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段时间,广安区兴平镇镇长黄国武特别忙碌。
“4月9日,省委书记王东明到丁坝村调研脱贫攻坚情况后,前来考察、采访的部门和媒体络绎不绝。”黄国武向记者道出缘由。
“因地制宜、因户施策、修旧如旧”,这是王东明肯定的丁坝村贫困户住房改造经验。王东明说,不搞大拆大建非常符合实际,一点也不亚于新建的住房,不但让人看到了真正的川东民居,而且传承了历史文化,记住了乡愁。这一经验,也被社会各界广泛关注。
贫困户“住房难”是各地脱贫攻坚不可回避的问题,兴平镇也不例外。“仅丁坝村和龙孔村,就有127户贫困户面临‘住房难’。”黄国武算了一笔账,如果每家每户重建,按每户10万元计算,所需资金上千万元。显然,这不是一笔小数目。如何筹集这笔钱,无疑是个大难题。
另一方面,就算资金筹措到位,从土地调形到贫困户入住,前前后后至少需要半年时间。
“省委常委、政法委书记侍俊给我们指明了方向。”广安区扶贫移民局精扶办主任周业林坦言,去年,在一次调研中,侍俊指出,造新房绝不是解决贫困户“住房难”的唯一途径。
一句话犹如醍醐灌顶。广安区扶贫移民局和兴平镇达成共识:因地制宜,修旧也是住房保障的有效办法。“我们意识到,大部分贫困户的房屋是祖祖辈辈流传下来的,极具川东民居特色。”周业林说,“如果能改造加固,不但可以改善贫困户的住房条件,更能保护传统文化,一石二鸟。”
去年10月,丁坝村和龙孔村,房屋修旧改造工程紧锣密鼓展开。
丁坝村贫困户杨德林,就住在100多年历史的老房子里。房屋年久失修,破败不堪,那样的苦让杨德林记忆深刻,“房屋屋顶漏雨、墙体开裂,遇到刮风下雨,别提多恼火了。”去年11月,这样的状况得到了根本改善。砌墙、换梁、翻盖瓦片、刷漆……一个具有川东民居特色的院落焕然一新。
王德林喜出望外,“简直就是新房子嘛。”猴年春节,王德林买了一副春联贴在门上,红红火火,格外喜庆。
龙孔村的文和蓉,以前在厨房隔了一部分空间来养兔子。在房屋改造过程中,镇上特意为她修建了一间圈舍,送了50只兔子,进行兔子标准化养殖。文和蓉因此脱贫。如今,她把厨房贴上了瓷砖,还添置了冰箱。
“每户房屋的损毁情况不一样,这要求我们按照实际情况,因户施策。”黄国武说,有的小修小补就可以了。情况最糟糕的需要重新砌一部分墙、换梁、盖屋顶等。最多的也只需要4万多元。不但省钱,贫困户还能在最短的时间内住上好房子:几支队伍流水作业,一个多星期即可改造完成。经过修缮的房屋,由专门的队伍统一验收,质量完全能够得到保证。
如今,丁坝村和龙孔村所有在家贫困户的房屋,全部修缮一新。
面上好看了,是不是好房子,还得看里子。兴平镇的办法是:改厕、改水、改厨。这些项目,全部在3月完成。如今,这两个村的贫困户告别了旱厕,用上了自来水,厨房也更加漂亮实用。
“最重要的里子,是好习惯和好风气。”黄国武说,脱贫攻坚,就是要让贫困群众住上好房子、过上好日子、养成好习惯、形成好风气。房屋改造完成后,镇党委政府一班人,分别带队下村入户,引导贫困户讲文明、树新风。
效果出奇的好。
兴平镇丁坝村贫困户王加迁,与患有智力障碍的儿子一起生活。“以前房屋里外又脏又乱,稍不注意就会踩到鸡粪,现在大不一样。”镇党委副书记黄银平拍着胸脯保证,随便什么时候去王加迁家看,都是干净整洁的。
王德林也是一样,如今一有空闲就收拾屋子,打扫卫生。他说,“党委政府想得周到,现在房子里里外外都给我们打整好了,我们再不讲卫生讲文明,自己都觉得不好意思。”
如今的丁坝和龙孔,就像一幅美丽的画卷:一个个川东民居院落,房前屋后围着竹篱笆,草垛整齐地堆放在一角,鸡鸭在宽敞的圈舍中觅食……记忆中的乡愁,不正是如此吗?
原标题:贫困户住房改造的“一石二鸟”之计(来源: 广安日报 广安区记者站 张国盛 本报记者 李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