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扎煞

看把你“扎煞”的,这么好的饭菜还嫌吼,就把你饿得轻了!即墨的小高是一个国企中层小干部,平时跟领导在外边应酬,山珍海味吃得不少。周末他带媳妇回老家看看父母,妈妈做了一桌子菜。可是,小高因为昨天晚上喝得多了一点,妈妈做的菜有又不咸不淡的,他就没有胃口,吃了两筷子就想离席。这时一向对他没有好气的老父亲半开玩笑地说了这么一句。其中的“扎煞”就是一个即墨方言话,意思是娇气、难伺候、骄傲。再比如:1,你都多大了?还整天扎煞得像个奶孩子一样。2,就考了那么两分就扎煞得不知姓什么了,那要是考个第一还不上了天!在即墨方言里,“扎煞”一词还有一个意思,即:蓬松、肿胀,可能外地人就不大好懂了。比如:1,你出门也不梳梳头,头发扎煞成那样,多难看!2,他的脸叫蜂子蛰了,肿得都扎煞了。

即墨方言全部 即墨方言很多只能口述不能文传(1)

02不美嘴

怎么回事啊?看你吃得“不美嘴”,是不是奶奶做的饭不合口味啊?前一段时间,因为即墨疫情的原因,小吴好长时间没回老家看望父母了。昨天,老人打电话说想孩子了,叫他们抽空带他回去看看,其实,小吴知道,爸妈也想他了。星期天,小吴开车拉着妻子和儿子回家,老人高兴得不得了,中午饭忙活了一大桌子。可是,吃饭的时候,儿子就不大正经吃,老父亲看在眼里,就觉得心里不得劲,问了儿子这么一句。老人说的“不美嘴”是一句很文言、也很文雅的即墨方言。意思是:吃饭不合口味。我初次听到“不美嘴”这个词,是从老岳父口里说的,当时就感觉这个话很有文言文的色彩,再怎么解释都似乎找不出更合适的词来代替它。

即墨方言全部 即墨方言很多只能口述不能文传(2)

03揍贼儿

晚上,老张两口子正在看电视。突然老婆子站起来扭头走了,还一边不好意思地嘟囔:“老不带彩,都什么年纪了还‘揍贼儿’来…”老张哈哈大笑起来,他知道这是老婆子看到电视上两个演员接吻的情节,不好意思了。老张爱人说的“揍贼儿”,其实是个音译,用普通话说就是“亲嘴儿”。即墨人方言发音很有特点,“做”他们读作“揍”,“嘴”发音是“贼”,二声。做嘴,就是接吻,即墨方言的说法但是简单粗暴,一语中的。我的老家是山东临沂,那里的方言把“接吻”叫做“做嘴”。但是,我老家的“做”读音为“组”,四声。

即墨方言全部 即墨方言很多只能口述不能文传(3)

04当央儿

你把个车停在路当央儿,还叫不叫别人走路了!快把它开进院子里来吧…李辉的老家在农村,他家的门前有条胡同,很窄,也就刚好能容一辆车过去。上周日,他利用休班的空回家看看两个老人,顺便给他们捎回几袋子煤块。刚把车停下,一向怕给别人添麻烦的老父亲就冲他直嚷嚷。老人说的这句话里有一个即墨方言词汇——“当央儿”。意思是:正中间,比如,路当央儿、河当央儿、天井当央儿。“当央”其实不仅仅是即墨方言,这是一个很符合文言规范的词汇,很雅。“当”就是处在、正当之意,“央”与“中”对应,是同义词,所以有“中央”之说。但“央”的意思是正中间且最高的位置。所以,“当央儿”本来的意思应该是中间且最突出的地位,不过,在即墨方言里就没有这个意思了。

即墨方言全部 即墨方言很多只能口述不能文传(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