验成果(世界首颗量子科学实验卫星)(7)

非凡十年·我们的新时代

主办

中国宋庆龄基金会

中国广播电视社会组织联合会

新华网

承办

中广联合会有声阅读委员会

主创人员

总策划:杭元祥 范卫平

策划:陈爱民 王秋 孙巍

统筹:胡银芳 高建荣

撰稿:集体

监制:郝卫群 钱宇 毛蓉蓉 闫蕊

融媒体:白钢 洪博 雷杨 马鹏 宋扬

高磊 朱伟雄 张宝玉 权敬 吴雪婷

音频制作:闫乔锋

视频制作:龙又

平面设计:郝毅

微信制作:司雯

联动

墨子号卫星实验成果(世界首颗量子科学实验卫星)(8)

中国宋庆龄基金会

墨子号卫星实验成果(世界首颗量子科学实验卫星)(9)

中广联合会

墨子号卫星实验成果(世界首颗量子科学实验卫星)(10)

新华网

墨子号卫星实验成果(世界首颗量子科学实验卫星)(11)

中国有声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