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方向==========

一.专业内就业率高

机械类专业的毕业生,大多愿意在本专业内求职。

绝大部分毕业生青睐的行业多集中在医疗器械、电信硬件、网络通信、重工设备、精密设备、半导体、自动化设备以及标准化部件等,尤其是有外资背景的企业中的研发、机械设计、CAE分析应用、制造与组装等岗位。

其中发展较好的是研发、机械设计等岗位,他们是机械类岗位中的核心职位。

机械类专业对口的企业涵盖整个制造业,包括汽车、电子、通信、重工设备、精密设备、医疗器械等。

其中,既有制造工程师、设计工程师、测试工程师等技术岗位,又有质量管理、生产管理、项目管理、供应链管理、工业工程管理等其他岗位。尤其以设计、研发等核心岗位最为热门。

热门从业门类和代表企业有:

工程机械:徐工集团、、、山推股份、上海电气等。

飞机制造:中国商飞、中国航发等。

轨道交通:中国中车、铁科院、北京轨道交通技术装备集团、中国中车株洲所等。

精密制造:瑞声光电科技、歌尔声学、立讯精密等。

汽车:上汽、通用、一汽、奔驰、吉利、蔚来汽车、联合汽车电子、汇众汽车、泛亚汽车、纳铁福等整车及汽车零部件企业。

家电:美的集团、格力智能、海信集团、海尔集团、创维集团等。

医疗器械:迈瑞医疗、开立生物医疗、微创医疗器械、西门子、飞利浦、通用电气等。

电池、新能源:宁德时代、宁德新能源、比亚迪、远景能源等。

能源、电力:国家电网、斯伦贝谢、ABB、西门子、艾默生、上海电气、中国广核集团、长园深瑞、东方电气等。

集成电路、显示屏:英特尔、华为、京东方、TCL华星光电、维信诺等。

通信、电子设备:华为、中兴通信、新华三、大华技术、小米、OPPO等。

军工集团:中核集团、中国航天、航天科工、中航工业、中船重工、中国兵器、兵装集团、中国电科等。

科研院所:上海航天八院、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材料所、中船重工719所、中国电科第14所、中航工业南京机电液压工程所等。

二.就业率高,就业面广

说起机械类专业的就业,很多人马上就会想到车间里轰鸣的机器和忙碌的操作工人。确实。一般的机械类本科毕业生工作初期通常会有大概一年的生产一线实习期,其主要目的是熟悉所在厂矿和公司的生产、制造、设计、设备、人员配置等很多方面的实际情况。但实习期结束后,一般不会被单排在车间从事一线的操作工作,尔主要是在研发部门从事机械的设计和研发工作。当然,因工作需要,也会有下车间的时候。

由于多行业离不开机械,因此本专业的就业具有跨学科、多行业的特点。毕业生不仅容易在制造行业(汽车制造、机床制造、船舶制造、矿山机械制造、电气设备制造等)、钢铁行业(冶金)等各种厂矿企业找到对口的工作,其他只要使用设备、生产线的行业,如高铁、印刷、物流、制药、食品、橡胶等,都需要机械专业人才来安装和维护生产设备。可以说,这个专业的毕业生并不愁就业,但相对来说,工科的学习比较辛苦,这个专业的起薪也比不上IT和金融这些大热门专业,工作环境和一般的写字楼相比也算是比较辛苦的。

机械行业实践性强,看重经验技术。当经验技术都积累到一定阶段,可以做一些技术含量高的工作时,各方面待遇就会比较好。建议本专业的学生在校期间,在基础知识学好、基本功掌握扎实的前提下,根据个人特点发展自己的强项。

=====是否继续读研=====

机械类专业的学生绝大多数选择继续深造,而不是直接就业,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

积累更多的知识、技能和经验

制造业当中的研发、机械设计岗位有很强的技术性。机械专业的本科生大多只涉及专业大类的皮毛,很难在更细化的方向上积累足够的知识、经验,机械技术也不足,因而与就业市场的需求存在一定断层。

因此,学生会倾向于在研究生阶段,在一个具体专业领域进行深入的学习和研究,接受更多的专业知识、技能的学习和训练。

市场供求关系与求职学历门槛

机械类专业毕业生数量众多,而热门行业和企业对机械专业毕业生的学历要求也水涨船高。具备研究生学历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应届生的竞争力,更有机会进入理想的行业和企业,并获得更多职业发展的空间。

不仅如此,机械类专业的名校研究生学历也是求职者重要的能力证书。第一学历背景并不突出的学生,往往有更强的意愿选择继续攻读名校的硕士或博士学位,以增强自身在就业市场上的竞争力和认可度。

读研比例大,读博比例小

与理科相比,工科类专业在读研方面最大的特点是读博率较低。

工科生研究生毕业后可以直接进入就业市场,而理科生读研只是学术道路的开端,需要读完博士才可以对自己所选择的专业方向有更深刻的认识。

以清华大学机械工程系2018届毕业生为例,95.1%的硕士毕业生会选择就业。

关注旺旺老师,给大家分享更多的高考志愿干货,有不足之处多多指教,谢谢!

机械类毕业之后前景如何(机械类毕业之后前景如何)(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