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llo各位朋友们,大家好,今天想说说诸葛亮。 诸葛亮想必大家都很熟悉,看过《三国演义》的朋友都知道诸葛亮的智慧,他字孔明、号卧龙,汉族,琅琊阳都(今山东临沂市沂南县)人,三国时期蜀汉丞相、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发明家、文学家。

诸葛亮的智谋超绝(智商超高的忠义之士)(1)

在世时被封为武乡侯,死后追谥忠武侯,东晋政权特追封他为武兴王。诸葛亮为匡扶蜀汉政权,呕心沥血,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他的代表作有《前出师表》、《后出师表》、《诫子书》等。大家可能想不到,诸葛亮的辉煌人生有很大的功劳是他的老婆黄月英,那让我们进入诸葛亮的故事。 

诸葛亮于汉灵帝光和四年,也就是公元181年,出生在山东临沂的一个当官人家,他们家族是当地的一个望族,但是在诸葛亮3岁时母亲章氏病逝,诸葛亮8岁时爸爸又过世了,他和弟弟一起跟随当官的叔父来到豫章,也就是现在的南昌市,后来叔父投奔了荆州刘表,他们两兄弟也来到了荆州。

虽然从小失去双亲,四处漂泊,但诸葛亮从小就很喜欢读书,“志当存高远”【《诫外甥书》】,是他很小就树立的做人原则。

在诸葛亮16岁那年,能依靠的叔父也病逝了,那一年发生的大事是曹操把汉献帝迁到许县,开始掌控那时的一些局势。那时候的诸葛亮正是“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诫子书》】。他常以管仲、乐毅比拟自己,当时的人对他都是不屑一顾,只有徐庶等好友相信他的才干。

他与当时的襄阳名士司马徽、庞德公、黄承彦等有结交。黄承彦曾对诸葛亮说:“听到你要选妻,我家中有一丑女,头发黄、皮肤黑,但才华可与你相配。”诸葛亮应许这头亲事,迎娶她。

他们两夫妻的幸福生活,真是“士之相知,温不增华,寒不改叶,能四时而不衰,历夷险而益固”【《论交》】。按照当地人传说:“黄月英小名阿娇,长得花容月貌。听说诸葛亮学识人品俱佳,就很倾慕他,于是托父亲主动提亲。她请父亲在诸葛亮面前说自己很丑,看他是不是一个以貌取人的凡夫俗子。没想到诸葛亮很爽快地答应了。结婚那天,黄月英头上盖着一块红布,她想试探一下诸葛亮是不是真的心甘情愿,毫不犹豫地去揭红盖头。没想到诸葛亮真的二话没说就揭了盖头。面对花容月貌的黄月英,诸葛亮以为弄错了。这时一脸喜气的新娘才道出了原委。据说,后来人们结婚,姑娘的红盖头就是从黄月英那儿学来的。”

诸葛亮的辉煌人生有很大的功劳在他老婆黄月英,首先是因为黄月英自己也很优秀,她是当时有名的才女,熟读兵书,上知天文,下知地理,文韬武略,足智多谋,她的各方面能力都不低于诸葛亮。黄月英被称为机器人创作的创始人。原因是她具有很强的动手能力和想象力。木牛流实际上是黄月英的第一个想法。诸葛亮并不像三国时期的其他的男子一样都很多妻子。他只有一个妻子就是黄月英,他们的情感生活也非常好。

诸葛亮的智谋超绝(智商超高的忠义之士)(2)

诸葛亮后半生一直南征北战,黄月英在家里辛勤操持家务,抚养孩子成长,做到了一位好妻子,好母亲该做的事情,为诸葛亮提供了稳固的后方。

还有更重要的是诸葛亮和黄月英的婚姻为诸葛亮带来了丰富的人际关系,为后来刘备“三顾茅庐”做了充分的积累。这怎么说呢?其实,在结婚后,诸葛亮突然发现岳父黄承彦一家的社会关系非常复杂。岳父和刘表是连襟,当年,荆州首屈一指的实力派人物蔡瑁把两个妹妹分别嫁给了刘表和黄承彦。也就是说,刘表现在不仅仅是诸葛亮叔叔的好朋友,还是自己妻子的姨父,关系更进了一步。而在荆州担任重要军事职务的蔡瑁则成了诸葛亮妻子的舅舅。

不过,有了黄承彦这层关系,诸葛亮与荆州政界和军界人士的接触就更进一步了。通过这些渠道,身居隆中的诸葛亮能够更迅速地了解时局的发展、朝廷和诸侯等各类人物的政治动向以及当时各政治集团的内幕活动等情报信息。这些情报信息对于正在密切关注时局、分析时局发展方向的诸葛亮来说是至关重要的。后来刘备三顾茅庐,诸葛亮拿出的那份著名的策划案《隆中对》,就是他此前对天下形势进行充分的了解和正确分析之后而形成的一整套战略思想。

当时,刘备依附于刘表,屯兵于新野。后来司马徽与刘备会面时,表示:“那些儒生都是见识浅陋的人,岂会了解当世的事务局势?能了解当世的事务局势才是俊杰。此时只有卧龙(诸葛亮)、凤雏(庞统)。”诸葛亮又受徐庶推荐,刘备希望徐庶引亮来见,但徐庶却建议:“这人可以去见,不可以令他屈就到此。将军宜屈尊以相访。”

诸葛亮的智谋超绝(智商超高的忠义之士)(3)

刘备便亲自前往隆中拜访,去了三次才见到诸葛亮(史称“三顾茅庐”)。与诸葛亮相见后,刘备便叫其他人避开,对他提问:“现今汉室衰败,奸臣假借皇命做事,皇上失去大权。我没有衡量自己的德行与能力,想以大义重振天下,但智慧、谋略短小、不够,所以时常失败,直至今日。不过我志向仍未平抑,先生有没有计谋可以帮助我?”

诸葛亮于是向他陈说了三分天下之计,分析了曹操不可取,孙权可作援的形势;又详述了荆、益二州的州牧懦弱,有机可乘,而且只有拥有此二州才可争胜天下;更向刘备讲述了攻打中原的战略。这篇论说后世称之为《隆中对》。刘备听后大赞,力邀诸葛亮相助,于是诸葛亮便出山入幕。

诸葛亮所提出的《隆中对》是此后数十年刘备和蜀汉的基本国策。这也是诸葛亮改变“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出师表》】命运的一次重要对话。

诸葛亮的智谋超绝(智商超高的忠义之士)(4)

在建安十三年,也就是公元208年,诸葛亮的才华得到了极致的发挥,他迎来了自己人生中最高光的时刻之一,也就是赤壁大战的胜利。故事要从荆州刘表说起。刘表有两个儿子,大哥叫刘琦,弟弟叫刘琮。刘琦的后母蔡氏,经常在刘表面前说他坏话,想让自己的儿子刘琮继位,刘表也因此对刘琦慢慢感到不满。刘琦呢看到情势不妙,就能经常向诸葛亮请教安身立命的方法,诸葛亮一方面鼓励刘琦“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出师表》】,另一方面以晋文公重耳流浪在外,却包住安全的故事,建议刘琦去负责江夏来自保。

同年八月,刘表病逝,他的二儿子刘琮继位,这个人很软弱,听到曹操南下的消息,就投降了。刘备因此而向南逃亡,那时候孙权派鲁肃来观察情况,鲁肃了解情况后向刘备建议向孙权求救,于是诸葛亮就自荐到柴桑作说客,并与鲁肃结为朋友。

到达柴桑后,诸葛亮面见孙权,展开了“舌战群儒”的经典场面,运用激将法对孙权说:“如果认为不能抵挡,为何不停止军事行动,向北方称臣呢!”

孙权却反问诸葛亮,刘备又为什么不投降呢。诸葛亮便提高刘备身价,说刘备有气节,绝不投降,以向孙权显示刘备的决心。孙权大怒,誓言不会向曹操投降,但却有所担心,刘备还有多少兵力战斗。诸葛亮最后才分析两军的情况,先说出自军散兵归还和关羽水军有万人,加上刘琦凡江夏士兵亦不下万人,再说出曹军远来疲弊,追刘备时,又用轻骑一日一夜行了三百多里,正是“强弩之末,势不能穿鲁缟”;而且北方人不习水战,荆州百姓又是被逼服从曹操,不是心服;最后肯定地说曹操必定可打败。孙权十分高兴,后又受到鲁肃、周瑜的游说,决定联刘抗曹,派周瑜、程普、鲁肃等率三万水军,与曹操开战。

诸葛亮随军回到刘备处;十一月,曹操大军在赤壁遭遇孙刘联军火攻,曹操军遭受了非常大的损失,而此时曹操军中又爆发瘟疫,曹操不得已撤军。

赤壁之战后,刘备也任命诸葛亮为军师,负责调整赋税,充实军资。诸葛亮又陆续帮助刘备取得益州,直到最后帮助刘备称王成立蜀汉。

诸葛亮的智谋超绝(智商超高的忠义之士)(5)

诸葛亮作为蜀国的军师一直是“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后出师表》】。到刘备出征兵败,从而在白帝城托孤,让自己的儿子刘禅把诸葛亮当做父亲。刘禅继位后,封诸葛亮为武乡侯,

而这之后,诸葛亮为了完成刘备匡扶汉室的愿望,开始了南征北战,最终,诸葛亮死在了五丈原,享年五十四岁。临终前,诸葛亮写了著名的《诫子书》,告诫当时只有八岁的儿子“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