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刘叔,你咋也来啦,当心脚底下滑,快点进屋坐。”魏家大儿子魏东海刚刚送走一拨前来道喜的邻居,又见村里的村长刘得福来到了自家院子门前,便满脸堆着笑向他说道。“呵呵,听说你妹二丫考上大学了,我在家里高兴得坐不住,就走过来了,她要是能考上大学,可是咱们这魏家堡子里的第一个大学生啊!”老村长刘得福见魏家大儿子东海冲着自己招呼,就哈哈地大笑着说道。“叔,是上了分数线,能不能考上还两说呢!快,走屋里坐。”魏东海一边伸手拽住刘得福的一只胳膊,一边向里面让着说道。“没事,叔还没有老到那个让人搀扶的份上,就是这路有点滑。”刘得福说着,趁势一步跨过魏家院门口的小水洼,走进了刘家的院子。

介绍你的闺蜜(闺蜜来了)(1)

这是有着三间正房和两间东厢房的一处院落,三间正房里,中间是全家活动的中心,也就是有客人来访或邻居们串门聊天的客厅,通过客厅向东的套间是这院落的主人魏茂源夫妇的卧房,紧挨着客厅西边的那个单间是两个女儿的房间,大女儿前两年出嫁了,如今只有小女儿二丫一个人住着,只有在姐姐回娘家时,才能找到几年前曾经的喧闹;靠着院子东边的厢房,一间是厨房,一间是老魏家两个儿子的房间,一大一小两个儿子就合住在一个房间里。

本来魏茂源已经在靠近村子边缘自家的责任田里给大儿子新盖了一处院落,因为两处院落相距较远,房子虽然盖好了,但媳妇还没有着落,儿子也不便分家另住,吃饭干活也不方便,所以,东海就还跟比自己小一大截的弟弟一起住着。

介绍你的闺蜜(闺蜜来了)(2)

别看老魏家日子过得挺紧巴,但老两口的命运还挺好的,儿女双全不说,分布得还挺合理可人的。四个孩子两个儿子,两个丫头,最大的是女儿,已经嫁出去了,接下来的便是大儿子魏东海,房子已经盖好了,正是讨媳妇的当口儿,儿子魏东海下面,又是一个女儿,大名叫魏淑雅,家里人都管她叫二丫,二丫下面又是一个弟弟,名字叫魏东山,是全家最小的孩子。

介绍你的闺蜜(闺蜜来了)(3)

别看魏茂源夫妇俩老实巴交的,生下的四个孩子却个个聪明,大闺女和大儿子没赶上高考,一个初中毕业,一个高中毕业,在村子里也算是高学历的了,二闺女和小儿子算是赶上了好时光,一个上高中,一个上初中,两个人成绩都不错,小儿子已经被县里的重点高中录取,暑假后就该上高中了,二丫参加了今年的高考,成绩前两天已经公布出来了,高出本科线两分,彻底地走出这边低洼的河弯,成为一名村子里人人敬仰羡慕的大学生看来已经是板上钉钉的事了,这也是村子里左邻右舍一窝蜂向这边走动聊天的原因,就连轻易不大上门的老村长也冒着雨走过来了。

介绍你的闺蜜(闺蜜来了)(4)

“你爹不在家?”老村长跨进魏家的院子,一边向里走,一边向魏东海问道。“在呢,跟几个叔叔在屋里说话呢。”魏东海见问,赶忙答道。“嗯,不容易啊,高考这么多年了,我们村子里才出这么一个大学生,得让你爹好好风光风光!”老村长一边向里走着,一边感慨地说道。“嘿嘿,是咱这堡子的风水好哩。大,我老刘叔来了!”魏东海一边附和着老村长往里走,一边使劲向里喊道。

“老刘叔来啦!快屋里坐。”听说是老村长来了,二丫赶忙从屋里跳出来招呼道。“嗯,来看看你,好闺女,给咱村添光啦!”刘得福见二丫出来招呼自己了,就满脸灿烂地恭贺道。“还不知道会是怎样个结果呢,只是分数线公布出来了。”二丫有些含羞地说道,脸上洋溢着开心的微笑。“呵呵,上了分数线,那不就是八八九九的事了,闺女,报的是哪儿的学校?”听了二丫的话,刘得福随意问道。“报了省城的学校,财经学院,快到屋里坐下说话吧。”二丫见问,随口答道。

介绍你的闺蜜(闺蜜来了)(5)

“哟,得福哥出来啦,当心路上滑啊,你也算是上了岁数的人啦,比不得当年了。”魏茂源听了儿子的叫喊,就知道是刘得福来了,早就迎出门外,等二丫的话音一落,就赶忙上前招呼道。“哈,哈,不碍事的,这前前后后地走了大半辈子啦,闭了眼也走不错门的。”刘得福看到屋里所有的人都站到门口看着自己呢,就开口朗朗地大笑着说道。“得福哥,里面坐,里面坐。”

门里的几个人一齐让道。“呵呵,你们弟兄几个也都在啊。”刘得福在魏家一家人的簇拥下,走进了魏家的客厅,向着里面的人招呼道。“田地里也下不得脚,就都凑到这儿来了。”几个人笑着说道。“就是,你看这雨下的,也没有个停的兆头,要是再下上几天,地里的庄稼就没法要啦。”

介绍你的闺蜜(闺蜜来了)(6)

刘得福在大家的问候声中坐了下来,叹着气说道。“就是啊,要是咱都能像二丫这样,考上大学去吃商品粮,那该有多好啊,管它下什么呢,愿意下几天就下几天,再也不用从地里刨食吃了。”一个年轻一点的人对着对着得福说道。“唉,谁说不是啊,哈时候能不靠这天吃饭就好啦,还是二丫这闺女有本事,总算是走出去这渭河弯,再也不用跟我们一样面朝黄土背朝天的苦干了,要是村里的娃儿们都象二丫似的,那该有多好啊!”刘得福听了那人的话,望着二丫笑眯眯地说道。

“就是,就是!”其余的几个人也都齐刷刷地把目光投向二丫,附和着老村长说道。“嗯,看您说的,就算是能走出去了,我也不会忘了我是从这渭河弯里走出去的人啊。”二丫看着大伙儿都望

介绍你的闺蜜(闺蜜来了)(7)

着自己说话,就不好意思地说道。“看看这闺女多会说话,茂源兄弟,这真是你的福份啊。”刘得福听了魏淑雅的话,乐呵呵地望着魏茂源说道。

“二丫,看你家门口这片地叫人踩的,还不快点用锨铲点土垫一垫!”就在刘得福和屋里的一干人围绕着二丫考上大学的事,羡慕地和她爹亲切地客套时,院门外传来了一个姑娘的声音。“嗯,是丹霞来了,你们聊吧,我去跟丹霞玩了。”魏淑雅听到声音,就知道是自己的好朋友——李丹霞来找自己玩了,跟屋里的叔叔伯伯们打了个招呼,就跳着跑出去了。

“就知道你该找上门来了,在家呆不住了吧?”魏淑雅跳出房门,一溜小跑来到门口,抓起一把铁锨铲了一锹土说道。“哼,还好意思说呢,考上大学就不要我这个朋友了,这么两天了也不去看看我,下着雨还害得我再往你这边跑。”外边的那位姑娘打着伞,站在院门外忿忿地抱怨着说道。

介绍你的闺蜜(闺蜜来了)(8)

“李丹霞,你亏不亏心,前一阵子,哪一天不是我到你家跑上几趟,这两天不是因为来我家的人多,一时出不去嘛,你就撑不下去了,跑一趟还能累断你的腿咋的?”魏淑雅把新铲的土垫到李丹霞的脚下,大声地嗔着说道。“好了,好了,别垫了,淋病了你这个大学生,可就是我的罪过了,快点到我伞下来吧。”李丹霞看着雨中为自己铲土垫路的魏淑雅调皮地说道。“这还差不多,快点走,到我房里玩去,厅房里有得福大伯和几个叔叔说话呢,好大的烟味。”魏淑雅放下铁锨,飞快地钻到李丹霞的伞下,搂着她的腰说道。于是,闺房密友二人说说笑笑地朝魏淑雅的房间走去。

这个李丹霞可以称得上是魏淑雅的闺中密友,两个人是同一年生的,一个年头,一个年尾,若要认起真来,魏淑雅还要称李丹霞姐姐呢,可是,魏淑雅从没叫过李丹霞姐姐,李丹霞也从没有称过魏淑雅妹妹。

介绍你的闺蜜(闺蜜来了)(9)

两家人都在一个村子上住着,一个村东头,一个村西边,好在村子并不大,方方正正的,散居着近百十来户人家,从李家走到魏家也就三五分钟的功夫,两个人从小就从东到西,或者从西到东的串在一起,一块儿玩耍,一块上学,一起慢慢地长大,至于两个人是什么开始认识并好起来的,恐怕谁也说不清楚。魏家是全家都栓在渭河弯这块低洼的黄土地上,一家人的生计就靠自家的十几亩田地,魏家老妇夫两个辛勤地经营着家里的土地,经济上虽不宽裕,孩子到生了不少。

李家却不是这样,李家是典型的一头沉,李丹霞的父亲是镇子上中心学校的校长,是公家的人,吃的是商品粮,一个人在学校吃住,平常不怎么回家,只有周末才回到家里,孩子自然没有魏家多,就只有一男一女两个孩子,李丹霞就是老李家的长女,下面还有一个比自己小很多的小弟。

介绍你的闺蜜(闺蜜来了)(10)

孩子少,加上又有一个吃商品粮的公家人,经济上自然就比魏家好些,李丹霞从小就成为村中孩子们羡慕的对象,很多小孩子经常到李家来玩,来得最勤,与李家孩子玩得最铁的就数这村西边老魏家的二丫头了,二人从小玩到大,好得就像一个人似的,加之李家孩子少,李丹霞与其下面的小弟间隔又长,李家待这个经常串门来玩的魏家二丫头就象自己的孩子似的,就连魏淑雅这个在村子里听起来有点拗口的洋名字,都是李家在镇上中心学校当校长的爸爸给起的,村子里的人们就知道这孩子是魏家二丫头,大家都叫她二丫,还是这孩子几年前考上县里的重点高中,镇上邮电所送来录取通知书,大家才知道魏家二丫头原来还有这样一个恁好听的名字的,就是眼下,上了些年纪的人也只知道魏家有个二丫,很少有人知道这魏家二丫头还有这么一个很洋气的名字。

,