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岸英回韶山遭人讨父债(毛岸英回韶山遭人讨父债)(1)

前几天,老覃写了《1950年,毛岸英回湖南遭人讨债,毛主席:这债一辈子都还不清》一文,讲的是1950年5月,毛岸英曾奉父之命回了湖南一趟,主要目的有四个:一、是向外婆向振熙祝贺八十大寿;二、祭扫母亲杨开慧的墓;三、是回韶山冲老家看看乡亲们;四、考察湖南农民的生活状况。结果,在外婆家遭到了姨姥向振恺“讨债”——1924年,毛主席急需革命经费,向振恺老太太把自己平时夜以继日织布劳作积攒下来的200块银元全部拿了出来。新中国建国伊始,百废待兴,各种工作千头万绪,毛主席日理万机,忙得不可开交,一时没想起这事。毛岸英这次回长沙,向振恺百病缠身,没钱看病,就委婉地向毛岸英表达了希望毛主席还钱的意思。毛岸英回到北京向父亲转述了姨姥的难处。毛主席于是让人把向振恺、向振熙姐妹俩搬入到长沙城的希圣园居住,自己独力承包供养两位老人的所有支出。

今天,老覃再来讲讲毛岸英在韶山老家同样遭人讨债的事。

毛主席对韶山和家乡父老有着深深的眷念之情,革命胜利后,恨不得肋生又翅,飞回故乡看看,但实在分不开身,所以才让儿子代替自己回一趟。

毛岸英回韶山遭人讨父债(毛岸英回韶山遭人讨父债)(2)

毛岸英动身之前,毛主席交待了一遍又一遍,具体要去看望哪些人,怎么说话,送些什么东西,他都一一做了嘱咐。

他叮嘱毛岸英,说,见了乡亲们一定要彬彬有礼,岁数大的称阿公、阿婆,长辈要喊伯父、叔叔、婶婶、阿姨,同辈的以兄弟相称,不要没大没小。

他还特别强调,说从湘潭到韶山还是山间小路,回去时少不得骑马,但一定要在离韶山10多里地远的银田寺下马,步行回家,说这是对家乡人民最起码的尊重。

毛岸英一一将父亲的嘱咐谨记在心。

因为这是他长大后第一次回韶山,不认得路,怕骑马走过了银田寺,早早就在云湖桥乡下了马,牵着马多走了20里路。

毛岸英回韶山遭人讨父债(毛岸英回韶山遭人讨父债)(3)

这么一来,回到韶山冲的时候,已经是入夜了。

老覃在前天写的《给毛主席戴上红领巾的男孩,曾是同龄人羡慕的对象,后来怎样了?》一文已经提到了,毛主席的韶山旧居位于韶山村土地冲上屋场,在1929年已被蒋匪军破坏了,1950年这一年,正在修复中。

毛岸英只好带着行李住进了毛鉴公祠。

毛岸英回韶山遭人讨父债(毛岸英回韶山遭人讨父债)(4)

毛鉴公祠已经被改成了韶山乡县政府办公室所,里面没有床,只有一些开会时用的板凳,毛岸英不敢惊动乡亲,他取下大门上的一块门板,架在两条板凳上,在这张临时搭起的“床”上对付了一晚。

第二天一大早,毛岸英按照父亲交待的,挨家挨户地进行拜访、问候和调研。

毛岸英虽然在1949年10月15号结婚了,但经济上还不能独立,没有什么积蓄,他结婚的婚礼就在毛主席的菊香书屋里举办,是毛主席掏钱办了一桌酒席,而毛主席送给他们的礼物,也只有一件半新旧的呢子大衣。这件大衣,就是毛主席当年赴重庆谈判时穿过的那件,毛主席说这是最好的礼物了,“岸英白天穿,晚上两个人盖在被子上保暖”。

毛岸英回韶山遭人讨父债(毛岸英回韶山遭人讨父债)(5)

这次回韶山,毛主席交给了他一个皮包,说里面装的是攒起来的的一些钱,让他看到困难的乡亲,能接济一点儿是一点儿。

所以,毛岸英看到村里的满阿公长年卧病在床,就给了他5万块旧币(相当于是5块钱);看到邻居邹润民家的孩子衣服褴褛,又塞给了他5万旧币……等走到族公毛贻全家时,皮包里的钱已经派送完了。

其实,毛贻全家是全村出了名的困难户。

毛贻全已经在1949年4月过世了,家里当家的是他的老伴毛李氏。

毛岸英想拿出点钱来接济毛李氏,皮包里却已经空了。

毛岸英正在窘迫中,毛李氏的邻居却在旁边提醒说,你父亲在1925年曾向她家借过13块大洋。

咦?毛主席在25年前向毛李氏家借过13块钱,毛李氏的邻居为何知道得这么清楚?

原来,早在几个月前,毛李氏因为日子实在过得艰难,想到毛主席在25年前向她家借过13块钱,就硬着头皮,让儿子毛泽益到处找人给毛主席写信。

毛泽益在找人写信时,村里的人都对这事议论纷纷。

本来,毛李氏也不好意思提这笔旧账的,毕竟,为了新中国,毛主席一家也付出了巨大的代价,但为了解决眼下的生活之需,她不得不这么做了。

而村里人了解到她家的困境后,也不好说什么了。

毛李氏眼看毛岸英回来,满心以为毛岸英会拿钱来还的,但毛岸英根本就不知道有这样的事。

毛岸英心里也犯嘀咕,想,父亲在自己启程前是何等认真细致地交待下了上百条注意事项,怎么没听他说起过借毛李氏家钱的事?可能,是忘了吧?

想到这里,毛岸英怀着感激和愧疚之心,向毛李氏深深地鞠了一躬,说,你们是我父亲的恩人,就是我们一家的恩人,我这次回乡,身上带的钱不多,等我回到北京后,一定告诉父亲,第一时间把钱还上。

毛岸英回韶山遭人讨父债(毛岸英回韶山遭人讨父债)(6)

话是这样说的,毛岸英也一直牵挂着这件事,他等不到回北京,回到长沙时,就向省长王首道借了100万元旧币(也就是100块钱),让人赶紧给毛李氏一家送去。

实际上,毛岸英让人给毛李氏家还钱的时候,毛主席寄给毛李氏家的钱也已经在路上了。

由于当年交通不便利,毛主席是在毛岸英回长沙之后才收到毛李氏的儿子毛泽益寄来的书信的。

他不是忘记了自己曾向毛李氏家借钱,而是不知道自己曾向毛李氏家借过钱。

所以,他在给毛泽益的回信里说“借款事我记不起了,大概是有的”,并随信寄上了250万元旧币(也就是250块钱)。

毛主席为什么不知道自己曾向毛李氏家借过钱呢?

原来,事情的经过是这样的:1925年,毛主席身体不太好,带着杨开慧、毛岸英、毛岸青回到了韶山养病。关于这一点,老覃在此前写的《老中医替友鸣不平,写信讥毛主席“忘恩负义”,后觉得自己很可笑》里面提到过了,他的病后来被韶山县如意乡杨家庄的乡间医生杨舜琴给治好了。毛主席身体好了之后,就在韶山开展农民运动,在韶山各村里办农民夜校,给乡亲们讲革命的道理。

毛李氏的丈夫毛贻全是湖南一师毕业生,接受新思想很快,加入了毛主席夜校的教师队伍,成为了毛主席的好帮手。

不过,毛主席办夜校的事很快被湖南省长赵恒惕侦知。

赵恒惕大为恼怒,当下安排人马前去抓人。

时任湘潭县议员的郭鹿宾同情革命,让侄儿郭仕逵赶在赵恒惕的爪牙到达之前赶往韶山冲给毛主席报信。

毛主席得信之后,让杨开慧带孩子们先走,他留下来打点好夜校的各项事务,最后,才装扮成郎中模样离开。

弟弟毛泽民的妻子王淑兰心细,知道毛主席没有盘缠,但她也没有什么积蓄,情急之下,跑到毛贻全家借。

毛贻全家也穷,但他听说是给毛主席用,就把家里翻了个遍,找到13块大洋,全给了王淑兰。

看,这就是毛主席向毛李氏家借钱的经过。

一句话,钱是王淑兰代毛主席向毛贻全借的,毛主席并不知道。

毛主席知道的,就是弟媳在乱忙之中塞给了自己13块大洋,当时形势紧急,也来不及问。

所以,毛主席在给毛泽益的回信里说的“借款事我记不起了,大概是有的”,并非托词,而是实情,并且,他对这笔账是认的,在回信中附上了250万元钱。

毛岸英回到北京后,向毛主席说过毛李氏“讨债”的事,毛主席双眼凝视窗外,说了一句:“新中国的建立,是靠千千万万人民的无私奉献得来的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