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四公子历来有不同的说法:有人说,袁世凯之子袁克文、张镇芳之子张伯驹、张作霖之子张学良、张謇之子张孝若,四人并称民国四公子:也有人说,袁克文、张伯驹、张学良与卢永祥之子卢小嘉四人合称民国四公子。当然,更多的人说袁克文、张伯驹、张学良与清朝贝勒载治之子溥侗并称民国四公子。时至今日,还是第三种说法流传最广。关于袁克文、张伯驹、张学良的轶事,大家早已耳熟能详,但对溥侗却知之甚少,仅知道他在京剧方面造诣极深,被人称之为“红豆馆主”,却不知道这个称号的背后隐藏着一段才子佳人凄惨的爱情故事。

慈禧一生最讨厌的男人(慈禧命他一生不能结婚)(1)

袁克文

关于溥侗的过往,没有人比溥侗的幼子毓子良先生最为熟知了。毓子良先生说,自己的曾祖父是道光皇帝的长子奕纬。因为奕纬在道光十一年就死了,并没有子嗣。所以,就把贝勒绵懿的孙子载治过继为嗣。咸丰四年,载治承袭贝勒爵位,六年后加封郡王衔。这位载治就是毓子良先生的祖父,溥侗的父亲。载治有五子,前三个夭折。载治曾和慈禧太后有一场激烈的争论。那就是1875年,同治皇帝突然驾崩,却没有子嗣,急需从皇室近支中选一位孩童过继同治,并继承皇位。当时很多人都认为既然为同治帝选过继子嗣,一定要从同治帝“载”字辈的下一辈“溥”字辈中选。载治认为在当时的皇室近支“溥”字辈中,自己的第四子溥伦是最合适的人选。因为,同治帝驾崩后,咸丰帝已无其他子嗣,要选近支宗室只能从道光帝下一辈开始。而载治的这一支正是承袭了道光帝长子奕纬。所以,载治和慈禧太后争论要立自己的第四子溥伦为皇太子也是合情合理。

慈禧一生最讨厌的男人(慈禧命他一生不能结婚)(2)

张伯驹

然而,慈禧太后绝不会向任何人屈服,更不会被任何人说服,遇硬则硬,遇强更强。一场争论下来,慈禧执意要立自己亲妹妹的儿子载湉为皇太子,继承大统。载治也只是嘴皮子上与慈禧太后争论,实际上不敢有任何实质性的举动。最终,慈禧胜出。想当初(十五年前),仅26岁的慈禧就敢为了权力搬倒丈夫咸丰帝的顾命八大臣,并缢杀怡亲王载垣与郑亲王端华两大铁帽子王,菜市口斩杀皇亲宗室肃顺。26岁的慈禧已有如此魄力,何况经过十五年的政坛历练,早已大权在握,更加老辣。载治不可能是慈禧的对手。此后六年,载治心里一直憋屈,于光绪六年(1881年)去世。四子溥伦承袭其贝子爵位,住在父亲载治的贝勒府,而后来五子溥侗则搬到了北京大学附近的治贝子园子中。

慈禧一生最讨厌的男人(慈禧命他一生不能结婚)(3)

溥伦

溥侗作为王公子弟,衣食无忧,吃穿不愁,早年一直过着纨绔子弟的生活。但他也继承了爱新觉罗家族的艺术细胞。溥侗多才多艺,毫不逊于与自己齐名的两位公子袁克文与张伯驹。此三人可以说,诗书画戏曲皆精通,但每人又有各自最拿手的一项。袁世凯之子袁克文尤精书法,可悬纸书写,力透纸背,人人惊叹,张镇芳之子张伯驹最精鉴赏,眼光独到,立辨真伪,而溥侗最精通京剧。其对生、旦、净、末、丑五个行当都能游刃有余,在当时的戏曲界很少有人能达到如此境界。溥侗之所以能在京剧上有如此成就,一是,他超过常人的艺术天赋与自己的刻苦学习,二是,他一掷千金,不惜花费钱财请名师教授自己。当然还有宫中刮起了京剧的风潮。只因为当时的最高统治者慈禧老佛爷是个京剧迷,上有所好,下必甚焉。因此,许多的王公子弟跟着喜好上了京剧,其中溥侗也是这些王公子弟中的一位。

慈禧一生最讨厌的男人(慈禧命他一生不能结婚)(4)

慈禧太后

身为王公子弟,溥侗既有钱又有身份。因此,他有机会向一些唱戏的名家请教,尤其是那些常为慈禧太后唱戏的名角成了溥侗家里的座上客。有时,溥侗把他们请到家里,还让他们住上几天,便于请教和切磋。这些名角也极愿意和溥侗交流切磋。因为,在他们临走之时,溥侗都会送给他们两大包银元和一包烟土。两包银元,一包是五十个大洋,送烟土是因为当时这些唱戏的大都吸大烟。当然,对于特别的京剧名角,溥侗送给他们的更多。溥侗唱戏一辈子都是花钱,没有挣过钱,因为他始终没有“下海”。虽然,他的京剧造诣已经超过了很多京剧名角,但他始终是一个票友的身份。因为,当时有两种人身份最被人看不起。一是,剃头的,因为他们是站着伺候别人,二就是唱戏的,同样因为他们站在台上唱戏,别人坐在下面看,也被认为是站着伺候人的。溥侗身为王公子弟,虽然对京剧很痴迷,研究很深,但一直没有突破传统观念的束缚。唱戏也只是自娱自乐而已。

慈禧一生最讨厌的男人(慈禧命他一生不能结婚)(5)

溥侗与载涛

后来,爱新觉罗家族中从事戏曲的人很多,知名的也不少。当他们提起家族中,在戏曲上成就最高者一致首推“红豆馆主”溥侗。溥侗的身份加上他在京剧圈的地位,很快他的名声震动了老北京。但每当人提起他时,都会在他的名字前加上“红豆馆主”四个字。虽然,很多人不明就里,但听到别人如此叫,一传十,十传百,也就传开了。那为何溥侗喜欢别人称其为“红豆馆主”呢?然而,这里面还隐藏着一段才子佳人之间的爱情故事。

慈禧一生最讨厌的男人(慈禧命他一生不能结婚)(6)

溥侗的好朋友梅兰芳

溥侗作为近支宗室,其婚姻应该由朝廷指婚。慈禧太后就喜欢做“红娘”,并且对此乐此不疲。当然,这也是慈禧太后试图通过联姻笼络廷臣的一种政治手段。然而,往往在朝廷指婚之前,很多王公子弟早已订好了婚。但只要慈禧太后指婚的懿旨一下,那些王公子弟曾经订的婚都必须取消。当年,醇亲王奕譞的儿子,光绪的弟弟——载沣被慈禧指婚时,家里早已为其订了一门亲。然而,慈禧太后指婚的懿旨下来后,醇王府不得不向那位姑娘家退婚。由于载沣的母亲醇亲王的侧福晋刘佳氏不好意去退婚,以致犯了间歇性精神病。当然,慈禧的懿旨必须遵从,那门亲事自然也被取消了。

慈禧一生最讨厌的男人(慈禧命他一生不能结婚)(7)

载沣

对于溥侗同样如此。在慈禧老佛爷为这位近支宗室的小阿哥指婚时,溥侗也早已有了喜欢的姑娘。姑娘对多才多艺的溥侗也是又喜欢又欣赏。两人书信来往,海誓山盟,相约不离不弃。然而,当慈禧为溥侗指婚的懿旨下来后,溥侗知道事情难以挽回,悲痛地把事情在书信中告诉了姑娘。姑娘自然也知道懿旨难违,自己与溥侗有缘无分。于是,姑娘在信中装了四颗红豆,并写了那首耳熟能详的诗“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

慈禧一生最讨厌的男人(慈禧命他一生不能结婚)(8)

相思豆

溥侗收到姑娘的信后,始终珍藏着那四颗见证过两人爱情的相思豆。不久,溥侗与慈禧太后指婚给他的张佳氏结了婚。溥侗与张佳氏没有爱情的基础,自然很难交心,一年后,这位张佳氏就去世了,也没有生养。慈禧太后知道后,又要为溥侗指婚,也是一王公家的姑娘。然而,溥侗打听到这位姑娘长得相当的丑,这次他坚决不同意。慈禧生气地告诉他“你不同意,以后就不给你指婚了。”现在,很多人看不出慈禧这句话的锋利,而过去的王公子弟瞬间秒懂。慈禧的意思并不是不给溥侗指婚,溥侗就可以与意中人结婚了。慈禧的意思是,不让她指婚,那溥侗一辈子将不能再结婚。

慈禧一生最讨厌的男人(慈禧命他一生不能结婚)(9)

晚清旗人家的绝色美女

溥侗自然知道慈禧的意思,直到慈禧去世前,溥侗虽然不时进入烟花柳巷,但一直没敢真正结婚。后来,慈禧去世,溥侗三十多岁才在风月场合中认识了他的第二位太太刘氏。刘氏是广东人,也曾是富家大户人家的小姐,后来因家道中落,被拐骗才沦落到风尘场中。刘氏多才多艺,能弹会唱,还会画画,所以溥侗非常欣赏她,让她做了太太。当时的刘氏虽然年轻,但有过那种经历的女人,很难再生养。因为,刘氏不能生养。溥侗又娶了一位姓朱的姑娘。然而,朱氏过门后,只为溥侗生了一个女儿,就一直没有生养。这时,溥侗已五十岁,仍膝下无子。此时朋友为他介绍了一位姑娘何氏。当时何氏不到三十岁。尽管两人相差二十多岁,结婚后,何氏为溥侗生下了一个男孩。而过了几个月后,溥侗那位只生了一个女儿的朱氏却为溥侗又生了一个男孩。之后,溥侗带家人从北京搬到南京,而那个曾历经风月场中的太太刘氏留在了北京,并把溥侗的大儿子也留了下来。

慈禧一生最讨厌的男人(慈禧命他一生不能结婚)(10)

溥侗晚年

十年后,溥侗已经六十岁,在南京,何氏又为他生了一个男孩。他就是文中的毓子良先生。令人惊讶的是,溥侗不论走到哪里,都带着那封信和那四颗红豆。最后,他把那四颗红豆传了下去。毓子良先生仍然记得,家里一直有四颗红豆,那豆晶莹鲜亮,透红透红的,很硬,用指甲掐都掐不出痕迹来。家里人知道,溥侗年轻时曾经爱过一个女子,但未能成婚。那位女子送给溥侗四颗红豆,溥侗为纪念这段刻骨铭心的爱情,取了“红豆馆主”的号,并一直珍藏着那四颗相思豆。毓子良先生说,“因慈禧太后指婚,父亲与有情人被迫分离,留四颗红豆见证爱情,令人惊奇的是,四颗红豆历经百年坚硬无比,毫不变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