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书籍封面的装帧与工艺主要由文字、图形、颜色和材质四类视觉元素构成,呈现精美化、艺术化特征。这些视觉元素不仅具有表达信息和唤起读者阅读兴趣的作用,还蕴含着丰富的文化艺术意境。

书籍封面设计赏析案例(探究书籍封面设计)(1)

在书籍封面设计的过程中,重点在于增强视觉感知,建立视觉元素运用框架,推动视觉动线进入生成—转移—聚焦—传达的闭合回路,以醒目的书名、精美的工艺、强烈的视觉感引起读者的注意。

书籍封面设计赏析案例(探究书籍封面设计)(2)

基于创意的文字元素运用

文字元素是最基础的视觉元素,具有较强的说理特征和直观的表达性质。书籍封面字体由标题、广告文字组成,基本主题有古典、修饰、现代和符号四种风格。基于创意的文字元素运用,主要包含两方面的内容:

书籍封面设计赏析案例(探究书籍封面设计)(3)

一方面是抽取书籍自身的灵感与想象,通过内容展现文字;另一方面是以空间塑造作为基础面,以正形空间推导负形空间,形成互补的动态视觉张力。创意文字元素随着时代的变化而演变,基于宋体和黑体的基础字体可衍生出大量艺术字形,在场景烘托上的应用十分广泛。

书籍封面设计赏析案例(探究书籍封面设计)(4)

基于载体的图形元素运用

图形是一种信息载体,从远古时期的象形符号到现代社会图文并茂的多元表现方式,以视觉刺激为目的,图形元素充分地发挥了语义载体功能,其功能甚至可以超越单纯的文字记述,简单的线条和具有视觉冲击力的表现语言能在视觉上营造出强烈的感观冲击,使读者与书籍封面产生沟通与交流。

书籍封面设计赏析案例(探究书籍封面设计)(5)

图形元素是书籍封面视觉框架的主体,多为照片、图案、绘画及线条等多种形式,设计手法包括写实、写意和概括三类。其中,写实手法多用于通俗书籍,以具体的图形加深读者对内容的理解;写意手法多用于文学艺术书籍,用似是而非的方式表达情调和联想;概括手法也称为抽象手法,多用于科技或自然类书籍,用图形表达无法简短描述的标题内容。

书籍封面设计赏析案例(探究书籍封面设计)(6)

基于认知的色彩元素运用

色彩往往带有“喧宾夺主”的特性,不需过度解读和推理就可以作用于读者的心理和认知。颜色的差异给人的心理感受千差万别,体现和渲染的情感属性也不同。

书籍封面设计赏析案例(探究书籍封面设计)(7)

如多数情况下,红色代表热情,蓝色代表宁静,灰色代表优雅;理论著作宜采用平和的色调渲染厚重的情绪,儿童书籍宜采用艳丽、活跃的色制造引力,畅销小说宜采用流行色迎合市场。书籍的内容与其阅读对象从整体上决定了书籍封面色彩元素的运用,依据书籍内容选取匹配色调,是书籍封面设计的关键。

书籍封面设计赏析案例(探究书籍封面设计)(8)

基于展现的材质元素运用

从视觉展现来看,书籍封面由两层内容构成:一是由文、图、色构成的艺术封面,二是由印刷工艺、纸张质感表现的材质封面。材质直接决定了书籍封面的品质,是艺术封面的实体化呈现。在书籍封面的材质元素运用中,既可以基于现有的制作工艺进行艺术创作,也可以根据创意理念和书籍内涵进行工艺革新,使新的材质和印刷工艺更加匹配书籍内容。

书籍封面设计赏析案例(探究书籍封面设计)(9)

在表现力上,除了常用的纸张材质,书籍封面选材范围可扩大至木头、丝绸、皮革甚至金属,使读者产生强烈的视觉张力。纸质封面的运用最为广泛,纸的压纹和肌理能够烘托出内容细腻的意境,发挥文字难以企及的创造力和表现力。

书籍封面设计赏析案例(探究书籍封面设计)(10)

书籍封面设计中视觉元素运用存在的问题

在书籍封面设计中,视觉元素的运用是要着重考虑的问题,比较泛化的要求有两点,一是要分析书籍内容,二是要具有美学体验。从近几年的书籍封面设计案例来看,视觉元素在表达思路、焦点空间、色彩工艺、视觉布局的运用上仍存在一些普遍性问题。

书籍封面设计赏析案例(探究书籍封面设计)(11)

1.美学表达思路固化

以书籍封面字体作为考察对象,在设计封面字体时,应尽量精简,特别是介绍性文字要基于内容表达,字体形态要一致。如尽量减少修饰性、变形类文字,以方便读者阅读,使读者在浏览内容时获得精准的信息流。

书籍封面设计赏析案例(探究书籍封面设计)(12)

市面上不少书籍封面的设计为突出信息量,设计思路固化、格式化,堆砌大量文字并采用多变字号和多种字体,整个版面字体大小、风格和形态各异,弱化了美学艺术和审美原则,极大地降低了书籍内容的传达效率。

书籍封面设计赏析案例(探究书籍封面设计)(13)

2.图形焦点空间失真

图形是整个书籍封面的“门面”,读者常常根据封面图形决定是否进一步翻阅和购买,因此,图形对书籍内容的凝练呈现十分重要。有的书籍封面设计者对于图形的运用存在认识误区,在没有充分了解和领会书籍内容的情况下,设计抽象的图形装饰封面,使读者无法感知封面背后的故事和意境。

书籍封面设计赏析案例(探究书籍封面设计)(14)

3.色彩工艺效应钝化

封面色彩与工艺的运用以心理学理论为支撑,色彩和工艺材质的差异将使读者产生不同的心理效应。一般而言,历史性书籍封面使用黑、白、淡黄、中红的色系,推理小说封面使用浅灰、淡黑等低纯度色系,儿童读物则偏向于绿、红等亮色系。通常来讲,书名是整个封面的核心,应选用高对比度色块,增强书名的特征性和辨识度。

书籍封面设计赏析案例(探究书籍封面设计)(15)

4.视觉布局重心不稳

视觉布局以视觉动线为依据,优先级依次按照“左上—右上—左下—右下”递减,整个封面的黄金点位应该在左、中、上。封面编排中,应根据视觉内容对视觉元素进行分类,以信息的优先级确定编排的重心和上色运用。目前,不少传统书籍封面在编排上习惯采用分割技法,通过多重分割填充文字,导致构图主次差别不明显、版面重心多重分布,难以凸显书籍的内容主题。

书籍封面设计赏析案例(探究书籍封面设计)(1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