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事业家、企业家、大小老板都将目光停留在眼前的胜利中,甚至沉淹其中,沾沾自喜,忘却了毛泽东老人家“居安思危”斗争精神,失败的危机就像小偷似的,一直陪伴着成功,稍松警惕它就窃取了成功。

平凡伟大的人物(伟人的平凡之举)(1)

毛泽东 风起云涌谁主浮沉

根据地危机,星星之火可以扑灭

1929年5月,毛泽东、朱德率领红四军从井冈山下出,进入闽西。四军在江西中部、南部驰骋,建立了赣南根据地,与闽西根据地连成一片,史称“中央革命根据地”,根据地扩大了,红军也扩大了。

1930年6月,以红四军为基础,和红三军、红十二军合编,组成了中国工农红军第一军团,毛泽东任政治委员,朱德为总指挥,8月,与红三军团合编,组成“中国工农红军第一方面军”,毛泽东为总政治委员,朱德为总司令。

红军第一方面军拥有三万兵马,比毛泽东初上井冈山时的那七百多人,声势要大得多了,春风得意的“毛委员”已在江西树起一面红色的大旗……

平凡伟大的人物(伟人的平凡之举)(2)

朱毛会师 红色井冈山 中央红军

然而毛泽东对自己领导革命事业成功背后的危机没有意识到,而且毫无反抗能力。1931年,王明“左”倾冒险主义领导者取得在党中央的统治地位后,摇控指挥中央苏区,撤销了毛泽东中央苏区最高首长的职务。

中国革命就像星星之火燃燎过的大地上刚刚长出的嫩芽,没有任何保护,更别说危机意识,马上被摘掉了。

长征危机,红军不打红军,那就跑吧!

1935年6月16日,红一方面军和红四方面军会师于四川懋功。两大主力会师后,在拥抱握手之后,张国焘自恃兵多势强,与毛泽东相对抗。

7月18日,张国焘策动陈昌浩致电朱德,毫不掩饰地提出:职坚决主张集中军事领导,不然无法顺利灭敌,职意仍请焘任军委主席,朱德任总前敌指挥,周副主席兼参谋长。中政局(指中央)决大方针后,给军委独断决行。

这就是说,要以张国焘为中央军委主席,由他“独断决行”!张国焘向毛泽东发起了挑战。

平凡伟大的人物(伟人的平凡之举)(3)

长征 雪山 中央红军

红一方面军的人对张国焘的无礼傲慢态度,十分反感,很有意见。毛泽东看在眼里,想在心中,听到大家的反映后,皱了皱眉,默不作声,他已经觉察到即将到来的斗争的复杂和艰辛,毛泽东感到危机了。

当时,双方都对对方部队的人数提出了疑问。张国焘曾问周恩来:“你们有多少人?”周恩来机智地反问道:“你们有多少人?”张国焘说:“我们有十万人。”周恩来回答说:“我们有三万。”

两河口会议结束第二天,张国焘就请彭德怀和聂荣臻去吃饭,开始把手伸向中央红军的主力军团——一、三军团。张国焘的“关心”,引起了彭德怀、聂荣臻的怀疑和警惕。

当叶剑英把张国焘要迫害中央的密电送给了毛泽东,他才意识到危机降临,当天夜里就带领中央红军离开驻地,脱离了危险境地。红军不打红军,而且毛泽东及中央红军实力弱,毛泽东除了逃跑也别无下策。

平凡伟大的人物(伟人的平凡之举)(4)

毛泽东主席领导工农红军

革命的种子有了一层外壳保护,那就是毛泽东的危机意识,保护了种子也就保证了种子能在适合的大地上生根发芽。

中美危机,你打原子弹,我打手榴弹

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经历了28年的艰苦奋斗,终于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于1949年10月1日,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标志着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成为国家的主人,社会的主人,自己命运的主宰者,百余年来倍受欺凌和屈辱的中华民族,从此品然屹立于世界的东方。

然而,就在这时,朝鲜内战爆发,美国立即对朝鲜内战实行武装干涉,同时侵占中国领土台湾,危机又一次降临刚刚准备享受好日子的中国人民,危机给毛泽东作出战略抉择的新选题。

平凡伟大的人物(伟人的平凡之举)(5)

帝国主义 宣传画 纸老虎 六十年代

早在1949年6月毛泽东曾指出:帝国主义者及其走狗中国反动派对于他们在中国这块土地上的失败,是不会甘心的。……假如他们还想冒险的话,派出一部分兵力侵扰中国的边境,也不是不可能的,我们决不可因为胜利,而放松对于帝国主义分子及其走狗们的疯狂的报复阴谋的警惕性。可见毛泽东对帝国主义的危机感从未放松警惕。

朝鲜战争爆发后,中国东北由战略后方变成了国防前哨,毛泽东采取紧急措施,调整国防部署,增强东北地区的国防力量,以巩固国防,预防突发事件。

根据毛泽东的指示,立即抽调位于中原地区的国防机动部队第13兵团等部队北上,在中朝边境地区集结,组成东北边防军,担负保卫东北边防和在必要时援助朝鲜人民的任务。

随后毛泽东力排众议,运筹帷幄调兵遣将,1950年10月19日,中国人民志愿军按预定计划向朝鲜境内悄悄开进,至此,中国人民伟大的抗美援朝反帝国主义战争拉开了序幕。解决这次危机的重点是在军事上尽可能多地消灭敌人,毛泽东调动上百万大军,动员全国人民力量,全力支援志愿军的军事行动,狠狠地消灭敌人,最终迫使美帝签定停战协议。

平凡伟大的人物(伟人的平凡之举)(6)

朝鲜战场 半岛上的战争 志愿军

朝鲜战争刚开始,毛泽东强烈的危机感就出现了,老毛注意到美军的一切动向,并分析预测到仁川登陆战的发生,并感觉到美帝极大可能全面占领朝鲜,对中国会产生巨大的军事威胁,所以毛泽东果断出兵,兵贵神速出奇不意,半年时间就将美帝赶回三八线。

胜利的小树必须用一根棍子支撑住,它就不怕被大风吹倒,如果再多几根棍子支撑,哪怕是狂风也不能吹倒它。毛泽东的危机意识使他提前用第一根棍子保护小树。

中苏危机,不怕贼偷,就怕贼惦记

50年代,中国经历抗美援朝的胜利,在世界打出了国威,并获得苏联的支持,一大批苏联高端技术、军事装备、经济的援助,无论是军事、民生还是普通的轻工业,都获得了巨大的生产力,国家建设、人民生活熊熊火火地逐步迈向繁荣富强。

平凡伟大的人物(伟人的平凡之举)(7)

毛泽东思想 宣布画 工农兵

毛泽东的危机感至抗美援朝后从未放松。在1953年,我国开始实施以苏联援建的156项工程为中心的一五计划,苏联方面原计划集中在中国的东北和靠近沿海城市。毛泽东本着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原则,最后决定106项民用工业企业的21项,建在西部地区,44项国防工业企业中的21项,摆在西部。

还部署国家的工业建设,形成沿海的一线、中部的二线、西部和西北部的三线并存,而把三线作为建设重点的新思路。毛泽东着重从战争,特别是打核战争的角度来考虑三线建设布局问题的。

到1965年4月,中国的战略资源大多已经向西部和西南地区转移完毕。此时的中国,已经不怕打大规模战争了,中国已经做好了准备,腰杆更硬了,也彻底解决了国家的国防危机。

平凡伟大的人物(伟人的平凡之举)(8)

打倒美帝 打倒苏修 六十年代宣布画

军事上,1958年,毛泽东下定了中国要搞原子弹的决心,党中央以“当了裤子也要搞原子弹”的决心和毅力,1964年10用16日中国第一颗原子弹成功爆炸,将国家的军事实力推到顶端。

外交上,1969年以来,公开表明中国与美国已具有了共同的国家安全利益,这即为中美联合抗衡苏联的对外战略调整做了充分的铺垫。

毛泽东应对这次危机可谓得心应手,招招毫无破绽。大树已经茁壮成长,已经能够抵抗狂风暴雨,那就让暴风雨来得更猛烈些吧!为大树提供更多的雨水。

无论是个人事业还是国家事业,失败的危机就像小三似的,一直陪伴着成功,稍松警惕,它就毁灭了成功,让无数心血付之东流。成功者的危机感应无时不在,无处不防,将危机的火苗及时掐灭,并有防范措施,毛泽东第一次被王明夺权束手无策,第二次被张国焘夺权仅仅有能力躲避,第三四次与美苏对抗,而毛泽东早已有危机意识,主动提前出手,终能将胜利果实牢牢把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